《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孫中山倫理思想研究》是一本書籍,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2007-04-0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孫中山倫理思想研究
- 作者:朱春暉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04月01日
- 頁數:22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1705716
- 版次:1
《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孫中山倫理思想研究》是一本書籍,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2007-04-01。
《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孫中山倫理思想研究》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國際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及社會思潮為背景,從現代性、現代化的視角研究孫中山倫理思想的淵源,界定孫中山倫理思想的學術地位,探討孫中山在從傳統倫理...
《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孫中山倫理思想研究》是2007年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春暉。 [1] 書名 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孫中山倫理思想研究 作者 朱春暉 ISBN 10位[7801705718]13位[9787801705716]...
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 《從傳統倫理向現代倫理的轉化與跨越》是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春暉。
中國近代倫理思想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種道德學說的總稱。近代以來,特別是從19世紀末以來,中國倫理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傳統倫理思想被逐步揚棄,新的倫理思想得以形成。即從傳統道德理論(適應...
太炎、蔡元培、孫中山的倫理思想為代表。五、“五四”新文 化運動前期急進民主派所倡導的“道德革命”,以陳獨秀、吳虞的倫理思想為代表。現代史部分 現代時期的倫理思想按相互斗 爭雙方分別作了介紹,一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地主、資 ...
《良心論:傳統良知的社會轉化》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在2017年12月20日編輯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懷宏。內容簡介 作者欲在本書中構建一種走向現代的中國社會的個人倫理,致力於使中國傳統的倫理向現代倫理轉化。作者從惻隱、仁愛、忠恕、敬義、...
第5章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國人的環境倫理 一、“生生之謂易”與古代經典對環境重要性的強調 二、儒道釋思想的生態倫理內涵及其歷史演化 三、三、“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與倫理意蘊 四、傳統環境倫理的現代價值及其局限 第6章面向...
張岱年,中國現代哲學家、哲學史家、思想家。1909年出生於北京,192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1933年大學畢業被清華大學哲學系聘為助教。1937年抗戰爆發,閉門著書。1943年,任私立中國大學哲學教育系講師。1946年回清華大學哲學系任副...
19世紀後期,德國新康德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李凱兒等 19世紀後期,新黑格爾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格林等 過渡時期倫理學 非理性主義倫理學,代表人物:克爾凱郭兒,叔本華、尼采等 現代倫理學 分析倫理學(又稱:元倫理學),代表人物...
回望傳統,開掘傳統倫理文化的現代性,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既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如何形成全民族的價值共識提供來自思想史的豐厚營養,在全球化背景下,它還可以為全球問題的解決中國方案、中國路徑和中國智慧。...
對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近代家庭倫理變行的歷史軌跡及中西倫理觀念的碰撞變異很有益處。——羅國傑 考查中國近代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家庭結構和家庭倫理觀念的變遷,不僅有助於揭示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結構性變化和特性,而且,鑒於家庭倫理...
《倫理思想的突破》是一本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政通。本書主要討論了傳統文化如何適應現代社會這一中國文化界的熱點話題。在具體內容安排上,作者安排了十個篇章,分別討論了:傳統倫理的價值及轉化、倫理與人性、...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研究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研究》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書弦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研究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研究》是黑龍江人民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韋弦
《中國現代道德倫理研究》是2011年3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柴文華。該書上篇“中國現代道德變遷”是對中國現代道德史的描述,側重於史實;下篇“中國現代倫理學派及思想研究”是對不同學派倫理思想的研究,側重於理論。...
二、子女與父母倫理關係的變化 第三節 其他家庭倫理的變化 一、傳統兄弟倫理關係 二、傳統兄弟倫理關係的變化 第四節 鄰里倫理的變化 一、中國鄰里關係的現代轉變 二、中國傳統鄰里倫理 三、現代鄰里倫理 第三...
五、 《了凡四訓》的民間倫理思想研究 1. 《了凡四訓》的思想傾向和一般特點 2. 福善禍淫、因果報應的民間人生倫理信念 3. “諸善奉行”的民間善良意識 4. “改過”“謙德”的實踐道德 5. 現代啟示 六、 “小康”“大同”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