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香茗

徑山香茗

徑山香茗茶產於浙江的餘杭,該茶條索纖細苗秀,芽鋒顯露,色澤綠翠;香氣清幽;湯色嫩綠瑩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明亮,經飲耐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徑山香茗
  • 產地:浙江徑山
  • 類別:綠茶
  • 環境:松林茂盛,濃蔭蔽日
生長環境,相關歷史,採制加工,

生長環境

徑山有東西兩徑,東徑通餘杭,西徑通臨安的天目山,故又有“雙徑”之稱。徑山有凌霄、堆珠、鵬博、宴座、御愛五大峰,茶樹多分布在四壁塢、黑山塢一帶,茶葉品質最佳者產於凌霄峰。此處群峰環繞,松林茂盛,濃蔭蔽日,溪流清澈,是產茶的好地方。

相關歷史

徑山產茶,始於唐代。據縣誌說,是開山祖法欽手植培育,用來供佛。僧人法欽於唐代宗年間結庵手宴座峰。相傳,法欽覓建寺之址時曾有奇遇。一日,法欽徘徊徑山,遇一白衣老叟,引他至宴座峰,指點適宜建寺之處,旋即風雨大作,老叟化為一龍,騰空而起,俯穿入湫。雨止後,湫漲為平陸,龍沒而出現深穴,穴中泉涌,乃稱“龍井”。此一傳奇之神話,傳至京城為宮廷所聞,代宗皇帝李豫召法欽至京,賜號“國一禪師”,撥款建寺,寺稱“真庵”。至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改稱“鎮國院”,政和七年(1117)改稱“徑山能仁禪寺”。南宋孝宗皇帝趙眘曾御筆書寫“徑山興聖萬壽禪寺”。
唐宋時之徑山寺,是江南遊覽勝地之一。蘇東坡曾以《游徑山寺》為題留詩一首: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途中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鐙相迴旋。
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座荒山巔。
徑山茶因徑山寺的名望而日漸遠播。當時,徑山寺盛行研討佛經,禪師高僧圍坐討論時,常烹煮徑山茶,邊品飲邊談論,稱為“茶宴”。蔡襄游徑山時,見泉甘白可愛,曾汲之煮茶。張京元游徑山,有“泉清茗香,洒然忘疲”之讚譽。
南宋開慶年間,日本佛教高僧大応禪師來徑山寺研究佛學,修業五年,於景定四年(1263)回國時,帶去徑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傳播徑山寺之“點茶法”與“茶宴”,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
南宋時期,還有日本聖一禪師,來徑山寺研究佛學,回國時帶去茶籽,播種於安倍川與藁科川,並帶去飲茶器具,傳播徑山寺的“研茶”製法。至今,日本還傳頌著聖一禪師從中國傳入茶籽和制茶方法的功德。

採制加工

【採制】
徑山茶採制技術考究,嫩采早摘是徑山茶採摘的特點。徑山茶以穀雨前採制品質為佳。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通常1千克“特一”徑山茶需采6.2萬個左右的芽葉。
【加工工藝】
徑山茶屬烘青綠茶。手工炒制,小鍋殺青,扇風散熱是徑山茶的加工特點。具體分為:鮮葉攤放、小鍋殺青、扇風攤涼、輕揉解決、初烘攤涼、文火烘乾等工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