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藏

徑山藏

《徑山藏》又名《嘉興藏》、《方冊藏》,是我國編纂刊印的大藏經中收錄內容最多的一部,其大量收錄了先前的大藏經未曾收錄的佛教典籍。同時,它又是我國第一部方冊本大藏經,標誌著經本形式的改革,是佛經向現代化過渡的呈現。

《徑山藏》的刊刻從晚明至清中期,由紫柏、密藏、袁了凡等人發起倡議,內容包括正藏、續藏和又續藏。

由於經版在嘉興楞嚴寺匯集印刷流通,故稱《嘉興藏》;《方冊藏》則得名於其線裝的特點。

2016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發行《徑山藏》叢書,總計二三〇冊。

基本介紹

  • 書名:《徑山藏》
  • 又名:《嘉興藏》、《方冊藏》
一、內容簡介,二、發展源流,三、《徑山藏》刊刻的發起者,四、《徑山藏》刊刻的現存遺址,五、《徑山藏》刊刻遺址的恢復,六、文獻價值,七、文化傳播,八、研究現狀,九、出版情況,

一、內容簡介

《徑山藏》是我國宋清之間收書最多的大藏經,大量收錄了先前的大藏經未曾收錄的各部典籍,包括各禪門宗派的詩僧語錄和著作。
明萬曆年間,紫柏大師任命弟子密藏道開主持方冊大藏經的刊刻大業,此部大藏經的刊刻從晚明至清中期長達200多年。紫柏大師等人有感於《大藏經》卷軼浩繁、不易流通,發願以方冊本形式重刻藏經,使得《徑山藏》成為我國第一部方冊本大藏經。
《徑山藏》的問世,實際上結束了梵筴裝在中國刻藏上的歷史。經本形式由捲軸裝易為梵筴,再變更成為方冊本,使得佛經更加容易刊刻、印刷、收藏,便於閱讀、流通。
《徑山藏》刻藏工程龐大,匯集了約有五省數百人的刻工匠進行刻書工作,各地的工匠在此交流經驗,因而《徑山藏》早期的刻書成果普遍被認為較為精良與工整。

二、發展源流

萬曆年間,佛教的發展得到了朝廷、皇宮以及部分士人的支持,佛教活動獲得積極的開展因緣。在三教合一、融會貫通的整體環境中,佛教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在如此大環境影響下,人民認為閱讀、抄寫和印刷經書有助於積累功德,也促成了佛典的發行需求。
以往《大藏經》梵夾裝幀形式卷軼浩繁,印製成本較高,不利於流通,而且當時明朝的雕版印刷術和刻書出版業有了更成熟的發展,為《徑山藏》的刊刻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其刊刻發起於明萬曆七年(1579),由紫柏大力倡議和密藏道開主持,也得到了眾多人士的支持,刊刻得以付諸現實,影響力更加深遠。
大藏經的刊刻開始於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山西五台山妙德庵,在四年期間刊刻有正續藏共五百二十餘卷。但因山上環境過於苦寒,物資交通運輸困難,募緣不易,故在萬曆二十年南遷至浙江徑山寺寂照庵繼續進行刊刻。由於主持刻藏的人事更迭,萬曆三十一年,刻藏地點分散至嘉興、吳江、金壇等地。康熙十六年,正藏、續藏部分刊刻完成,其後進行又續藏的開刻工作,時至雍正元年,補刻工作完成,學者以為又續藏的刊刻大致終止於雍正年間。

三、《徑山藏》刊刻的發起者

《徑山藏》的刊刻發起倡議者合計二十餘人,其中紫柏大師被認為有重大功績。
真可(1543—1603年),俗姓沈,字達觀,明代高僧。因受賜紫柏袈裟,晚號紫柏,人稱紫柏大師,又稱紫柏尊者,吳江(今屬江蘇省)人。萬曆三年(1575),真可遊河南少林寺,後到浙江嘉興。此時真可在僧界頗具名望,多人向他求教學習。真可在嘉興修復了當地古剎楞嚴寺。爾後,《嘉興藏》的經版在楞嚴寺匯集,進行刷印流通。
萬曆七年(1579),袁了凡居士曾經發起大藏經的刊刻,向幻余法本提出了刊刻構想但是未能實現。紫柏大師聽聞此事後,大力號召,鼓勵善信“捐身命之財,鐫堅固之板”,“以‘刻藏之旗鼓’作為精神導師,任命弟子密藏道開主事,二十多位僧侶、明朝官員、佛教居士創議倡刻方冊藏經,於燕京龍華道場盟誓,假明見護法集資之力,共同發願成就刻藏之偉業”,自此走上了一條極其艱辛且漫長的創刻之路。

四、《徑山藏》刊刻的現存遺址

從徑山萬壽禪寺的後山往上行進,可見一塊被山坡包圍著的腹地,此即為寂照庵的遺址。憨山德清記載“命弟子密藏開公董其事,以萬曆已醜創刻於五台,屬弟子如奇綱維之。居四年,以冰雪苦寒,復移於徑山寂照庵。”
《清代徑山圖》(圖取自俞清源《徑山史志》,浙江大學出版社)《清代徑山圖》(圖取自俞清源《徑山史志》,浙江大學出版社)
刊刻地點由山西五台山清涼寺妙德庵南遷至浙江餘杭的徑山寺寂照庵,寂照庵就成為了明代《徑山藏》刊刻的最主要的地方,也因此名聞天下,這是徑山一段輝煌歷史的見證。寂照庵也是元代元叟行端禪師的塔身所在處。
《徑山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徑山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寂照庵遺址寂照庵遺址

五、《徑山藏》刊刻遺址的恢復

2015年5月9-10日,舉行“徑山藏國際學術研討會”。10日,《徑山藏》刊刻遺址立碑儀式在徑山萬壽禪寺舉行。
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介紹緣起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介紹緣起
石碑豎立在寂照庵遺址相對的地方,正面刊刻著“徑山藏刊刻遺址”,背面數行紅字介紹了《徑山藏》並記述了《徑山藏》刊刻的經過,以便人們回顧《徑山藏》刊刻的歷史,追憶杭州佛教文化。
《徑山藏》刊刻遺址立碑儀式《徑山藏》刊刻遺址立碑儀式
徑山藏刊刻遺址石碑徑山藏刊刻遺址石碑

六、文獻價值

《徑山藏》的主體內容由正藏、續藏和又續藏組成。《徑山藏》常附有其他藏經所沒有的文獻,可以更好地反映當時期的思想狀態和社會現實。
此外,藍吉富教授強調《徑山藏》所含的明清禪宗史料最多,收錄了眾多明代萬曆之後至清代雍正之前的禪師語錄,後人可以根據這些語錄對明清禪宗史料有更直觀的了解。
《徑山藏》的刊刻正逢明代雕版印刷和刻書出版業的繁華時期,學界普遍認為《徑山藏》的刊刻可以體現明代雕刻技術。同時,作為民間私刻的《徑山藏》由富有學養的僧人和知識分子積極參與,且這些人中包含眾多國學造詣深厚的學者,如此有助於更全面地了解當時的佛教文化。

七、文化傳播

明末清初之際,《徑山藏》流傳到日本,促進了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對於日本佛教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為日本《大正藏》的編纂提供了參校的底本,同時也促進了日本雕版印刷術的進步。
清初,《徑山藏》部分刊本流傳入朝鮮,也帶來了朝鮮佛教的文化傳播影響。

八、研究現狀

《徑山藏》(《嘉興藏》)的單篇研究頗豐富,但以整部大藏經進行研究的論文著述為數不多。主要研究成果有:藍吉富《<嘉興藏>研究》、《嘉興大藏經的特色及其史料價值》,章宏偉《故宮博物院藏<嘉興藏>的價值——從<嘉興藏>學術研究史角度來探討》,呂澂《明刻徑山方冊本藏經》,韓錫鐸《關於<嘉興藏>及其重輯工作》等。

九、出版情況

《明版嘉興大藏經》,台灣新文豐出版社,1981年。
《嘉興藏》,此書屬於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重點規劃項目之一。民族出版社,2008年。
《徑山藏》(全二三〇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9月。
2016年國圖出版社出版的《徑山藏》2016年國圖出版社出版的《徑山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