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喃

徐鶴喃

徐鶴喃,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國家檢察官學院副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主編、《中國檢察官》雜誌社社長。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掛職副檢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鶴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檢察理論教研部
  • 畢業院校:中國政法大學
  • 主要成就:首屆全國檢察系統“十佳”教師、優秀教師
    北京市成教系統首屆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女科技工作者
    第四批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 代表作品:國家檢察官學院與福特基金會合作項目/刑事程式公開論
  • 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檢察理論與實踐
個人簡介,相關作品,獲獎情況,

個人簡介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檢察學研究會訴訟監督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檢察學研究會公訴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常務理事。
徐鶴喃徐鶴喃
兼任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實證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專家諮詢委員,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等。曾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掛職任副檢察長。
研究領域:刑事訴訟法學、檢察基礎理論與實踐
講授專題:刑事訴訟法學、檢察基礎理論、檢察業務與檢察改革
科研成果: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刊物上發表《制度內生視角下的中國檢察改革》等論文五十餘篇。合著、主編、參編《檢察改革與刑事訴訟法修改問題研究》等著作二十餘本。
科研項目:共主持或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共10餘項。
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檢察改革與刑事訴訟法修改》(項目批准號10BFX046)、2012年中國法學會課題《主訴檢察官辦案制度研究》、最高人民檢察院2005年度重點課題《檢察機關內設機構設定的完善》、國家檢察官學院與福特基金會2000年合作項目《刑事程式公開問題研究》等。
現任國家檢察官學院副院長。

相關作品

法治發展中思想的力量
法治,首先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基於實踐層面的經驗總結與規律探尋,是思想成果。法治以法律制度存在為前提,但僅僅存在法律制度並不足以構成法治,法治需要付諸實踐,但法治實踐中經驗與現實,邏輯與行為並不是簡單的對應與重合,所有這些,都需要對法治這種治道有不懈的思考和研究。十項成果中有五篇論文、五本著作。其突出特點是集中展現了理論研究對於法治的全方位觀照和推動。
鄧子濱教授的《斑馬線上的中國:法治十年觀察》站在斑馬線上觀察中國法治現實,作了被稱之為健全法律思維的思考。他說,我們有了一定的法治標示和路徑,正如我們有了斑馬線,但我們並沒有認真遵循法治的規則,正如我們並沒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若不能真誠落實法治,斑馬線將成為死亡線,死因則是對制度的信賴。這樣的思考給出了一個深刻的法理,在非法治的秩序中,危險面前只有普遍的可能性,沒有特權。
法治建設進程中,我們需要通過健全的法律制度來明確國家、社會與公民的權力和權利邊界,建立法治秩序,以實現良法之治。有五項成果著力對此作出了積極貢獻。《論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的憲法規制功能》提出通過解釋技術發展以“國家規制”為核心的財產權模式。《智慧財產權法價值的中國語境解讀》提出確立人本主義與和諧發展的新價值觀念,應對智慧財產權制度國際變革與時代發展的具體對策。《勞動教養制度的終止與保全處分的法治化》則針對我國勞動教養制度廢除之後,如何通過健全的法制實現有效的犯罪預防和矯正問題進行了研究。《中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制度構成與適用》針對民訴法新確立的第三人撤銷之訴面臨的立法過於原則,實踐遭遇各種問題的狀況,做了系統學術研究引領。《現實與理想:關於中國刑事訴訟的思考》一書在制度變遷規律、立法修改範式、具體問題的實證研究等方面貢獻了寶貴的研究成果。
兩部立法專家建議稿中,《社區矯正法(專家建議稿)》立足中國實際,通過域外比較借鑑,提出了系統的立法範本。《行政訴訟法與行政複議法的修改和完善》為兩法修法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兩部著作的推出,展現了我國法學研究範式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具有深切問題意識和本土實踐關懷的法學研究範例,也在相當程度上證成了中國法律制度建設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發展。
法律實施是真正建立法治秩序的關鍵。《刑法客觀主義與方法論》提供了法治視野下嚴密司法邏輯的養成路徑,為提升專業思維訓練提供了重要指導。
著名法學家信春鷹教授曾經有句話,檢察制度及其改革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大題目。它擺在每一個關心國家法治和人權的思想者面前。專家《論檢察》系列叢書的編輯出版,展現了中國檢察的歷史與未來,其中凝聚和展現了中國檢察理論研究的歷史成就,是未來檢察制度發展的思想基石,其對於推動檢察理論、制度與實踐在新的更高層次上取得更大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思想價值。
上述十項成果在五個方面直面現實,致力於推進法治秩序的真正建立,從中展現了思想的價值和強大力量。唯其思想性,展現了其創造性,決定了其權威性,也唯其有如此的思想引領,法學理論研究之樹才常青,中國法治建設才充滿希望。
(作者簡介:徐鶴喃,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本文為作者在“2013年度法治發展綜合評估項目”之“2013年中國十大影響力法學理論研究成果”單元的點評。)

  

獲獎情況

首屆全國檢察系統“十佳”教師、優秀教師,北京市成教系統首屆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女科技工作者,第四批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