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發展
截止2014年,河南省固始縣徐集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政府圍繞基本鄉情,牢牢把握農村工作大局,創新發展思路,突出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鄉域經濟發展,使徐集鄉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取得了明顯成績。
突出表現在十個方面:
一、徐集鄉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幸福指數得到提升。2014年,全鄉GDP(國民生產總值)完成7.93億元,同比增長11.9%;工業增加值完成2.69億元,同比增長2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億元,同比增長20.8%;財政收入527萬元,同比增長12.3%;新增固定資產投資3.87億元,同比增長24.8%;居民人均純收入7868元,同比增長11.5%,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二、堅持科技興農。徐集鄉高度重視農業發展,狠抓農業技術培育和推廣套用,積極協調調度大型農機具作業,全鎮3.6萬水稻70%以上實現了機械化收割;著力推廣小麥“三噴一防”,科學有效防控稻水象甲、美國白蛾、小反芻獸疫等農業病害,全年無重大農業災情和畜禽疫病發;新建的鄉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已經基本建成,將有效地解決農民種植、養殖缺乏技術支持等實際問題。
三、加強土地承包建設。一是結合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促使家庭農場和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養殖大戶集中;二是進一步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三是做好土地確權工作。做好土地調查摸底、測繪,完成土地確權頒證工作。
四、集鎮區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徐集鄉集鎮建設迅速,城鎮化建設成效明顯,鄉政府駐地已建成集鎮區域面積達5.2平方公里。街區主幹道“四縱六橫”,農貿市場、超市、集中供水、便民服務中心、社會服務站、垃圾集中處理場等公共配套設施俱全,道路硬化面積100%,供水普及率98%,人均公共綠化面積4.1平方米。鎮區內街道四通八達,集鎮管理逐步實現規範化、制度化,集鎮聚集輻射效應已顯現,周邊鄉鎮很多民眾都前來經商購物,集鎮貿易十分繁榮,帶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
五、新型社區建設初具規模。在鄉中心集鎮南二環出規劃一片占地長600米、寬240米,總面積200畝的新型社區規劃點。規劃點兩縱一橫,水、電、路、燈、下水道等配套設施亦應俱全,已建和在建房屋700多棟,安置民眾400多戶,可入住2000多人。與此同時,徐集鄉的徐集村、馬寨村、八廟村、古城村、堰溝村、文塔村、郭窪等新型社區已在規劃之中。對不在規劃之內,私賣私買、亂占濫建等違法行為,予以打擊,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創造美好的環境。
六、徐集鄉地方特色突出。由於徐集的獨特地理位置和水土環境,形成具有本土味的“王腦蘿蔔”,產品遠銷國內外。為了進一步擴大“王腦蘿蔔”品牌影響力,由鄉政府牽頭,成立王腦村果蔬專業合作社,與王腦、賈廟、徐集、牡羊、白廟等沿泉河、竹樓河兩岸村蘿蔔種植戶逐一簽訂“‘王腦蘿蔔’種植回收協定書”,進行科學管理。2005年11月“王腦蘿蔔”榮獲“中國名優品牌”稱號,2011年“王腦蘿蔔”被農業部審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2015年計畫申請“河南省馳名商標”。在水產養殖上,著力打造“徐集魚”品牌,全鄉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000多畝,年產值可達1億元。
七、徐集鄉工業發展初見端倪。近年來,徐集鄉黨委政府不斷解放思想,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增強吸引客商的能力 。
八、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全鄉17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總里程達200公里,聯村道
路硬化率達90%以上。通訊信號覆蓋全鄉,農戶通訊普及率達100%;100%村通閉路電視,100%村建成遠程教育網路終端。鄉政府駐地建有大型超市1個(滙豐超市),集貿市場1個,鄉中心衛生院1所(固始縣第三人民醫院);衛生機構健全,全鄉有村級衛生室18個,村村都有衛生室;全鄉共有中國小校11所,其中學1所,國小11所,共有在校學生4976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7%,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5%。全鄉比較重視地名規範化工作,全鄉村鎮地名標牌設定率為100%。
九、徐集鄉生態文明,生活環境良好。徐集鄉本著“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並舉”的原則,科學規劃,最佳化人居環境,全鄉共修建垃圾池300多座、配備垃圾箱65個,建立了3個垃圾集中處理場地,完善了衛生環境硬體設施;同時,全鄉18個村(居)均配備了環衛隊伍及環衛車,購買了保潔服裝及用具,每天開展垃圾清理及衛生打掃工作,也使得全鄉“髒、亂、差”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形成了良好的生態文明模式,2012年底,徐集鄉被省環保廳授予“省級生態文明示範鄉鎮”。
十、徐集鄉社會穩定,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徐集鄉強化綜治信訪工作,深入開展作風建設,社會大局得到穩定。以“下基層、走親戚”為契機,認真排查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2012年、2013年連續被固始縣政府授予信訪工作“四無”鄉、“平安鄉鎮”。社會的穩定,為徐集鄉經濟建設提供了保障,也激發了徐集鄉經濟社會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