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港鄉位於固始縣城以北35公里處,史灌河穿鄉而過,東與徐集鄉相望,西與往流鎮接壤,南和李店鄉毗鄰,北與三河尖鎮相連,鄉域總面積83.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45649.68畝,人口6194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豐港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河南省固始縣
- 面積:83.5平方公里
區劃沿革,行政劃分,農業及手工業發展,經濟發展,集鎮建設,鄉村風俗,文化發展,
區劃沿革
明代時,固始縣轄五鄉,豐港(橋溝)彼時屬遺愛鄉梁安里;清代,實行鄉、里、保、甲制,縣轄四鄉、鄉轄四里、一百一十六保,橋溝屬北鄉梁安里;民國初年,廢鄉設區,全縣設十區,橋溝屬五區蔣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十區合為五區,五區設於今橋溝集;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撤區和聯保,設二十個鄉(鎮),橋溝集鄉為其一。
1947年,固始縣部分地區在劉鄧大軍三縱的配合下建立了愛國民主政府,1948年11月,愛國民主政府遷入城關,全縣重新建立了基層政權組織,當時全縣設九個行政區,橋溝此時為八區,第一任區委書記王青奇(兼,後換孟長庚)、區長葉茂青、副區長路濟生。
建國後,1949年12月,全縣設十區,橋溝乃為八區;1951年8月2日,橋溝區劃歸新設立的淮濱辦事處,1960年6月,淮濱縣撤銷,橋溝(此時為公社)乃屬固始縣所轄,1961年9月公社改為區建制,橋溝區轄望崗、三河尖、大橋、左圍四個小公社;1962年6月又撤銷區和小公社建制,橋溝復為人民公社;1962年6月,橋溝區所轄望崗、三河尖兩個小公社的王棚、黃寨、翁棚、蚌山、萬圩、望崗、周營、常崗、黃營、三淮、建灣、谷營、港口等大隊劃屬新設立的三河尖人民公社。
1975年8月,泉河以東文塔、賈廟、沈崗這三個大隊劃屬新設立的徐集人民公社。1978年3月,大橋圈堤片,由大橋大隊劃出一部分,增設潘台大隊;崗片由姚圩大隊劃出一部分,增設種子場大隊;另由馮棚、李棚大隊各劃出一部分,增設六里橋農場大隊。
1983年12月,全縣農業公社復為鄉建制,橋溝人民公社更名為橋溝集鄉。1987年11月,大橋圈堤片內的倒廟、竹樓、軍崗、童營、台地、豐港、大橋、潘台、付寨、潘莊等十個行政村34.5平方公里劃屬新設定的豐港辦事處,後經省批准成立豐港鄉。2005年底,鄉鎮機構改革,橋溝集鄉撤消,併入豐港鄉,豐港鄉人民政府駐地由豐港街道遷到橋溝街道。即為現在的豐港鄉。
地理位置
行政劃分
豐港鄉現轄有22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基本情況如下:
趙圩村 位於豐港鄉南部,耕地面積3536畝,轄馬莊、李莊、沈莊、高圩、趙樓、老莊、腰莊、周營、趙店、塘拐子、新塘、大地、趙圩、南行、東行、新莊十六個村民組,總戶數761戶,總人口2773人。
楊莊村 位於豐港鄉西部,耕地面積3229.38畝,轄北張營、西張營、南張營、西瓦房、范橋、霍營、渠西、老莊、老圩、左莊、楊莊、三圩、東瓦房、大地、新塘十五個村民組,總戶數661戶,總人口3168人。
高莊村 位於豐港鄉西郊,耕地面積1821畝,轄高莊、西張營、東張營、黃莊、王莊、崔莊、左莊、王塘、戴莊、張坊西、張坊東、孟莊十二個村民組,總戶數581戶,總人口2383人。
馮棚村 位於豐港鄉北部,耕地面積1492.5畝,轄程老圍子、梁營子、陶營子、馮棚子、潘小營子、李瓦房、三里莊、王老莊、橡栗、黃莊十個村民組,總戶數516戶,總人口1987人。
李棚村 位於豐港鄉東北部,耕地面積1415畝,轄李棚、大壩、李小莊、李樓、王圍子、西圍子、萬莊子、郭莊、范莊、李崗、門樓十一個村民組,總戶數493戶,總人口1925人。
高圩村 位於豐港鄉北部,耕地面積3787.7畝,轄范營子、王營子、朱莊、高圩、竹莊、朱西、下塘、湯莊、朱寨、劉莊、傅塘、王槽坊、黃莊十三個村民組,總戶數743戶,總人口2960人。
種子場村 位於豐港鄉南部,耕地面積1076.5畝,轄木廠、後霍營、古村寺、潘營、饒莊、沃沽樓六個村民組,總戶數330戶,總人口1235人。
姚圩村 位於豐港鄉西南部,耕地面積2220畝,轄姚圩、霍圍、西霍營、老莊、霍棚、梨樹莊、王莊、霍南莊、廟莊、高堂屋十個村民組,總戶數469戶,總人口1986人。
左圩村 位於豐港鄉中部,耕地面積1683畝,轄下左圍、上左圍、廟山、七里井、五里拐彎、楊營子、高小廟、瓦房八個村民組,總戶數531戶,總人口2043人。
謝集村 位於豐港鄉最西部,耕地面積2857.4畝,轄謝集北隊、謝集南隊、新街、司莊、司棚、徐大地、下樓、左圩子、高圍子、朱營子、前進、王莊、新店、瓦廟十四個村民組,總戶數747戶,總人口3001人。
張集村 位於豐港鄉西北部,耕地面積1785.4畝,轄柳圍子、黃莊、凌莊、土井沿、錢崗、西圩子、王崗、司圍、港東、港西、北頭、南頭十二個村民組,總戶數695戶,總人口2536人。
新橋村 位於豐港鄉北部,耕地面積380畝,轄一組、二組兩個村民組,總戶數112戶,總人口321人。
倒廟村 位於豐港鄉南部,耕地面積1985畝,轄祠堂、丁圩、黃一、黃二、黃三、李台、陳台、渡口、霍圩、白台、高台、倒廟、曾台、崔圩、余台、柿元十六個村民組,總人口3564人。
竹樓村 位於豐港鄉南部,耕地面積2000畝,轄順河、地埂、溝北、竹樓、元拐、東灘、後圩、堂廟、後營、西倉屋、老莊、新台、廟門口、東倉屋、前圩、小河東十六個村民組,總人口3390人。
童營村 位於豐港鄉東部,耕地面積1717畝,轄范集、鄧坊、溝外、前台、沙台、南橋、沙州、新台、倉屋、老河沿、蔡營、小童營、新河、大童營、木廠十五個村民組,總人口2653人。
付寨村 位於豐港鄉北部,耕地面積2690畝,轄沈營、張莊、小余營、大余營、大壩、老坡、胡營、前西、前東、後丁營、南埂、西埂、寨西、寨東、後寨、北埂十六個村民組,總人口4290人。
台地村 位於豐港鄉東部,耕地面積2444畝,轄張莊、楊營、大元、歐營、何台、千堂、萬台、立元、台地、溝北、順河、朴東、朴西、莊台、陳營十五個村民組,總人口2894人。
大橋村 位於豐港鄉東部,史灌河沿,耕地面積1757畝,轄腰台、小喬、塘潰、塘西、塘東、井東、瓦營、陶營、小寨、牛梳、大橋、劉營、湖嶺、廟台十四個村民組,總人口2753人。
豐港村 位於豐港鄉東北部,耕地面積2310畝,轄應台、港套、雷西、雷東、雷營、東埂、埂拐、代營、張腦、楚東、楚西、小台、河沿十三個村民組,總人口3419人。
潘台村 位於豐港鄉東北部,史灌河沿,耕地面積1444畝,轄梅台、新台、蔡台、潘台、王台、李莊、草廟七個村民組,總人口2525人。
潘莊村 位於豐港鄉東北部,耕地面積2800畝,轄東隊、西隊、高台、新台、埂灣、雙台、春台、羅台、蔡台、閆洲、渡口、大圩十二個村民組,總人口3267人。
軍崗村 位於豐港鄉東部,耕地面積1083畝,轄三里、大台、元西、元東、軍崗、湖沿、徐圩、腰台、塘沿、窪西、窪東十一個村民組,總人口2282人。
橋溝街道 是豐港鄉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鄉政府所在地,街區總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0畝,轄有東、西、南、北四街和中橋、孫營二個村民組,總戶數1162戶,總人口4221人。
農業及手工業發展
豐港鄉是一個農業大鄉,糧食種植面積5萬畝以上,2007年糧食產量達到25000萬噸。特色經濟初顯成效,目前,豐港鄉已初步形成小型柳編生產基地,特色種養加工業示範基地,直接促進了農民的增收。
柳編是豐港鄉當地傳統手工工藝品產業,河南省非物質文化保護產業,河南省特色農產品,豐港鄉地位臨淮中心,西與往流鎮接壤,南與李店鄉毗鄰,北與三河尖鄉相望,東與徐集鄉相望,承西啟東,通南貫北。處於淮河、泉河、史灌河交匯之處,氣候土壤極其適宜柳條生長,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在古村寺居住時,在古村寺旁插柳成蔭,教會當地民眾用柔軟柳條編織各種生活用品,豐港鄉處淮河、泉河、史灌河交匯之處,氣候土壤極其適宜柳條生長,勤勞、純樸的當地人民創造了柳編歷史,自古一來,人民民眾就以柳條編制笆斗、簸箕等勞動工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成立了專門的柳編種植、購銷合作社。
2005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府更是把柳編產業的發展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現有的柳條基地,柳編企業為重點,加快柳編產業發展。豐港鄉柳編龍頭企業華豐公司近年來加大柳編產業開發力度,帶動柳編產業逐漸蓬勃發展成為該鄉的一個支柱產業。
2005年華豐公司成為世界知名企業宜家家居、沃爾瑪、家樂福的供貨商。華豐公司是河南省重點上市後務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了現有以華豐柳製品工藝品有限公司龍頭的柳編產業集群,從事柳編生產達10000多人,3000多戶,柳條種植面積1800畝,年創產值6000多萬元。
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色澤高雅,通過新穎的設計,可以編織成各種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工藝品。其產品包括:柳條箱(包)、飯籃、菜籃(圓、橢圓)、笊籬、針線笸籮、炕席、葦箔等。隨著產業不斷發展,產品不斷創新,會有更多的新穎實用美觀的柳製品展現在客戶的面前。柳編價廉物美,深受國內外用戶歡迎。
經濟發展
豐港鄉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地理優勢。依託工業重鎮三河尖的產業輻射,全力做好三河尖柳編產業的配套加工,使豐港鄉成為三河尖企業的重要加工生產地。華豐柳製品有限公司、豫興集團、霍振平精製大米加工廠、超凡活性碳廠、引進三河尖3家柳編企業、三河尖世環液化氣加工廠等工業產值5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在此安家落戶,農機加工、小五金生產、汽車修理、裝修裝潢、家具加工等小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豐港已初步形成了工業經濟聚集區的新格局,成為固始以北最具活力的城鎮之一,鄉內外商賈紛紛雲集而至。全鄉個體私營企業已發展到15家,個體私營經濟已經成為我鄉的一大支柱。全鄉形成柳編、製衣、小五金、機械製造、家具生產、超市、物流等10多個行業。
2007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4億元,比2006年增長13.2%。全鄉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8074萬元,增長29.9%,吸收縣外資金1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65元,集鎮人均可支配現金收入達到3955元,人均財政收入180元,人均GDP45665元。
豐港鄉是一個農業大鄉,糧食種植面積5萬畝以上,2007年糧食產量達到25000萬噸。特色經濟初顯成效,目前,豐港鄉已初步形成柳編生產基地,特色種養加工業示範基地,直接促進了農民的增收。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迅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圍繞“產業帶動,工業興鄉,柳編富農”的工作思路,實施“工業強鄉”、“科技興工”戰略,以涉農企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壯大骨幹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積極培植涉農民企業發展,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全鄉工業經濟躍上新台階。
採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大涉農工業企業的支持和引導,初步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柳編為主體的一批涉農企業,通過整合了土地、資金、技術、信息等各種資源優勢,延伸農業產業鏈,加快了農業生產從單一的種養業向農產品深加工業和流通業發展的步伐。將資源條件好、開發潛力大、市場需求多、特色較突出、產品競爭力強的優勢農產品,作為“廣攬”項目的“金招牌”,農業品加工、農民手工製作等項目“落地開花”。
目前,全鄉已立足林、果、畜、菜、農產品加工等農產品資源,通過能人帶動、股份合作、啟動民資、招商引資等多種方式,先後擴建建成了三興米業有限公司、華豐柳編公司、豫興集團、金稻活性碳廠、永廣野生甲魚養殖基地等 “農”字號企業20多戶,建設和發展家畜、漁業、蔬菜等經銷戶和農民專業協會28個,開發各種農業新品種78種,組建農民經紀人隊伍15支,發展農村運銷戶3600戶,培育開發了華豐柳編、三興精製米、高圩固始雞、大橋蘿蔔等農業新品種16種。“農”字號企業撐起了全鄉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全鄉財政收入的30%,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來源於涉“農”工業產業。
豐港鄉黨委、政府從信貸、場地、招商等方面給各龍頭企業廣開方便之門,扶持獎勵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開發。積極協調龍頭企業與農民民眾的利益關係中,打破“公司+農戶”的束縛。華豐工藝品有限公司,原是一家柳編生產的小品,2006年,成立於1946年的跨國家居企業—瑞典宜家集團(IKEA)中國總部多次派員到該公司進行考察,在縣、鄉兩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華豐公司以精湛的工藝、齊全的設備、優良的品質、誠信的口碑,得到宜家集團的認可,並與華豐公司簽定了長期供貨契約。
華豐公司成為宜家集團在華中地區唯一一家編織工藝品供貨商。契約簽定後,一年來,在宜家集團的指導下,在豐港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華豐公司迅速擴大經營規模,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噴漆生產線,多方進行技術革新,並推陳出新,開發了柳編家具這一優勢品種,加大廣大農戶的柳編技術培訓,使其柳編製品變為精品,也使其訂單下的農戶收入翻了一番。
集鎮建設
豐港鄉街道位於固始縣以北37公里處,位居臨淮中心,204省道自西穿過,橋溝大橋連線史灌河兩岸,自古以來是固始臨淮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商貿繁榮。2005年以來,在充分調查研究,徵求上下意見的基礎上,對老集鎮規划進行修編,提出“五路一長廊”集鎮新區規劃,採取“四墊一給”的辦法,即由投資商墊資征地、拆遷,完善配套老街,開發新街,所有墊款全部用新開發的街道門面房抵還的辦法進行集鎮建設,從而走出了借力進行集鎮開發建設的新路子。吸納資金5000多萬元,按照“美起來、亮起來、綠起來、硬起來”的標準完成了4條老街全長2500米的路面整修,新修標準化街道5條,全長3390米,配套完善下水道、路燈等相關市政設施,規範化建設鄉中國小教學園區,吸引外來人口達3000餘人來豐港街道定居經商。目前,世紀大道、商業街、工業路、文化路已建成啟用,農業路也正在緊張施工之中。街區面積由原來的1.5平方公里擴大到現今的3.8平方公里,初步構築了以204省道為紐帶,新區老街互補相融的“六縱六橫”集鎮總體框架。按照大市場、大流通的標準,全方位培育小城鎮經濟,在規範集鎮建設的同時,本著以商興鎮、以商活鎮的發展思路,放寬市場準入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工業支撐,規劃建設柳編工業長廊、農產品深加工基地、民營工業園區,初步形成服務功能齊全的,集飲食、音像、五金、家電、維修、配件、超市和加工製造等為一體的商貿新區。
鄉村風俗
春節:
1、祭灶。豐港鄉的農曆臘月二十三,即“小年”,又稱“灶神節”或“祭灶節”,主要習俗有掃塵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全鄉差不多家家廚房裡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廚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豐港鄉一般則稱為“灶老爺、灶老奶奶”。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的對聯,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同時也表明舊時灶神的地位。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回來後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也就是“回天述職”。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灶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念念有詞。念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熱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女人是不參與祭灶活動的,據說,灶王爺是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授受”之嫌。之後,便是洗臉洗手換新衣,放鞭炮,分食祭灶供品,喝酒(吃飯,這樣,整個祭灶儀式就圓滿完成了。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用的是石磨,人推。把黃豆浸泡24小時左右(當然要視氣溫高低而定時間的長短),待掰開豆瓣看凹下去的部分全部飽漲,即可上磨了,泡黃豆的水與磨製用水均為清淨的池塘裡面的水,因為不含鹼。接下來的工序是把磨製成的原漿過濾、燒煮、點鹵、壓榨,這樣新鮮的水豆腐(即豆腐)和乾豆腐(即千張、豆腐皮)就做成了。
磨湯圓面是當地必做的功課之一。首先是選上等的糯米,然後用清澈的池塘水浸泡,待米體飽滿後瀝水晾半乾。然後就是用石碾子碾,所需要的工具有石碾子、簸簍、籮(柳條編制)等。石碾子的動力當然還是人推,好在有湯圓的誘惑,累也就不在話下了。磨出的面看上去很白很柔,綿綿的很是誘人。那時湯圓的吃法很簡單,可以包餡也可以不包餡,包餡也十分簡單,就是紅塘,與現在的湯圓餡花樣翻新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湯圓又叫湯糰、粉果,因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圓子。其實湯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的食品,寓意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
大年三十,當地稱過年,年夜晚很隆重,基本上是能準備的全準備了,但基本上要有綠豆圓子(當地的一種美食,以綠豆磨成粉,炸制而成),寓意團團圓圓,要有青菜豆腐,寓意清菜豆腐保平安。
大年初一第一餐一般來說是吃餃子,此日不能掃地,不能潑水,不能動針線。大年初二風俗禁忌:女兒回娘家禮物忌諱是單數,要好事成雙。有送財神者不可說“不要”,要說“已有”。大年初三風俗禁忌:初一到初三都是歲首,禁忌與初一基本相同,參照初一的忌諱。大年初四風俗禁忌:禁忌出門,都在家,因為民間說灶王爺來查戶口,不可外出。大年初五風俗禁忌:民間稱“破五”“五窮”忌走親訪友、可以打掃衛生、將垃圾送走稱為“送窮出門”。吃水餃、忌諱吃藕,忌梳頭。大年初七風俗禁忌:稱“人日”,忌諱動針線,不用刑法,不罰孩子等。大年初八風俗禁忌: 稱“穀日”豐收之日,大家年假結束,都來上班,生意人開市,互相送吉語吉言,大吉大利,恭喜發財。
婚嫁:婚典又名紅典。姑娘出嫁前,男方要送訂婚禮。出嫁前夕,姑娘要洗澡、更衣、束髮、扯臉,又叫光臉(即用兩根線繩把臉上絨毛扯掉)。坐水桶、拜辭家神。當轎子來時,必須哭著上轎,名為思親淚。從屋裡到轎上不能下地走,由哥哥背著,或鋪上紅氈上轎(車),意為不帶娘家土。父母要向門外潑水,表示“覆水難收”,不會被男方“休”回。轎簾上貼“一路吉祥”或“一路福星”之類的小紅簽。姑娘要一路小聲哭泣,表示戀家,以報父母養育之恩。富戶一般都用三頂轎,第一頂是接親的人坐,第二頂新娘,第三頂是伴娘。到男家後,送親的一般吃罷飯即返回。伴娘要待三天后新娘回門時再跟著回去。
男家娶親之日則張燈結彩,焚香點燭,所有窗戶均糊上紅紙。並用紅紙封好一個裝滿糧食的斗。床褥下面藏錢、棗、花生、紅雞蛋等。待新娘花轎到後,在門前稍停放,男方即打開中門迎接。然後舉行拜堂禮,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入洞房後新娘要喝棗水,名早生貴子。這一天鬧房往往鬧至天明(鬧房一般是三天,在這三天中不計較老少輩數皆可參加,但本家父母和大伯哥是不得參加的)。在入洞房時要唱頌歌。(有專門從事此職業的中老年婦女唱頌)。
第二天,從新房用凳子架著梯子一直搭到廚房。新郎、新娘從上面走到廚房祭灶。比較講究之家,凳子、梯子都要鋪裹紅氈。
第三天,女方和新郎一齊回娘家,叫做“三天回門”。由女方家長宴請女方客人。回門走路秩序也有講究:回娘家時,女方走在前,男方在後面;待下午返回婆家時(必在日落前離開娘家),則男的走在前,女方在後跟隨。
喪:豐港鄉民間多為土葬,葬俗比較複雜。人過世以後必第三日才可出棺。出棺前一天如挖成墓坑,則墓坑不可空坑過夜,要放一物品(如鞋子等)在坑中。如當天挖,則不必放物品於坑中。除正常安葬外,有兩種與別地不同的習俗,一是“丘棺”,在應該安葬的期間,如果擇不到好日子,或一時找不到“吉利”的墓穴所在地,或父母新亡不足百日等情況,就要先把死者的棺“丘”起來,即臨時蓋以小屋,把棺存放起來。直到擇好合適的日子再正式安葬。
還有一種習俗,即人過50歲以後,兒女及親戚每逢壽誕之日,要敬獻果食菸酒之類為壽禮,在壽禮中有一種特殊的禮物,就是青磚(或青瓦)若干塊。這樣,年年積累,到了七八十歲過世時,人們就用每年積累的磚瓦,給老人砌墓穴。將死者棺木放好後再封口。這種習俗民眾謂之“生祭”,或“生葬”。
嬰兒:嬰兒“洗三”禮相當隆重,大體有以下幾項內容:置紅色公雞和母雞於床前,產婦焚香祈禱,謂之拜床公、床母。然後由收生婆在桌案上擺觀音神像。收生婆拜畢,將艾水置於床前,並置兩個盤子,一個盤內裝胭脂、爽身粉、茶葉、青布條、剪子、線等物;另一盤裝有栗子、花生、棗、雞蛋(均染紅)。諸親交集於床前,將棗、花生等投數枚於盆內,並由親友、長輩往盆內投以銅錢。名為“添盆”。 親戚添盆後,由收生婆將小兒洗淨,搽粉抹胭脂,將臍帶塗上燒過的明礬。在洗小兒時,收生婆還念念有詞:“先洗頭,做王侯;再洗肩,當大官;不愁吃,不愁穿,觀音菩薩保平安。”洗完後還要讓嬰兒喝少許用大黃熬的水,叫做“三日嘗得黃連苦,終身富貴不受窮。”因大黃有清火去毒作用,故喝大黃水可以清洗小兒腸胃。“洗三”禮結束後,盆內所有錢物全歸收生婆所有。親友們則歡聚會宴。
文化發展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我縣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建立繳勵試驗區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促進農村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協調發展,市、縣相應出台了創新文化引領社會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的機關政策和實施細則,我鄉結合市、縣有關精神,成立以鄉長黃俊紅為組長,宣傳委員、人大副主席張括為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豐港鄉創新文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機制體制工作領導小組。卓有成效的開展了各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文化資源開發和後續產業發展
積極扶持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農民民眾自籌資金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文化活動室、個體電影放映隊等,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認真做好現有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切實加強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鼓勵具有產業和市場潛力的傳統技藝開發文化產品,在與產業和市場的結合中更好地實現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廣播電視達到村村通。
二、著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立足資源,鎖定特色,打造本地1至2個文化品牌,為文化產業發展定位和規範管理等提供有效指導和政策服務。依託根親文化、歌舞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茶文化等民間文化資源優勢,堅持經常性組織開展傳統節慶民俗文化活動。利用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圍繞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產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如河南省最大的圈堤(豐港圈堤)
三、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促進全民參與文化發展
鼓勵民間文化組織和農民自辦文化,使農民民眾成為農村文化市場建設的主體。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面向農村、面向農民的文化經營活動。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在電影放映、文藝表演、網路服務、印刷出版發行等領域積極開拓農村文化市場。鼓勵支持發展農村文化娛樂市場,培育農村文化消費,積極引導文明的消費觀念。
四、建立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機制
理順鄉鎮綜合性文化站管理體制和職能。文化事業單位全面實行聘用制和勞動契約制,深化勞動、人事、分配等內部機制改革,建立健全競爭、激勵、約束機制和崗位目標責任制。創新公共財政支持農村文化建設的實現方式。發揮公共財政的引導作用,積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文化建設,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引入多種投入機制。建立健全基層文化單位評價體系,將服務農村、服務農民作為基層文化單位工作績效的重要考核內容。建立獎勵長效機制。支持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對在文化招商引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以及文化產業集聚區和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者,和對在重大文化賽事和文化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專業人員給予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