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集校箋

徐陵集校箋

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家。早年即以詩文聞名。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版 次:1
頁 數:1838字 數:1200000
印刷時間:2008-8-1
開 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101062182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歲次戊子,許逸民先生以其《徐陵集校箋》示余,且囑為序。余治古典文學有年,於六朝衣冠、之風流倜儻,梁陳文壇之綺密瑰艷,未嘗不心嚮往之。然於孝穆未敢多加評鷺,以其緝裁巧密,不易索解故也。今讀許氏校箋,語必溯源,事必數典,凡疑難處必有一校,困惑處必有一箋,余多年之疑問遂渙然冰釋矣。
今觀孝穆之詩文,非淹通博雅之士莫能為也。以其器局之深遠,才學之宏博,固可享盛名於當朝,豈止辭藻斐然、聲韻調暢而已。蓋文學者,五音繁會,五色雜陳,本不應拘於一格。自然固佳,綺麗亦無妨。沖淡固善,纖穠亦未嘗不可。文各有其所用,人各有其所好,未可以一繩墨衡之。若就文學演進而言,倘無南朝之聲色,以修飾漢魏之風骨,何來唐代近體詩之大觀耶?
徐庾並稱,由來已久。然世運有興廢,文名有顯晦,至於今日,庾信聲名大著,而徐陵半被埋沒。逸民先生有感於此,乃發願校箋徐集,焚膏繼晷,孜孜不倦,終成此巨製。細覽之,感佩良多,推敲再三,愈覺可貴。後之治南朝文學者,倘不復冷落孝穆,則亦不辜負逸民先生之苦心矣。

作者簡介

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家。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後,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並稱“徐庾”。入陳後歷任尚書左僕射,中書監等職,繼續宮體詩創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至德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七,贈鎮右將軍、特進,其侍中、左光祿、鼓吹、侯如故,謚曰章。 有四子:徐儉徐份徐儀,徐僔。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詠》10卷。
徐陵徐陵

圖書目錄

前言
凡例
徐陵集校箋卷一
鴛鴦賦
附蕭綱《鴛鴦賦》
樂府
龍頭水(別塗從千仞)
龍頭水(龍頭流水急)(疑)
折楊柳
附蕭繹《折楊柳》
關山月二首
附蕭繹《關山月》
洛陽道二首
附蕭綱《絡陽道》
長安道
梅花落
梅花落(疑)
紫騮馬
附蕭綱《紫騮馬》
驄馬驅
劉生
中婦織
附蕭綱《中婦織》
烏棲曲二首
出自薊北門行
附庚信《出自薊北門行》
長相思二首
親曲
宛轉歌(疑)
徐陵集校箋卷二
走筆戲書應令
附蕭綱《執筆戲書》
山池應令
附庾肩吾《山池應令》
附鮑至《山池應令》
登古城南(望)應令
新亭送別應令
奉和山池
附蕭綱《山池》
奉和永舞
附蕭綱《永舞》三首
奉和山齊
……
徐陵集校箋卷三
徐陵集校箋卷四
徐陵集校箋卷五
徐陵集校箋卷六
徐陵集校箋卷七
徐陵集校箋卷八
徐陵集校箋卷九
徐陵集校箋卷十
徐陵集校箋卷十一
徐陵集校箋卷十二
附錄
徐陵年譜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