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獻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吳興(今湖州)
- 出生日期:1910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2010年10月23日
- 職業:著名計算數學專家
- 畢業院校:蘇州東吳大學
- 主要成就:我國第一個“數學軟體庫”研製者
生平簡介,突出貢獻,任職經歷,歷史評價,學習經歷,轉行計算機,參加國際會議,組建科研團隊,計算機方面貢獻,主講培訓班,翻譯著作,教研活動,重視實踐,個人榮譽,老年生活,
生平簡介
徐獻瑜教授,1910年7月16日出生,卒於2010年10月23日,浙江吳興(今湖州)人。1922年,徐獻瑜考入東吳大學第三附屬中學(又稱湖州海島中學),他以第一名的成績高中畢業,保送蘇州東吳大學並獲免學費獎,同級的學友有費孝通、楊季康(楊絳,翻譯家、文學家)、沈乃璋(心理學家)、孫令銜(化學家)、朱雯(翻譯家)等,1932年初春,與沈福彭、孫令銜、楊季康、周芬等五人結伴自蘇州北上,來到北平燕京大學寄讀。1934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38年獲美國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燕京大學講師、數學系主任,輔仁大學講師。建國後,歷任燕京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北京大學教授、高等數學教研室和計算數學教研室主任,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三室主任,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研究員,全國計算數學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在特殊函式、函式的數值逼近方面深有研究。撰有論文《含有超球多項式和貝塞爾函式的某些積分和級數》,合譯《逼近論導引》等。
突出貢獻
徐獻瑜教授是我國計算數學的開拓者之一他是我國第一個計算數學學科和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計算中心的創建者之一,也是我國第一個“數學軟體庫”的研製和建立的主持人。他在過去幾十年的計算數學教育和研究生涯中為北京大學,也為我國計算數學和計算機軟體學科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王選、楊芙清、何新貴等都是他的學生。早年徐獻瑜教授曾是東吳大學的高材生,與費孝通和楊絳同學,後赴美留學,在華盛頓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成為華盛頓大學第一個獲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後,任燕京大學講師、數學系主任,輔仁大學講師。
任職經歷
建國後,歷任燕京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北京大學教授、高等數學教研室和計算數學教研室主任。上世紀五十年代幾度訪蘇,參加了周恩來總理領導制定的“我國科學發展12年規劃”中“計算技術建立”的規劃工作,兼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三室主任;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研究員。
粉碎四人幫後,授課之餘繼續從事科學研究,被推選為全國計算數學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參加化學系徐光憲領導的“串級萃取理論”研究,提供數學模型、算法和數學證明,成功採用計算機模擬出逆流萃取動態平衡的過程,此項工作1983年獲國家教育部一等獎。退休後繼續擔任《計算數學》雜誌編委,被推選為中國數學軟體協會名譽會長。
歷史評價
徐獻瑜教授為我國計算數學和計算機軟體研究和教育事業,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作為一名學者,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力求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他注重人才的培養,甘當人梯,知人善任,懇切讓賢,離休以後,仍然主持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研究小組工作,關心著國家大事,關心中國計算數學事業的發展。95歲高齡,還致力於科普,為中學生寫出《由“鶴立雞群”引出的一個數學問題》一書,徐獻瑜教授一直在關懷著年輕一代的成長。
2010年10月23日,著名計算數學專家、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民盟盟員,徐獻瑜先生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0歲。
學習經歷
杭嘉湖平原上的湖州府,自古以來就是富庶的江南魚米鄉。府轄吳興縣坐落在波光淼淼的太湖之畔。1910年7月16日,徐獻瑜出生在這個枕河而立、舟楫穿行的小 城。
徐獻瑜生於“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時代在軍閥混戰中度過。在他的記憶里,上國小和中學時,他曾幾次隨家人逃到上海躲避戰亂。6歲入縐業國小,這是湖縐生意人集資興辦的子弟學校,設在一座古廟裡。課餘他跟著長他3歲的四哥學圍棋,起初不過貪玩,但逐漸開竅入迷,常與夏布行內的店員對局,亦能下個平手。棋道啟迪了他的智力,並成為終身的嗜好。
進入高小後,徐獻瑜始知好學,各科成績在班上常能列在前幾名。他殊喜算術,演算能力尤其突出,高小三年級學代數時,先生出了一道題:當時鐘10點至11點之間,長針和短針何時走在一條直線上?班裡只有徐一人列出方程,解出答案。當時他還不滿12歲。
1922年,徐獻瑜考入東吳大學第三附屬中學(又稱湖州海島中學)。這所美國教會所辦的中學,教學正規,重視算學和英文。初二時徐醉心於速算研究。他自學背誦20以下每個自然數的自乘結果。但超過20以上的數字自乘則難以苦記。在悉心琢磨中,他發現凡尾數為5的數字,在自乘時有一個速算規律。比如要算數字35自乘,只要心算3乘以4為12,即得結果1225;75 自乘,只要算7乘以8為56,結果是5625。他把這個發現寫了一篇小文章發表在學校的通訊刊物上,頗得數學老師的器重。他英文也學得不錯。在高中學數學時,已能自讀英文原著教科書。
此時新文化運動正以摧枯拉朽之勢衝擊著封建的舊文化,即使風氣比較閉塞的湖州也傳入了大量的新書籍、新思潮。徐獻瑜得以接觸各類書籍,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他與同窗好友潘孝碩(現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沈福彭(已故,曾為青島醫學院院長)等七八人共同結社,專事讀書;他們把湖州世界書局的新書幾乎都看遍了。博覽群書使徐獻瑜的知識面和眼界都開闊起來,文理科打下了紮實的根底。他以第一名的成績高中畢業,保送蘇州東吳大學並獲免學費獎。
1928年,夏布行業日漸衰落,隨著現代紡織業的興起,傳統的夏布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父親本打算把徐送去投考郵政或鐵路行業,以早日自立養家,但徐表示要繼續上大學。父親看到他的學業成績出色,上大學又不用家中負擔,也就改變了自己的主張。於是,徐獻瑜成為這個商人世家中的第一個大學生,開始走上了與父兄不同的道路。
轉行計算機
從1955年開始,徐獻瑜的學術生涯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轉折。當時開拓電子計算機這個新興技術領域的問題已經引起國家的重視。北京大學數學系得風氣之先,著手籌組計算數學教研 室,徐獻瑜被選中做為這個新學科的開拓人。對中國數學界來說,計算數學還是一片處女地,許多學者連計算機是什麼模樣都沒有見過。對徐獻瑜來說,也是如此,況且從事計算數學;意味著他在年近半百時還要轉行,由他所熟悉的理論數學,轉向不大熟悉的套用數學,特別是轉向套用數學中面孔陌生的計算數學;但他欣然從命了。因為他知道這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同時他自信中國人能夠掌握國際上的先進科學與技術。
或許此時他從小就著迷速算的潛質也被觸發出來,他似乎感覺到有了電子計算機,他曾苦心地強記背誦過的一些函式值表當在瞬間被唾手可得,這也是他少年時代理想的實現。是年,徐與胡祖熾、吳文達、楊芙清等組建了北京大學數學系計算數學教研室,這是全國高等院校中的第一個計算數學教研室。
參加國際會議
1956年3月10日至22日,蘇聯在莫斯科召開題為“計算技術發展之道路”的國際會議。徐獻瑜作為中國派出的6人代表團(他們是閔乃大、胡世華、徐獻瑜、吳幾康、張效祥、林建祥)成員之一參加了這次會議。在蘇期間,代表團參觀了蘇聯當時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3CM,並會見了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及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列別捷夫院士和計算中心主任朵羅德尼欽院士等著名學者,開始了中國計算技術工作者的國際交往。徐詳盡了解了計算機原理、程式設計以及如何做機器翻譯工作等。在赴列寧格勒大學參觀時,他還考察了蘇聯高等院校計算數學課程的設定與教學。
組建科研團隊
1956年歲末,徐獻瑜回到北京後立即投入了計算所籌備工作。第二年春天,待技術力量集中後,該所組建了三個研究室,第三研究室為計算數學室,徐任室主任。當時室內約有70餘名青年科技人員,在徐和副主任張克明,研究員董鐵寶、馮康的指導下,他們中的很多人,比如高慶獅、黃鴻慈、許卓群、仲萃豪、蔣爾雄、劉慎權、董韞美、李家楷、儲鐘武、張綺霞、謝鐵柱等後來成為中國計算數學界的中堅力量。
計算機方面貢獻
主講培訓班
徐獻瑜計算機方面貢獻從1956至1959年的三個學年內,在計算所舉辦的第一、二、三屆計算技術培訓班上,徐獻瑜為第一屆的計算數學班主持“初等函式逼近”專題討論會,為第二屆的計算機班和第三屆的計算數學班主講程式設計。現在我國許多部門和科研單位的計算技術骨幹大多出自這三期培訓班。
第三屆培訓班在徐的帶領下,已自覺地走上理論聯繫實際的道路。他們帶著實際套用的題目上機實習,做了水壩應力、長江水文、建築設計等計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獻瑜帶領這個訓練班的70多名學員為超音速飛機的設計做出了貢獻。當時正值1958年科技躍進之際,國防部門設計超音速飛機時遇到小展弦比寬機身組合的翼身干擾問題,當時還沒有建成跨音速風洞,所以要估算超音速飛機氣動力只能藉助數值計算。軍事工程學院羅時鈞教授提出計算方案,黃敦教授畫出了翼身圖形,徐據此圖形做出數學公式,然後指導學員們用電動計算機算了 一個月,得出了小展弦比寬機身機翼組合體的超音速干擾氣動力,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
翻譯著作
1958年8月,中國第一台通用數字小型電子計算機——103機試製成功。1959年9月,104通用數字大型電子計算機開始運行。自那時起,徐與張克明、董鐵寶、馮康率計算所三室人員對電子計算機的套用進行了大量實踐,1959年一年即完成了82個科學與工程計算問題,包括氣象、測量、水壩、水文、公路、鐵路、航運、建築、橋樑、冶金、機械製造、石油、航空、原子能等各個領域。進入60年代,徐具體指導最最佳化、非線性方程求解和函式逼近幾個研究組(當時這幾個組並在一起為計算所三室六組)側重於理論研究。他一貫要求大家密切注視國際上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還和董鐵寶組織並參加了美國1960年出版的《數字計算機上用的數學方法》中譯本的翻譯。這書對於計算數學和科學計算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並沿用多年。
教研活動
與此同時,徐獻瑜仍擔任北大數學系計算數學教研室主任的職務,和董鐵寶、胡祖熾一起組織教研室的教學和研究活動,並在課堂上向一屆屆的學生講授程式設計。1962年國家恢復招收研究生,徐在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指導培養了十餘名研究生和來自國防工業或地方科研部門的代培生。其中曾抗生、何新貴、史應光、謝深泉、徐國良、張祥等現已成為計算數學和技術界知名的專家與教授。
重視實踐
為創建中國的計算數學學科,徐獻瑜在致力教學和以任務帶動學科發展、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同時,始終關注著電子計算機套用的宣傳和普及。1959年徐到南京大學數學系介紹有關計算數學的進展,並主持座談討論。1960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國數學會上徐作了有關計算數學事業和培養新生力量的報告。會後徐與華羅庚被邀至杭州講學。1961年在汕頭第二屆全國計算機會議上,針對當時有些單位熱衷大機器、忽視小機器的傾向,由董鐵寶先生首創,徐獻瑜與張克明、趙訪熊、馮康等提出“小機器可以做大題目”的主張,事後小機器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1963年南京大學也製成了103小型電子計算機,高教部在該校召開高等院校計算數學報告會,徐與趙訪熊教授被邀主持會議。這是全國高校第一次召開這個專題的交流會。同年在西安召開的第三屆全國計算機會議上,徐獻瑜詳盡地報告了計算數學方面的進展與成果。在此期間,徐無論走到哪裡,都在大力宣傳計算數學和電子計算機的套用。1965年第四屆全國計算機會議在哈爾濱召開,他在會上作完發言後,即來到大慶油田,與油田的科技工作者和領導座談,解答有關計算機套用方面的問題。
個人榮譽
1932年,徐獻瑜大學畢業,獲理學士學位並被推選為中國學業全優PhiTauPhi榮譽學會會員,得“金鑰匙”獎。
1938年夏天,徐獻瑜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八一五”以後燕京大學醞釀復校,徐獻瑜參加了復校籌備工作,並在10月1日燕大正式開學之際,回校擔任了數學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他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1952至1954年他還曾擔任北京大學校工會的臨時主席。
1977年,徐獻瑜在授課之餘,繼續從事科學研究.他參加了化學系徐光憲教授領導的“串級萃取理論”研究,為此提供了數學模型、算法和數學證明,成功地採用計算機模擬出逆流萃取動態平衡的過程。該論文登載在《北京大學學報》上。這項工作1983年獲國家教育部一等獎。
1990年5月,中國數學軟體協會在洛陽成立,會上一致擁戴業已退休的徐為名譽會長。
老年生活
徐獻瑜自1986年7月退休後,仍為他曾主持多年的計算中心研究小組繼續做諮詢工作,並繼續擔任《計算數學》雜誌的編委。耄耋之年的徐獻瑜仍神色不衰。他每 日的生活極有規律,擺棋、看書幾乎成為必做的功課。養生之道的另一個訣竅在於:他素來謙和,淡泊名利,以達觀超脫的態度對待人生。他和他的學生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關心他們的生活和事業。他的夫人1990年7月因病故去。他的6個子女均已長大成人,並學有專長;目前有四個在美國讀書或工作,其中兩個兒子承繼父業,從事計算機軟體的開發研製,女兒為中國新聞學者徐泓,現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