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潤芝

徐潤芝 :(1927——2011)女,漢族,浙江衢州人,筆名澄之、紉芝,齋名曙霞樓。中國當代著名女書法家。1927年生於浙江寧海,2011年1月病逝於杭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潤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寧海
  • 出生日期:1927年
  • 逝世日期:2011年
  • 職業:書法家
  • 筆名:澄之、紉芝
人物簡介,生平故事,

人物簡介

徐潤芝
自幼受家庭影響酷愛書法。徐潤芝師承陸維釗先生,取法漢魏晉唐,出入兩宋,自成機杼,可謂學有淵源。195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從陸維釗學書法,從夏承燾學詩詞。畢業後在浙江省博物館工作,致力於古代法書及碑帖的研究。書漢魏,沉雄雅健,喜作楹聯及榜書。一生清高簡樸,精於考證、治學嚴謹,作品存世不多。先生病逝後,作品《雲濤》在上海以4.8萬的價格起拍,顯示了書畫界對藝術家作品認同。為書畫界朋友敬仰。為桐廬嚴子陵釣台、武漢黃鶴樓、杭州三潭印月書碑。尤以行書見長,取法蘇、黃,遒勁清厚,分行布白,時出新意。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書法展覽並被收藏。書學論文《北魏嵩高靈廟碑初探》《東陽本蘭亭序考略》《蘇東坡的書法藝術》《近代傑出書家沈曾植》等,先後發表於《書法研究》《西冷藝叢》、香港《書譜》等。她在魏碑上立定腳跟後,用大量的時間研究晉唐、兩宋帖學書法。經“采百家花,釀自家蜜,”七十年的磨礪,終於“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雄、深、雅、健。
徐潤芝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西冷印社社員,西冷書畫院特了聘書畫師,浙江省書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詩詞學會理事、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徐潤芝

生平故事

在衢州還有許多地方留有徐潤芝的墨痕,如南宗孔氏家廟的“思魯閣”、爛柯山的“爛柯仙境”、“白雲山”等處,這些地方正是衢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衢州對外宣傳的“金名片”。可見徐潤芝書法藝術在家鄉人心目中的地位。
徐潤芝的書法藝術不僅家鄉人喜歡,海內識者亦廣為推許。不信請看三潭印月的“我心相印亭”、城隍閣周新祠自撰自書聯、雷峰塔的“妙音台”、蕭山“東方文化園”、方岩“重樓”、桐廬嚴子陵釣台碑林、武昌黃鶴樓、河南鞏縣神墨碑林、湖南常德詩牆、溫嶺摩崖刻石、江西南城麻姑山等等。這就是社會對其書法藝術的充分肯定,同樣也增加了這些名勝古蹟的人文內涵,讓人得到美的享受。
徐潤芝,祖籍衢州,1927年12月生於書香門第,其父徐煥奎雖就學醫大,就業於醫,但研究書法藝術,尤精於魏碑。母親陳鼎新畢業於杭州女子講習師範,亦頗懂書畫及詩詞。徐潤芝就是在這么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接受藝術教養,自幼酷愛書法。少小即聞名鄉鄰。1946年考入浙江大學文學院中文系。並以優異成績獲公費生待遇。此後從國學名教授王駕吾先生學習詩詞。隨書壇一代大家陸維釗先生學習書法,跟浙大名教授酈承銓先生學習國畫。名師的指點加上自身的稟性穎悟,專心執著,早期的徐潤芝即蜚聲書壇,填詞賦詩也嶄露頭角。此後數十年,她甘於淡泊,潛心致力於古代法書和碑帖研究,直至如今。一:學有淵源、風格自立。
徐潤芝
先看看她學書初始所處的時代背景。在清康、乾二世,康熙喜董其昌書、乾隆喜趙孟頫書。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於是天下皆師趙董,陳陳相因,加之後來館閣體盛行,整個書壇一片纖弱嫵媚之風,筆法幾乎中絕。若無新變,不能代雄。是時,鄧石如、沈曾植、吳昌碩、康有為等,力倡碑學,取法漢、魏,師碑學碑、訪碑蔚為風尚,重開雄強書風。加之後來陸維釗沙孟海、于右任等人推波助瀾,形成了碑學的一代新風。徐潤芝師承陸維釗先生,取法漢魏晉唐,出入兩宋,自成機杼,可謂學有淵源。
徐潤芝魏碑上立定腳跟後,用大量的時間研究晉唐、兩宋帖學書法。經“采百家花,釀自家蜜,”七十年的磨礪,終於“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雄、深、雅、健。
二、學識通淹,思精覽博
徐潤芝少時即天資聰穎,熟讀詩書。至今當年所誦詩文仍可脫口而出。中學時即有文名。現節錄其時所作《行成於思,毀於隨說》“……蔡邕之史書雙絕,因近董卓,棄首東市,楊雄之法言太玄,劇秦美新,卒至投閣。余每讀書至此,未嘗不怫然棄卷而長太息者也……”
徐潤之考大學時,成績出眾,被當時五大名校的兩所大學同時錄取。因考慮日後發展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而選擇浙江大學文學院,其時浙江大學竺可楨任校長,王駕吾、陸維釗、酈承銓、夏承燾等名師雲集,年輕的徐潤芝求學若渴,而名師教授亦見其良材堪教,她亦因此而登堂入室。畢業後曾先後在華東文化部文物處、南京博物院歷史部、浙江博物館工作。一九七九年參加西泠印社後向社長沙孟海等前輩及書畫篆刻家學習受益。並且有許多著述如《蘇東坡的書法藝術》、《漢隸尹宙碑考略》《范石湖身世及其書法》、《米芾書法中的詩畫意境》、《趙之謙悲庵居士詩剩初探》、《北魏嵩高靈廟碑初探》、《東陽本蘭亭序考略》及《近代傑出書法家沈曾植》先後在《書法研究》、《西泠藝叢》、《浙江書法論文選》、《東方博物》和香港《書譜》上。三、變化氣質,陶冶性靈
徐潤芝
二十世紀是個圖強求變的世紀,不論政治、經濟、文化,都在經歷著偉大的變革。當然,這種變革沿續到了二十一世紀。書法亦然,創新是藝術家的永恆主題,如何變革?如何創新?也同樣拷問著每一位書法家。徐潤芝作出這樣的回答:“變化氣質,陶冶性靈”。
徐潤芝活到老,學到老,至今耳聰目明、思維敏捷,以詩文書畫自娛娛人,謙虛地稱:“學然後知不足”,在前輩大師面前自己猶如一國小童,即如後輩晚生有可取處,亦稱許讚揚。也一再告誡後學要謙虛謹慎、珍惜時光、擇善而從。
三衢有幸,在悠長的歲月里,孕育了無數優秀的兒女,而當下建設“文化名城”——衢州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活生生的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以此為出發點,寫就此文,由於筆者見陋識寡,偏頗之處,望知者匡我不逮,給我南針。
徐潤之贈黃彬小幅書法徐潤之贈黃彬小幅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