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山西代縣籍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明(1923-1945),原名張廣業,乳名拴牢,抗日英雄,革命烈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山西代縣龍王堂村人。民國12年(1923)出生。民國34(1945)年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明
  • 出生地:山西代縣
  • 出生日期:1923年
  • 逝世日期:1945年
  • 原名:張廣業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父親張培建是個讀書人,教過幾年村國小,比較開朗。徐明自幼聰明穎慧,七歲開始在本村國小讀書,後考入灘上高小。從小就很愛研究新問題,不斷接受些進步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很同情村裡的受苦人。在他十多歲期間,曾多次瞞過家裡人,把糧食拿出來,接濟村裡的貧苦民眾。民國26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了。這時候徐明僅有14歲,但他像成年人一樣關心著國家的局勢。由於國民黨採取不抵抗主義,節節敗退,9月代縣就淪入日軍手中。徐明看著自己的家鄉慘遭日軍蹂瞞,憂心如焚。就在這時候,南山灘上成立了抗日統一戰線組織“動委會”,號召人民“武裝起來,參加抗戰”,實行“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救國方針。徐明衷心擁護黨的抗日政策,積極投身到抗日鬥爭中來,割電線、破壞公路、站崗放哨,只要是抗日的事,他毫不講價錢就去乾。他不僅自己樂意乾,還經常給父親講解抗日救國的道理,宣傳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動員他父親捐款支援抗戰。在他的影響下,他父親一次便捐出1200元銀幣,交給抗日政府。當日軍掃蕩南山抗日根據地來到龍王堂時,發覺徐明家裡曾給抗日政府捐過款,就惱羞成怒,放火燒了徐明全家19間房子。敵人的報復並沒有嚇倒徐明,徐明的民族仇恨更強烈了,抗日的積極性更高了。徐明和父親一起,在日軍燒過的廢墟上,又搭起幾間上房,安頓全家住下後,他自己抱著抗日救國的強烈願望,到五台紅表加入了抗日政府舉辦的幹部訓練班。在乾訓班裡,徐明如饑似渴地學習毛主席的《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等光輝著作,努力掌握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訓練結束後,他被分配到麻黃溝國小當教師。他一邊教學,一邊宣傳抗日,組織學生和民眾參加抗日鬥爭。不久這個村的抗日政權就建立起來了。麻黃溝的抗日工作全面展開後,黨又調徐明回龍王堂擔任糧株轉運站長。在這期間,徐明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當他發現轉運站工作人員張好斌有貪污行為,就疾惡如仇,發動民眾向張好斌開展了堅決鬥爭,徹底查清了糧株收支帳。並把這個貪污分子送交區政府處理。在以後的鬥爭中,龍王堂糧襪轉運站為抗戰運送糧草等物資,作出了不少貢獻,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抗日政府交給的支前任務。民國29年到民國31 年,是抗日戰爭最困難的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把中國變成他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後方基地,集中大部分侵華兵力和全部偽軍,採取極端野蠻的手段,對解放區進行大規模的反覆“掃蕩”,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製造無人區,企圖徹底摧毀解放區。代縣南山抗日根據地同樣受到了日軍的掃蕩,革命處於極端困難的時期。在日軍殘酷掃蕩的日子裡,一些革命意志不堅定的人脫離了抗戰隊伍,有的甚至當了叛徒。但是徐明經受住了殘酷鬥爭的考驗,他跟隨抗日政府,轉戰在龍巴、同盟一帶,領導民眾堅持抗戰,反“掃蕩”,反蠶食,並且發動民眾開展減租減息和擁軍優抗運動。有力地打擊了日偽軍和漢奸的囂張氣焰,保衛了抗日根據地。由於日軍的殘酷掃蕩和經濟封鎖,根據地供給發生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徐明又說服父親把自己家的粗布捐出20多匹,幫助游擊隊解決冬衣困難;還動員父親把家裡多餘的70多畝上地拿出來,獻給村裡的貧苦農民,發動他們開展大生產,支援前線。民國32年,黨領導的抗日鬥爭形勢有所好轉。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在敵占區也普遍成立了秘密的抗日組織。為了加強對敵鬥爭,黨派徐明到4區工作。4區是邊緣區,敵人據點林立,黨在這裡開展工作比較困難。徐明經常深入到窮苦農民中,宣傳抗日救國、抗戰必勝的道理。帶領民兵埋地雷、割電線、拆橋樑、刨公路,騷擾敵人後方、消滅零星和小股敵人、消除敵人密諜。一次徐明帶領民兵破壞敵人公路後,從民兵中了解到敵人兩個密諜多次刺探黨的情況,害人無數,罪大惡極。這兩個壞蛋下午進了城,晚上可能回來。於是徐明就帶領民兵埋伏在謝家寨的路上,抓住了這兩個壞蛋予以鎮壓。金盤村的偽村長二黑豆,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經常給日軍傳道情報,徐明就於深夜突入其家,數其罪惡,就地處決。又一次,徐明在上曲一帶進行工作,路遇一個上年紀的老鄉告訴他,黨的一個交通員路過這裡,被一個漢奸告發,讓日軍抓去殺害了。徐明聽了非常氣憤,當夜就摸進漢奸家裡,把那傢伙捉出來,送交政府公開鎮壓。就這樣,徐明搞得敵人膽戰心驚,叫苦連天,說那裡都有游擊隊,大白天也不敢輕意活動。民國34年,抗戰進入了第八個年頭,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抗日根據地有了相當大的發展,日本侵略者失敗的命運已經注定。在這抗戰的大好形勢下,4區政府於3月13日在上曲村開了一次民眾大會和“上層會”,街上貼滿了抗日除奸的大標語。會後領導上估計敵人在晚上很可能來報復,便派徐明、王孝二同志帶三個民兵去燒毀淖沱河上的東斜橋,以斷敵人的來路。將近半夜,任務完成後,徐明等又回到上曲村公所,不料敵人繞道進了上曲村,包圍了村公所。徐明發覺敵人後,就急忙把手榴彈從視窗仍出去,抓起槍,掩護其他同志突圍。這時,幾個日軍已鑽進門來,徐明急轉身抵抗時,日軍的幾把刺刀已捅進了徐明的胸膛。徐明壯烈地犧牲了,他為革命、為祖國獻出了22歲的年輕生命!

後世紀念

徐明壯烈犧牲後,遺體移回家鄉龍王堂。解放後,人民政府為紀念這位英勇不屈不撓的戰士,便將徐明烈士的名字和一樣前犧牲在上曲的徐廷華烈士的名字並列在一起,改上曲村為“雙徐”,作為對這兩位烈士永久的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