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墓

徐志摩墓

徐志摩墓,即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徐志摩之墓。墓地位於海寧市西山公園內。墓為花崗石所砌,呈方塊形,墓前有石階數級並與另三段石階相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志摩墓
  • 相關人物:徐志摩
  • 地址:海寧市西山公園
  • 歷史變遷:3次
  • 碑文:《偶然》、《再別康橋》
  • 首建時間:1932年
人物,詩碑,左側,右側,遇難,墓地,

人物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現代詩人、散文家。漢族,浙江海寧市硤石鎮人。徐志摩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美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大霧在濟南附近觸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東門附近山坡,現有其墓碑在那),造成飛機不幸失事,因而遇難。更為巧合的是,失事飛機叫“濟南號”。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資產階級作家。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連著的。作為新月派的一個主要詩人,徐志摩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著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藝術技巧。作為那個時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陸小曼的婚姻又參雜了太多的物質功利,他與林徽因的那淡淡情愫才最令人唏噓。
徐志摩徐志摩
蔡元培為其寫輓聯
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逕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
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詩碑

徐志摩墓兩側的以水泥澆制的兩塊詩碑,都作打開的詩卷狀,分別刻著詩人生前所寫的名詩短句。

左側

左側詩碑所刻為《偶然》一詩中的名句:
左側詩碑左側詩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右側

右側詩碑刻的是《再別劍【康】橋》的首段:
右側詩碑右側詩碑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遇難

1931年11月上旬,陸小曼由於難以維持在上海的排場,連續打電報催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張學良的專機飛抵南京,於13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婦倆一見面就吵架。11月17日,徐志摩晚上和幾個朋友在家中聊天。陸小曼依然是很晚才回家,而且喝得醉眼朦朧。朋友們先後走了,徐志摩窩了一肚子的火。第二天,徐志摩悉心勸導陸小曼。據郁達夫回憶說:“當時陸小曼聽不進勸,大發脾氣,隨手把煙槍徐志摩臉上擲去,志摩連忙躲開,幸未擊中,金絲眼鏡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因此徐志摩徹底地絕望了...而後一怒之下,負氣出走。18日,徐志摩乘早車到南京,住在何競武家。徐志摩本來打算乘張學良的福特式飛機回北京,臨行前,張學良通知他因事改期。徐志摩為了趕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協和小禮堂向外賓作的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講演,才於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中國航空公司京平線的濟南號飛機,飛往北平。登機之前,他給陸小曼發了一封信件,信上說:“徐州有大霧,頭痛不想走了,準備返滬。”但最終他還是走了。1931年11月19日早八時,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他要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党家莊一帶時,忽然大霧瀰漫,難辨航向。機師為尋覓準確航線,只得降低飛行高度,不料飛機撞上白馬山(又稱開山),當即墜入山谷,機身起火,徐志摩手腳燒成焦炭,死狀極慘。機上連同徐志摩共三人,都剛屆36歲,無一生還。當時陸小曼29歲。

墓地

徐志摩的墓地在歷史上一共經過3次變遷:
詩人徐志摩之墓詩人徐志摩之墓
第一次徐志摩的墓地原來在東山瑪瑙谷萬石窩,由胡適題寫“詩人徐志摩之墓”碑文。早年間胡適題詞的這塊徐志摩墓地,在動亂中蕩然無存。(1932年,徐志摩落葬於海寧東山。由胡適在墳墓的石壁上題寫了“詩人徐志摩之墓”。1966年,詩人墓地被紅衛兵炸毀,棺木被拖出,骸骨散落。幾年後,原址上建起了化肥廠。1983年,海寧市政府重建徐志摩墓,改建在西山。墓葬形制大小和原墓接近,但骸骨蕩然無存,墓中只有一本《徐志摩年譜》。
第二次徐志摩老父徐申如對於胡適題字的墓碑感覺過於簡短,又請到徐志摩生前紅顏知己,被稱為閨秀派才女的凌叔華,請她為徐志摩再題一塊碑文。凌叔華欣然應允,她所題碑文取自曹雪芹“冷月葬花魂”的寓意,轉化為“冷月照詩魂”。此塊墓碑也在動亂中喪失。
第三次徐志摩的墓地,因動亂墳陵早已損毀,故鄉百姓為了表示紀念,由政府撥款把徐志摩的墓地遷葬到西山北麓白水泉邊。徐志摩的外親、著名建築學家、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設計並撰遷墓記。西山墓地古典雅致,白石鋪地,青石為階,半圓的墓台恰似一彎新月,有詩壇新月派”的寓意。墓碑滄桑厚朴,海寧籍書法大家、曾任西泠印社社長的張宗祥根據胡適之原文補題碑文。墓碑兩側各有一方白石做就的書形雕塑,刻著徐志摩再別康橋》等名詩名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