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明(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

徐德明(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

徐德明,男,滿族,1953年11月生,遼寧鳳城人,經濟學碩士。1971年12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14年4月9日,據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網站訊息徐德明同志不再擔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黨組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德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遼寧鳳城
  • 出生日期:1953年11月
  • 職業: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
  • 畢業院校河北地質學院
  • 主要成就:中共十六大代表
    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曾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履歷,論述,

履歷

1974年10月至1977年11月,在河北地質學院學習。
徐德明
1980年03月至1981年02月,在長春地質學院進修。
1992年03月至1993年07月,在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班學習。
1995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中央黨校學習。
1977年11月至1983年10月,在遼寧省地礦局探礦工程處工作
1983年10月至1985年1月任遼寧省地礦局探礦工程處副處長。
1985年1月至1994年6月任遼寧省地礦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其間:
1992年3月至1993年7月在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班學習)。
1994年6月至1995年4月任遼寧省地礦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1995年4月至1997年8月任遼寧省地礦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其間:
1995年3月至1995年7月在中央黨校學習)。
1997年8月至1998年4月任遼寧省地礦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兼地礦部遼寧地勘局局長、黨組書記(正廳級)。
1998年4月至1999年10月任遼寧省地礦廳廳長、黨組書記兼國土資源部遼寧地勘局局長、黨組書記。
1999年10月至2000年11月任遼寧省撫順市委副書記(正廳級),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00年11月至2001年6月任遼寧省總工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正廳級
2001年6月至2003年9月任遼寧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
2003年9月至2008年10月,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2008年10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測繪局局長、黨組書記。
2011年5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黨組書記。
2012年3月任國土資源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兼任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黨組書記。
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4年4月,徐德明同志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黨組書記

論述

2008年11月17日至19日,國家測繪局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推動測繪事業科學發展”為主題召開黨組務虛會,徐德明指出,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建設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一要繼續深入學習。通過學習,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用科學發展觀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通過學習,提高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領導測繪科學發展的能力。二要堅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就是要與時俱進,就是要解決問題,就是要激發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轉變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重新審視測繪工作,跳出測繪看測繪,以一種新的思維來看待、審視我們的工作,要從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來分析,從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來定位,從適應社會發展以及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需要來審視。如何看我們發展的形勢?要用戰略的眼光看測繪、用服務的眼光看測繪、用市場的眼光看測繪、用現勢性的眼光看測繪、用科技的眼光看測繪,謀劃好我們的發展之路。三要著力推動發展。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是解決前進道路上困難和問題的根本措施和唯一選擇,這是我們30年的成功經驗。
徐德明徐德明
搞好此次學習實踐活動,要緊緊咬住發展這個主題。測繪的發展有兩個層次:一是我們測繪事業自身的發展,測繪科學發展怎樣上台階;二要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提高測繪對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四要牢記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牢固樹立民眾利益至上的理念,貼近民生、服務社會,積極為人民民眾服務,讓測繪產品和服務走進千家萬戶。要關心職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增強主觀能動性,從各個層面想盡辦法,努力創造條件,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和問題,促進和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