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畫家)

徐中(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中,1944年4月生於江蘇如皋。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田園畫會副會長,揚州石濤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簡介,獲獎作品,徐 中 論 畫,

簡介

徐中,1944年4月生於江蘇如皋。
1960年—1965年就學於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師從呂斯百、楊建候、徐明華諸教授。
1965年畢業分配至泰州市,先後任文化局創作室專業創作員,泰州市書畫院院長等職。
1991年調至揚州市國畫院為專職畫師。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田園畫會副會長,揚州石濤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獲獎作品

其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重大美術展覽並多次獲獎。
《黃橋燒餅慰親人》參加77年全國美展;
《回歸的鴻雁》參加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
《人民的世紀到了》參加七屆全國版畫展;《秋林歸牧》獲江蘇百家中國畫展大獎;
畫家徐中畫家徐中
《玄黃圖》獲北京95華人書畫藝術大展金獎;
《長百山居圖》獲首屆中國旅遊書畫藝術節優秀獎;
《濕了清明》獲當代中國田園畫展銀獎。
多幅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遼寧博物院、中南海等單位及海內外個人收藏。
先後在揚州、南京、深圳、煙臺、廈門及紐約、新加坡、西安、瀋陽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及同道聯展。
多家專業報刊及人民日報、江蘇電視台等作專題介紹、出版有《徐中畫集》。
著名畫家劉海粟、美術理論家馬鴻增丁濤都曾有專文評價其作品。

徐 中 論 畫

人生如在旅途。要能在日常生活中修煉自己,在真實的人生中陶鑄一顆真誠的心,在平淡中體悟人生真諦,拿得起,放得下,少一點名利心,筆下自會多一份靜氣;脫去一份胸中塵濁,便向妙悟靠近一步;多一份人生體驗和生命意識,作畫便多一份內力,多一份內涵,多一份根柢。
當今畫家經驗談差不多都有大段談禪論道的文字,學禪讀易侃侃老莊,於畫畫自有好處。但真的明心見性,得道通禪,“一超直入如來地”,談何容易!即使窮畢生精力,未必能成正果。一知半解,似通非通,便能使筆下出神入化,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倒不如老老實實生活,踏踏實實畫畫,以八大山人的才情悟性,以他為僧為道的經歷,尚且未能看破紅塵,畫中還時時透出亡國亡家的悲痛,依我看,正是這未能大徹大悟的家國之痛,才造就了他作品中“墨點無多淚點多”的悲劇品格。造就八大山人偉大的不是禪悟,而是深刻的人生經歷和生命體驗。
齊白石說“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黃賓虹說“不似之似”。仔細揣摩,二老所言不盡相同。“似與不似之間”主要是就造型而言。形過於寫實,必少自家主觀精神,為中國畫不取。遠離對象,信筆塗鴉,畫者自詡高明,讀者不知所云,所以有欺世之嫌,唯似與不似之間最合畫理。“不似之似”,前一個“似”字指形,要求所畫與被畫之間要有增減取捨,要有誇張,要有作者感情的投入,經過這一番改造,以這樣“不似”的形為手段達到第二個“似”字——神似的要求。白石翁說的是中國畫造型法則,賓虹老人說的是中國畫藝術精神,相通而不相同。
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這裡的形不等於寫實。顧愷之可以在“頰上加三毛,覺神明殊勝”。倪雲林自稱“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但我們看他的作品疏林遠坡,筆筆精到,又何曾有一筆妄下。“形似”不排除作者主觀因素,“不似”又不離客觀對象。以形寫神是中國畫造型基本要求,以“不似”之形寫神是中國畫藝術精髓。不即不離,不慍不火,達到了中國哲學的高境界。“似”與“不似”和西方的“寫實”、“抽象”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