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裴王村

後裴王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位於萊城西北24公里,東南距寨里鎮政府2.5公里,東與羊里鎮閻王石村接壤,西北臨前枯河村,西南臨公王莊,東南與前裴王村連線。地處平原,由兩個自然村合為一行政村。耕地面積678畝,人口617人。據《王氏譜》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因址在前裴王村北,以村名村,故名後裴王。與北裴王為一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後裴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617人
北裴王位於後裴王村北約0.5公里,原名斷路頭。有魏、王、張、楊、趙五姓,魏姓居多。建村於明朝,相傳曾有人在村旁攔路搶劫,眾稱之為斷路頭,久成村名。因後人厭其不雅,址在前、後裴王村北,改稱北裴王,隸屬於後裴王村民委員會。
續修萊蕪縣誌》記載:“裴王鄉·後裴王。”據《萊蕪市志》載,後裴王村1939年1月屬萊蕪縣第九區;1939年至1941年實行三縣分治,建立了寨里區,水北區,後裴王屬水北區;1945年10月撤銷三縣制,恢復原建制,寨里、水北兩區合併為水北區;1951年3月水北區改稱十四區,所轄12個鄉,後裴王村屬興隆鄉;1953年全縣撤區建鄉屬寨里鄉;1958年10月,兩鄉合併建立寨里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為辦事處;1985年10月改為寨里鎮至今。
後裴王村建村已有六百多年,建村之初只有王姓。其後、魏、張、楊、趙、陳、崔、李七姓陸續遷此,其中王姓占85%,族姓之間從不分眾寡、貧富、強弱,都以團結友善,和睦相處,互相耕耘,世代相傳。
後裴王地處大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生薑、大麻。據考,早時後裴王人員密集,道路暢通,是通往章丘、濟南的必經之地,白龍河、黑龍河流淌於村東、西一公里外。這村經商者、木工居多,自古當地就有“金辛興、銀裴王、鐵打的朱家莊”一說。銀裴王是說後裴王村富有,當時有名的富戶屬王丙緒、王英世兄弟倆,分東西兩院,兩家為防匪患,保家護民,各建有圍子牆,牆高六尺(白布尺,一尺等於二市尺),各有東西兩門,圍牆四角設有角樓,遇有強人來騷擾,四周百姓可入圍子暫避。1941年2月,日寇侵占寨里,並先後在寨南、枯河等8個村莊安設踞點。從此,後裴王不得安寧。1942年日軍兩次放火,幾乎把全村燒個淨光。
村原有觀音廟、關帝廟、娘娘廟,都為明朝所建。是村人為祈求風調雨順,一方平安而修。傳說,北裴王建村早於後裴王。唐朝時就有人居住,村莊規模較大。尤其魏姓是大戶,地居要道,南來北往的客商,東行西去的官民,多經此村。李世民,曾路經此村。最盛時,有七座酒店,八座油坊。村北建有大型養豬場,最多時存豬五百頭。後人稱村北地為豬圈地,可見當時該村地之多。據說當時有魏龍、魏虎、魏豹三人力大無比,專乾除暴安良之事,深得貧民愛戴。但後來三人受強盜影響,也做了強盜.,不過三人姓名至今還在流傳。據說後來強人不斷騷擾該村,為免受災難,村民多數移居他鄉,只有幾戶留住此處。至今經過六百多年,現在還不超過一百戶。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後裴王村就有許多村民積極投身於革命鬥爭中,地下黨員王夏元就是其中之一。王樂亭參加過淮海戰役,大商人張訓海在西安事變之後,是風雲人物,在濟南等地為八路軍從敵人內部購買無數槍枝彈藥,軍鞋十幾萬雙,在淄博一帶享有盛名。只要提到他的名字,進戲院看戲可以連看五天,不用花錢買票,可見名聲之大,威望之高。大動參時,村中先後有十幾人奔赴戰場,五人捐軀,三人傷殘退伍。已故王增元(王子泉)1947年萊蕪戰役傷殘退伍,尚健在的王希儒(王松亭)現在83歲,膠濟路戰役傷殘;楊松亭(楊愛學)77歲,1948年杭州戰役傷殘。1947年2月中旬,萊蕪戰役即將打響,後裴王村全村齊發動,一切為前線,在萊蕪戰役後方服務工作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裴王村人勤儉持家、民風淳樸,守本分,勤於耕作,不乏經商致富的精明人士和活躍四鄉的能工巧匠。建國前王清元創辦的宏大油坊,興業時間從1945年至1947年。最早乾經銷的張俊武(已故)具有“電驢子”之稱,是因為張俊武走路腿腳特別快。王洪永乾裁縫已經30多年,他做的服裝緊跟形勢潮流,贏得市場先機。運輸大王魏光德原是靠一台12馬力拖拉機起家,現有10噸大卡車一輛,搞農副產品運輸。魏慶茂兄弟4人,從經營大豆起家,最初靠木板車趕集到使用拖拉機,發展到現在用車皮發貨,現在萊蕪火車站專門搞大豆批發,日進、出貨上百噸。
建國後,村里先後經歷農業合作社,高級農業社,生產大隊。1964年建立的村西果園,盛果期產量達幾萬斤,遠銷省內外,1982年張聖澤承包其果園,1983年成為萊蕪市第一批萬元戶。村東河果園建於1966年。1971年“農業學大寨”,後裴王村治理澇窪和乾旱沙土地200多畝,使過去的“水溝地”、“大沙窩”變成一年兩季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1972年從東河挖地下水渠五百米,在村東建成揚水站一處,擴大水澆地300畝,因生產需要,1985年秋後在村東河修建水漫橋一座。該橋長30米,寬4米,方便了農業生產。1970年至1985年,後裴王農產主要以糧為主,當時推廣糧食間作套種為主要種植模式,1987年開始大面積種植大蒜及生薑。
後裴王自1977年3月開始實施村莊規劃,每戶住宅總面積210平方米,同年修成南北長850米、寬12米的中心街。1979年全村通電,1985年春,與公王管區合辦磚窯一座。同年春,在村南打深水井一眼,鋪設地下管道2500米,動用資金4萬餘元,完成南水北調工程,改變了北莊缺少水源的歷史,80%的土地得到了灌溉。
1993年大搞農業結構調整,以經濟樹種銀杏為主導產業,1993年試種成功,1994年發展30畝,1995年發展為160畝銀杏園,育苗120萬株,村民家家成為富裕戶,是年全村185戶全部完成舊村改造任務,住進了整齊劃一的磚瓦房,1997年銀杏面積達到400畝,成為市長(時立軍)、副省長(邵桂芳)育苗基地,成為全國知名的銀杏村。王希明被譽為銀杏科技大王。為了搞好銀杏產品的深加工,使銀杏產品增值,1996年4月,建成銀杏茶廠,生產出純天然綠色飲品銀王牌銀杏茶。1997年5月全村140戶安上了程控電話,成為電話村。1997年春,建成150畝銀杏苗圃噴灌園。6月,中心街道鋪油2500米,形成了進村銀杏路,滿坡銀杏苗的格局。
後裴王村早在1935年就有中藥鋪。1959年10月衛生所合併成立寨里公社衛生院,王希儒在寨里衛生院中醫科當醫生,隨著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1970年全社四十七個大隊建立了衛生室,1974年全社實行合作醫療。
後裴王注重文化教育、體育事業的發展,早在1953年村中就有學堂,有王潤源等人先後任教,王潤源是當地的書法名人,寫過不少碑文。1945年到1949年,學堂停辦,1950年再次成立學校,1973年對原學校進行大規模擴建,在舊址的基礎上拆除原有房屋,新建教室12間及其它配套設施,1980年以後,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取消黑屋子、土台子,後裴王又於1983年10月進行了第二次學校改建。1980年至1984年連續四年代表寨里鎮國小組參加區運動會並取得好成績。1984年參加萊蕪市少年組桌球賽。1986年又投資3萬元在學校西側建村級幼稚園一處。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後裴王共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達30人。
後裴王村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六百多村民,正用勤勞的雙手、豐富的智慧,描繪著後裴王的錦繡前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