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枯河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位於萊城西北25公里處,地處寨里鎮東北部,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北隔河與大王莊鎮前張街接壤,西北與後枯河相接,西隔黑龍河為郗魚池村,南為公王莊村,東為後裴王村。居民540戶,人口1732,耕地2378畝。有兩條大街縱貫南北,一條東西大街直通O九國道。是歷史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枯河村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1732
《李氏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李氏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由於村北有條九道彎的季節河,取名九曲河。又因春冬無水河枯曾改名“枯河”,因河前後皆有村,此村在前,故名“前枯河”。
康熙《萊蕪縣誌》記載:“舊寨保·枯河。”前枯河村民國初年為第八區或寨里區。1942年後為興隆鄉。1947年進行土改,把富家的財產和土地全村人統一分配,1954年成立了七個互助組,1956年進入高級社階段,村民聯合起來,組成兩個合作社。1957年兩社並為一社,1958年正式成為行政村,分為五個生產隊。1961年又劃為12個生產隊。1978年又將生產隊改為小組。自1958年,寨里人民公社成立,該村歸寨里公社管轄。公社撤銷後歸寨里辦事處,後來辦事處改為鎮。
康熙《萊蕪縣誌》記載:“舊寨保·枯河。”前枯河村民國初年為第八區或寨里區。1942年後為興隆鄉。1947年進行土改,把富家的財產和土地全村人統一分配,1954年成立了七個互助組,1956年進入高級社階段,村民聯合起來,組成兩個合作社。1957年兩社並為一社,1958年正式成為行政村,分為五個生產隊。1961年又劃為12個生產隊。1978年又將生產隊改為小組。自1958年,寨里人民公社成立,該村歸寨里公社管轄。公社撤銷後歸寨里辦事處,後來辦事處改為鎮。
前枯河村屬半平原。道路暢通,便於做生意。前枯河村的小集市,非常繁榮,紡棉線、織布為村民農閒時的主要副業。為避匪患,不誤生產,集市漸為棉花、棉線和家織布的交易早市。黎明時分,人們便挑燈買賣,飯時前後散集,當時人們稱為“夜貓子集”。匪患之後,雖有延長,仍早於其官集市.
村人耕讀並重,名門望族眾多。放賑濟民的李本,明朝正統甲子年被英宗敕封為“義民李本”,立“義民坊”以示褒揚。後當地農民不堪官府壓榨,李本率眾起義,深受義軍愛戴。至今在萊蕪西北部流傳許多李本起義的故事,諸如“懸羊擊鼓退官兵”、“高崖拔母”等。清初巨富李河,民間曾傳言:“單縣首富劉鄂,不如枯河的李河。”清末民初的李增泰有50多畝地,3座油坊,和設在南方的“福泰興”茶莊:李增裕是萊蕪、章丘一帶很有名望的士紳,當時有“前枯河是北京,李增裕坐朝庭”的說法;李增春、李增懿兄弟的東西“福盛”;李燦君、李增君、李增言家均有酒店、油坊;李燦鄒家設有錢莊;李燦爽有土地數十畝。在北山有山莊;土財主劉金鰲、劉金劍、任樂意都有土地數十畝,還有劉鴻儒家的京貨鋪;李燦聚等人的幾家藥鋪和王樂安、李增讓家的印染坊等。
由於歷代富人多,村落的建設也頗具規模。舊時,村北頭九曲河上架有一座兩孔石橋,橋碑上書:“留芳百世。”橋東,小河南岸有兩米多高、方圓800多平方米的北寨。寨南有一閣子,兩側各有一棵柏樹。傳說八台大轎能從樹下經過。村中有方圓數十米的“官場”,集上打拳賣藝的說書的和諸攤販都集於此,非常熱鬧。官場南面東有“關爺廟”,廟前有一棵三四摟粗的大槐樹,樹冠方圓十幾米。西邊沖南門有觀音廟和土地廟,村人稱為雙廟子,廟後建有大講堂。村東還有一座鄭公廟。廟西南不遠有一座“進士府”,門前豎有旗桿。沿街店鋪星羅棋布,十分繁華:民國初年,李增裕組織村人,在村西建起一座土山子。每到夏天灣中荷花盛開,土山上綠樹成蔭,站在山上遠望東西兩龍河繞村流過,顯得村莊更加壯觀。
由於村中富戶較多,成為土匪搶掠的目標。民國初期,為避匪患,村民在郗魚池西山上建了避匪山寨。1928年正月初四,土匪劉黑七進入村中,村人未能及時逃離,四人被綁架。後用錢財保回人質。為確保村民安寧,於民國十六年建立了“圍子牆”又名村寨,李連吉為寨主。
“圍子牆”繞村而建,牆高5米,牆基寬3米,頂寬2米,三合土夯成,上有磚石女牆,通道掩體。圍子設有4個正門和西北、東北兩個便門。清末秀才劉西古在六門上題名。東為“瑞陽”,西為“祥雲”,南為“泰和”,北為“義和”,西北為“興隆”、東北為“昌盛”。
“圍子牆”的修建使前枯河村成為戰略要地。1941年6月(後6月),被日本鬼子作為據點,拆了大量古建築和民房,砍伐了古老的大樹,在圩子裡修建了“小圍子”和“炮樓”。從此村民不得安寧。李鳳學等三位抗屬被殺害。同年11月,八路軍攻打據點。抗日區長張貫忠帶領地方武裝和村民配合華東十二團,激戰徹夜,黎明把漢奸打跑。
前枯河村人崇尚禮義,愛憎分明,歷史上不乏大智大勇之人。抗日英雄劉桂泉,身受重傷仍衝鋒陷陣;在日本鬼子掃蕩時,劉鴻彬、劉玉譚為通知村人逃離,貽誤時間,被日本鬼子打死。
舊時,前枯河村,只有幾眼吃水井,水澆地甚少.,多數村民種植糧食作物,靠天賜收,由於土地寬滿,人們勤勞耕作,兼做生意,多數村人過著平靜溫飽的生活。
解放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1966年修水溝引用雪野水庫之水,使村北和村東的部分土地變成了水澆地。但仍有多數土地澆不上水。為了改變水源條件,1976年修建了西河引水工程:同時,村民積極參戰,齊心協辦,建修村南和村北地下引水渠道各一條,並都架設了地上引水渡槽。西河水得到利用,使前枯河村基本解決了土地灌溉問題。為此,村民編出一段“北引河,南引河,千年的枯河變水河”的順口溜,人人皆唱,以表人們的喜悅心情。又因水庫放水不及時,把村東的楊家灣,挖成了蓄水數千方的小型水庫。由於水源條件的改善,得以年年豐收,成為全鎮有名的納糧大戶。1990年以前每年繳納公糧近30萬公斤。l980年前後因為西河上游村莊修建水庫和攔河壩,西河水枯,引河工程失去作用。水庫放水不及時,缺水又成了主要問題。為此,村兩委再次帶領民眾打深井,自1982年至1993年11年間,在村北共打出了100多米深的深水井六眼,村東、西、南打出了6眼十幾米深的淺水井。水源基本滿足。
隨著水源條件的不斷改善,種植結構也逐漸合理調整。1975年至1993年建了250多畝蘋果園、桃園、山楂園等,年收果品400多噸。為使蘋果增值,1985年建起了庫存量150噸的保鮮恆溫庫一座,使果農增加了收入。自1982年到1985年共建桑園500多畝,成為桑蠶大村。為了方便村民賣繭,與萊蕪縣絲綢公司聯合建起了聯營繭站。1986年又建起了一棟村辦公樓。受到了領導和參觀者的讚揚。同時利用村東土質,於1970年到1989年建有前枯河磚瓦廠。1991年引資建起了占地30多畝的農副產品加工廠。1992年到1999年建有雷射照排印刷廠。1992年建起了一家鍛造廠。2002年李茂山在村南又建一家景山鍛造,一。2002年李俊在村東建了一家奶牛養殖廠,另外還有幾家建築材料預製廠。這些為前枯河村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節約用水,1990年鋪設地下引水管道近萬米,使全村的土地灌溉更方便及時。由於過去以糧為主收入低,改為種植生薑、大蒜,使村民的收人大大增加。1976年全村通上了電,家家用電照明,到1993年共建變電室5個,電力設施完整配套。1976年全村就有六輛拖拉機,1991年建起現代化的衛生所。2000年成為電話村和有線電視村。
1987年村莊重新規劃,兩條南北大街拓為l4米寬,東西大街拓為20米,並鋪成柏油路面。拆除舊屋,建起了嶄新的磚瓦房,1994年建起了村南、北、東三個村門。全村面貌煥然一新。1995年籌資30多萬元,在村東與零九國道連通。修了長達1500多米寬20米的柏油路,並在白龍河上修了水漫橋。平坦的大道引來了八方客商,給前枯河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沿街姜蒜收購點和經銷店就有16家,化肥、農藥、種子銷售店五家,飯菜店七家,生意都很紅火,多數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這村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民國初期,與後枯河村聯合,在後枯河村石佛寺院內設立學堂,村人稱為“後學堂”,有劉鴻策、李燦雲、李愛甲等任教員,為四個年級複式班授課課後分班自習。同時打破傳統觀念,在村中“雙廟子”講堂設立了”女學堂”,由李西桂之妻張氏和李馨蘭任教員。後學堂被日本鬼子燒毀後,遷回本村合入“女學堂”。1952年創設前枯河完小,崔秀甫任校長。文革後擴大到國中部。1980年公王管區十村聯合在村南新建了能容納十幾個班規模的前枯河聯中,國中部遷入新校。國小仍在完小舊址。1983年在村北部新建了國小和幼稚園。2000年合班並校,前枯河中學遷到寨里二中,前、後枯河,前、後裴王,公王莊五村在中學校舍辦成聯小,五村學生遷入就讀。枯河人重視教育,也收到了大的回報,1970年前,劉田堯、郭愛臣、李西政,李海玉、劉振生等就大學畢業。1977年到2001年共考出大中專生上百人。其中大學生30多人,有的考取了研究生和碩士生。為了滿足村民的需求,1945年創立了“前枯河梆子劇團”,並逐漸發展壯大,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
前枯河村是中共地下活動點之一,戰前就有黨員32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村民們積極參軍參戰,勇於獻身。劉桂泉、李伯鋒、李海含、李西堂、李海昆、李西鎮、劉禎松、李西祚、李增肖、劉丹田、李燦彬、李增倫、任永先、許其祥以及冒著生命危險做地下工作的李增范等,都為革命作出了貢獻。劉彩田等9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永垂不
朽的革命烈士。
前枯河村人才輩出。先有明朝的義民李本;清初的巨富李河;舉人李永清,清嘉慶年間敕授襲封衍聖公府齎奏官的李繼賢;清道光年間敕授文林郎膺襲封衍聖公府奎文閣典籍官的李龍池;清鹹豐年間敕授襲封衍聖公府百戶官的李恩榮;清光緒年間戊子科進士李桂新;清光緒年間的武秀才劉鴻音、劉金鰲,文秀才劉西古和清末吏員曲史,民國時期萊蕪縣舊寨區剿匪團長李增裕等。建國後也有許多人在全國各地任職,在各個崗位上做出過重要貢獻。曾任萊蕪市建材廠廠長的劉公田,開萊蕪企業承包之先河,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1987年評為泰安市勞動模範。
現在的前枯河村面貌一新,政通人和,人們勤勞耕作,文明經商,是一座與時俱進、興旺發達、前途似錦的文明村莊。
村人耕讀並重,名門望族眾多。放賑濟民的李本,明朝正統甲子年被英宗敕封為“義民李本”,立“義民坊”以示褒揚。後當地農民不堪官府壓榨,李本率眾起義,深受義軍愛戴。至今在萊蕪西北部流傳許多李本起義的故事,諸如“懸羊擊鼓退官兵”、“高崖拔母”等。清初巨富李河,民間曾傳言:“單縣首富劉鄂,不如枯河的李河。”清末民初的李增泰有50多畝地,3座油坊,和設在南方的“福泰興”茶莊:李增裕是萊蕪、章丘一帶很有名望的士紳,當時有“前枯河是北京,李增裕坐朝庭”的說法;李增春、李增懿兄弟的東西“福盛”;李燦君、李增君、李增言家均有酒店、油坊;李燦鄒家設有錢莊;李燦爽有土地數十畝。在北山有山莊;土財主劉金鰲、劉金劍、任樂意都有土地數十畝,還有劉鴻儒家的京貨鋪;李燦聚等人的幾家藥鋪和王樂安、李增讓家的印染坊等。
由於歷代富人多,村落的建設也頗具規模。舊時,村北頭九曲河上架有一座兩孔石橋,橋碑上書:“留芳百世。”橋東,小河南岸有兩米多高、方圓800多平方米的北寨。寨南有一閣子,兩側各有一棵柏樹。傳說八台大轎能從樹下經過。村中有方圓數十米的“官場”,集上打拳賣藝的說書的和諸攤販都集於此,非常熱鬧。官場南面東有“關爺廟”,廟前有一棵三四摟粗的大槐樹,樹冠方圓十幾米。西邊沖南門有觀音廟和土地廟,村人稱為雙廟子,廟後建有大講堂。村東還有一座鄭公廟。廟西南不遠有一座“進士府”,門前豎有旗桿。沿街店鋪星羅棋布,十分繁華:民國初年,李增裕組織村人,在村西建起一座土山子。每到夏天灣中荷花盛開,土山上綠樹成蔭,站在山上遠望東西兩龍河繞村流過,顯得村莊更加壯觀。
由於村中富戶較多,成為土匪搶掠的目標。民國初期,為避匪患,村民在郗魚池西山上建了避匪山寨。1928年正月初四,土匪劉黑七進入村中,村人未能及時逃離,四人被綁架。後用錢財保回人質。為確保村民安寧,於民國十六年建立了“圍子牆”又名村寨,李連吉為寨主。
“圍子牆”繞村而建,牆高5米,牆基寬3米,頂寬2米,三合土夯成,上有磚石女牆,通道掩體。圍子設有4個正門和西北、東北兩個便門。清末秀才劉西古在六門上題名。東為“瑞陽”,西為“祥雲”,南為“泰和”,北為“義和”,西北為“興隆”、東北為“昌盛”。
“圍子牆”的修建使前枯河村成為戰略要地。1941年6月(後6月),被日本鬼子作為據點,拆了大量古建築和民房,砍伐了古老的大樹,在圩子裡修建了“小圍子”和“炮樓”。從此村民不得安寧。李鳳學等三位抗屬被殺害。同年11月,八路軍攻打據點。抗日區長張貫忠帶領地方武裝和村民配合華東十二團,激戰徹夜,黎明把漢奸打跑。
前枯河村人崇尚禮義,愛憎分明,歷史上不乏大智大勇之人。抗日英雄劉桂泉,身受重傷仍衝鋒陷陣;在日本鬼子掃蕩時,劉鴻彬、劉玉譚為通知村人逃離,貽誤時間,被日本鬼子打死。
舊時,前枯河村,只有幾眼吃水井,水澆地甚少.,多數村民種植糧食作物,靠天賜收,由於土地寬滿,人們勤勞耕作,兼做生意,多數村人過著平靜溫飽的生活。
解放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1966年修水溝引用雪野水庫之水,使村北和村東的部分土地變成了水澆地。但仍有多數土地澆不上水。為了改變水源條件,1976年修建了西河引水工程:同時,村民積極參戰,齊心協辦,建修村南和村北地下引水渠道各一條,並都架設了地上引水渡槽。西河水得到利用,使前枯河村基本解決了土地灌溉問題。為此,村民編出一段“北引河,南引河,千年的枯河變水河”的順口溜,人人皆唱,以表人們的喜悅心情。又因水庫放水不及時,把村東的楊家灣,挖成了蓄水數千方的小型水庫。由於水源條件的改善,得以年年豐收,成為全鎮有名的納糧大戶。1990年以前每年繳納公糧近30萬公斤。l980年前後因為西河上游村莊修建水庫和攔河壩,西河水枯,引河工程失去作用。水庫放水不及時,缺水又成了主要問題。為此,村兩委再次帶領民眾打深井,自1982年至1993年11年間,在村北共打出了100多米深的深水井六眼,村東、西、南打出了6眼十幾米深的淺水井。水源基本滿足。
隨著水源條件的不斷改善,種植結構也逐漸合理調整。1975年至1993年建了250多畝蘋果園、桃園、山楂園等,年收果品400多噸。為使蘋果增值,1985年建起了庫存量150噸的保鮮恆溫庫一座,使果農增加了收入。自1982年到1985年共建桑園500多畝,成為桑蠶大村。為了方便村民賣繭,與萊蕪縣絲綢公司聯合建起了聯營繭站。1986年又建起了一棟村辦公樓。受到了領導和參觀者的讚揚。同時利用村東土質,於1970年到1989年建有前枯河磚瓦廠。1991年引資建起了占地30多畝的農副產品加工廠。1992年到1999年建有雷射照排印刷廠。1992年建起了一家鍛造廠。2002年李茂山在村南又建一家景山鍛造,一。2002年李俊在村東建了一家奶牛養殖廠,另外還有幾家建築材料預製廠。這些為前枯河村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節約用水,1990年鋪設地下引水管道近萬米,使全村的土地灌溉更方便及時。由於過去以糧為主收入低,改為種植生薑、大蒜,使村民的收人大大增加。1976年全村通上了電,家家用電照明,到1993年共建變電室5個,電力設施完整配套。1976年全村就有六輛拖拉機,1991年建起現代化的衛生所。2000年成為電話村和有線電視村。
1987年村莊重新規劃,兩條南北大街拓為l4米寬,東西大街拓為20米,並鋪成柏油路面。拆除舊屋,建起了嶄新的磚瓦房,1994年建起了村南、北、東三個村門。全村面貌煥然一新。1995年籌資30多萬元,在村東與零九國道連通。修了長達1500多米寬20米的柏油路,並在白龍河上修了水漫橋。平坦的大道引來了八方客商,給前枯河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沿街姜蒜收購點和經銷店就有16家,化肥、農藥、種子銷售店五家,飯菜店七家,生意都很紅火,多數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這村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民國初期,與後枯河村聯合,在後枯河村石佛寺院內設立學堂,村人稱為“後學堂”,有劉鴻策、李燦雲、李愛甲等任教員,為四個年級複式班授課課後分班自習。同時打破傳統觀念,在村中“雙廟子”講堂設立了”女學堂”,由李西桂之妻張氏和李馨蘭任教員。後學堂被日本鬼子燒毀後,遷回本村合入“女學堂”。1952年創設前枯河完小,崔秀甫任校長。文革後擴大到國中部。1980年公王管區十村聯合在村南新建了能容納十幾個班規模的前枯河聯中,國中部遷入新校。國小仍在完小舊址。1983年在村北部新建了國小和幼稚園。2000年合班並校,前枯河中學遷到寨里二中,前、後枯河,前、後裴王,公王莊五村在中學校舍辦成聯小,五村學生遷入就讀。枯河人重視教育,也收到了大的回報,1970年前,劉田堯、郭愛臣、李西政,李海玉、劉振生等就大學畢業。1977年到2001年共考出大中專生上百人。其中大學生30多人,有的考取了研究生和碩士生。為了滿足村民的需求,1945年創立了“前枯河梆子劇團”,並逐漸發展壯大,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
前枯河村是中共地下活動點之一,戰前就有黨員32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村民們積極參軍參戰,勇於獻身。劉桂泉、李伯鋒、李海含、李西堂、李海昆、李西鎮、劉禎松、李西祚、李增肖、劉丹田、李燦彬、李增倫、任永先、許其祥以及冒著生命危險做地下工作的李增范等,都為革命作出了貢獻。劉彩田等9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永垂不
朽的革命烈士。
前枯河村人才輩出。先有明朝的義民李本;清初的巨富李河;舉人李永清,清嘉慶年間敕授襲封衍聖公府齎奏官的李繼賢;清道光年間敕授文林郎膺襲封衍聖公府奎文閣典籍官的李龍池;清鹹豐年間敕授襲封衍聖公府百戶官的李恩榮;清光緒年間戊子科進士李桂新;清光緒年間的武秀才劉鴻音、劉金鰲,文秀才劉西古和清末吏員曲史,民國時期萊蕪縣舊寨區剿匪團長李增裕等。建國後也有許多人在全國各地任職,在各個崗位上做出過重要貢獻。曾任萊蕪市建材廠廠長的劉公田,開萊蕪企業承包之先河,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1987年評為泰安市勞動模範。
現在的前枯河村面貌一新,政通人和,人們勤勞耕作,文明經商,是一座與時俱進、興旺發達、前途似錦的文明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