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與後殖民》是麥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亮雅
基本介紹
- ISBN:9789861730806
- 作者:劉亮雅
- 出版社:麥田
- 定價:NT140
- 原作品:劉亮雅
- 叢書:文史台灣
《後現代與後殖民》是麥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亮雅
《後現代與後殖民》是麥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亮雅...
《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由徐賁所著,1996年出版,系屬海外漢學界的後現代後殖民反思系列叢書。寫作背景 徐賁在海外不斷用漢語寫作的方式介入中國的後現代研究,處於美國新思潮的前沿,使他能夠得風氣之先,較為迅捷地掌握新的學術動態,並以此為標準來評介國內學術界的問題。簡介 《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是一本論文...
用後現代的敘述手法無情地戲擬了殖民話語的“宏大敘事”,使人們看到代表西方高雅文化的經典文學與藝術作品中原本存在的矛盾和裂隙,使原本籠罩在這些作派之上的本真性和權威性的光環失去,其挑戰和顛覆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局限性 有人指出,後殖民主義可以說是一個“困難重重”的概念。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
《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是左岸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瑞祺 內容簡介 傅柯所講的現代性及現代自我的特質,如斷裂性、建構性、非同一性,其實就是一般所謂的後現代性。 現代性強調集中化、總體化、連續性、同一性,後現代性則反其道而行,強調去中心化、多元化、在地化、非同一性。 當然這只是...
所謂後現代文化,又可稱為後現代主義文化、後工業社會文化、信息社會文化、晚期發達或跨國資本時期文化、後資本主義文化等,是指20世紀50年代、60年代興起於美國,迅即風靡整個西方發達工業社會並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區滲透的一種國際性的社會文化思潮。後現代文化的產生原因或構成條件是極為複雜的。對此,歐美學術界無統一...
20世紀90年代,“後現代”聲音逐漸沉寂,世界出現了新情況,其中“後殖民批評”聲音最大。基本介紹 所謂“後殖民”,是指西方殖民者撤退了,原來的殖民地卻依然殘留殖民文化包括音樂;人們依然以西方音樂文化為中心。於是一些學者發出批評的號召。這個號召的核心正是反中心。對音樂而言,就是要真正反對歐洲中心論,也就...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後現代後殖民主義在中國是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岳川,在2002-12-01出版。內容簡介 《後現代後殖民主義在中國》有以下學術意向:1.關注後現代哲學與中國語境問題,對後現代在中國的語境、中國傳統哲學與後現代的關係加以厘定,以彰明近年來中國文化界在文化對話和理論變形中...
中國後殖民主義電影批評的批評主題主要是從文化文學領域介入電影批評。內容 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是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之後誕生的一種探討帝國主義與殖民化狀況,並以權利、歷史、文化宣傳媒介對殖民地主題的作用、身份、民族、顛覆、壓抑和反叛等為主要課題的理論思潮。而中國後殖民主義電影批評的批評主題主要是從...
《文學與現代性批判》是2005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建。內容簡介 《文學與現代性批判》以現代性立場審視所謂後現代與後殖民,重在剖析這兩種話語在中國語境中的錯舛,強調中國社會的文化問題不是“後現代”而是“前現代”;從人的生命角度切入,圍繞文藝學的基本命題,如藝術起源、藝術本質、藝術功能等...
《後殖民:印英文學之間》是200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海軍。內容簡介 《後殖民:印英文學之間》將後殖民文化理論與文學思潮以及文學作品的分析融為一體,研究20世紀印度文學與印度流散文學的現代性與傳統問題,致力於梳理後殖民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甘地主義、後現代主義之間的複雜關係,重點剖析全球化與...
《西方後現代教育史學》是2023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 李先軍。內容簡介 在“語言學轉向”的影響下,西方教育史學進行了文化的轉向和敘事的轉向,形成了歷史化教育史學、新文化教育史學、新敘事教育史學、後殖民主義教育史學、教育記憶史學等新的史學研究範式。後現代教育史學講述的,是遺忘的、隱藏的...
本書從後殖民立場出發,探討解嚴後台灣社會的性質究竟屬於後殖民或後現代,從而進一步觀察文學史書寫所面臨的關鍵思考。書中以葉石濤的文學史工程為例,追溯他的左翼史觀及其文化意義。對於頗具爭議的張愛玲文學,本書企圖釐清歷史遺留下來的癥結,並且為張愛玲在台灣文學史中尋找一個恰當位置。作者提出後殖民立場與後結構...
本書相對全面系統地梳理了後殖民語境中的認同及其話語,內容上包括殖民主客體的精神辯證法、殖民主體的認同機制、殖民主體的含混身份、後殖民知識分子身份認同、後殖民民族認同、離散族裔的認同等重要論題。作者提出,不應拘泥於通常與後結構、後現代精神相聯繫的後殖民概念界定,而應拓寬眼界,將不同於或反對前者的“非...
第一章 後殖民批評與後殖民文學 第一節 後殖民/反殖民/後現代 第二節 後殖民批評與文學 第三節 後殖民文學:概念和意義 第二章 後殖民批評理論 第一節 弗蘭茲·法儂與“民族主義”第二節 愛德華·薩義德與“東方學”第三節 霍米-巴巴與“間質空間”第四節 加亞特里·斯比瓦克與“從屬階層”第三章...
對後殖民理論的解構實踐 在後殖民框架中“直率的”女性主義 結論:斯皮瓦克的“崩潰中重現”第四章 霍米·巴巴:“巴別塔式的展現”現代性、後殖民與後現代 “無源主體”:主體性、抵抗、政治 “驚人的騙局”:後殖民理論與精神分析政治 第五章 後殖民批評與後殖民理論 後殖民理論與後殖民批評 結論 後殖民的未來...
這種以建構克里奧爾人現實狀況的話語文本為書寫對象的族群生活書寫方式,為英國作家如何描述種族生活提供了新的路徑,成為英國後殖民小說的重要書寫方式。概而言之,在描寫對象層面上,英國各類後現代小說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小說大相逕庭:即不是以表現現實事物為重心,而是以表現那些建構現實事物的話語為重心。實現形式的變革...
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 《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是1998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寧、薛曉源。作品目錄 總序 編者的話 第一編 全球化的理論探討 第二編 全球化與後現代和後殖民 第三編 全球化與文化研究
第一編 超越後現代主義 第一章 後現代性與全球化 第二章 後現代主義之後 第二編 後殖民主義 第三章 後殖民理論與文學 第四章 中國文化的“非殖民化”第五章 賽義德:東方主義和文化 霸權主義批判 第六章 斯皮瓦克:後殖民地知識分子和 第三世界批評 第七章 中國當代電影的後殖民性 第三編 女權主義理論與...
第二章 塞繆爾·貝克特與地方的後現代迷失 / 063 第二部分 地方的社會生產 / 117 第三章 後結構主義及其對地方的抵抗 / 119 第四章 布爾小說與郊區危機 / 168 第三部分 後殖民地方 / 215 第五章 後殖民之後的地方研究 / 217 第六章 加勒比景觀敘事的演變 / 237 結語:景觀,地圖和...
後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 超越女作家批評和女性文學批評 性別研究 第二性 性別差異 文學研究的批評術語:社會性別(gender)性別麻煩 女人的陽剛氣 後殖民主義 東方主義再思考 屬下能說話嗎?獻身理論 論民族文化 新歷史主義 知識考古學引言 通向一種文化詩學 宣稱文藝復興:文化詩學與文化政治學 評新歷史主義 福柯的...
導論 後殖民文化語境中的庫切 一 庫切其人及本課題的緣起 二 庫切創作的後殖民文化語境 三 相關術語梳理 四 後現代主義影響下的後殖民文學形態 五 方法和研究路徑 第一章 混雜性身份和邊緣書寫 第一節 流散寫作的崛起及其文化身份特徵 一 流散寫作的界定及其在當代崛起的原因 二 混雜性身份和雙重視角 三 文化...
探討寡婦殉葬現象背後的權力共謀,對她自己在“屬民能否言說”這一問題上的立場進行修改和重寫;在文化部分,檢視“後現代”這一概念的陷阱,結合當前全球實際,將理論引向全球化批判;在書末的附言《解構開始工作》中,斯皮瓦克追溯並解釋了德希達對“解構”這一術語的使用,並號召廣大知識分子行動起來,擔負起後殖民...
進入全球化時代後,隨著後殖民理論先驅賽義德和斯皮瓦克的著述被重新認識以及巴巴的異軍突起,後殖民理論和批評被納入廣闊的文化研究視野又得到了新的發展。目錄 導論後殖民理論:後現代主義之後的西方文化主潮 第一編 賽義德與後殖民研究 第一章 東方主義與東方學的文化批判 第二章 文化與帝國主義:共謀抑或抵抗 第三...
《闡釋的焦慮》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研究當代台灣理論思潮解讀(1987-2007)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後現代論爭與後殖民轉向、“殖民現代性”的幽靈、本土論思潮的形成與演變、後現代與新左翼思潮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台灣社會、文化、思想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
第四篇 後殖民主義思潮研究 第十一章 後殖民主義思潮概述 一、後殖民主義理論產生的社會背景 二、後殖民主義思潮的理論淵源及其代表人物 三、後殖民主義發展的歷史 四、後殖民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五、後殖民主義思潮的特徵 六、後殖民主義評價 七、後殖民主義、全球史觀與中國語境 第十二章 文化帝國主義理論研究 一、...
後現代和後殖民理論敘述,在對現實 的表現方面顯示出新的特徵:既不是 傳統意義上的摹仿現實,也不是再現 現實,甚至也小是能動地虛構現實。文學敘事(以及文化)變成了現實的 仿真物;更重要的在於,由於現實本 身的符號化,現實本身變成了現實的 仿真物,文學其實是現實的仿真的,部分。本書立足於新的理論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