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的年代--超現實的文學流變與文化想像》是1999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曉明。
基本介紹
- 作者:陳曉明
- ISBN:9787544016087
- 頁數:216
- 定價:11.70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本書把現時代理解為一個符號化
的、崇尚形象或幻象的時期――這就
是“仿真”(Simulation)的時期。時代
傳媒和消費社會日益把真實改造為想
象的事件,同時把想像改造成真實的
現實,以至於人們無法在真實與想像
之間做出根本區別。本書基於這種視
角來闡釋現時代中國的前衛文學敘事
和文化構成方式。小管是女性主義、
“晚生代”,還是前衛電影,以及關於
後現代和後殖民理論敘述,在對現實
的表現方面顯示出新的特徵:既不是
傳統意義上的摹仿現實,也不是再現
現實,甚至也小是能動地虛構現實。
文學敘事(以及文化)變成了現實的
仿真物;更重要的在於,由於現實本
身的符號化,現實本身變成了現實的
仿真物,文學其實是現實的仿真的,
部分。本書立足於新的理論視角,提
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命題,對當代文
化與現實展開了獨特的闡釋,對廣大
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對有意理解當
代文化的新狀況與趨勢的讀者,本書
肯定會有積極的參考意義。
作者介紹
作 者 簡 介
陳曉明,福建人。曾當過“知青”、教師、研究人員等。
199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學位,
同年留院從事當代文學思潮與後現代文化研究工作。
1995年至1998年先後在英國高級人文研究中心(IASH)、
英國皇家學院、英國愛丁堡大學、荷寸皇家學院、
荷蘭國際亞洲研究院(ⅡAS)、德國魯爾大學等地做學
術訪問與講學。主要代表作有:
《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1993年);
《本文的審美結構》(1993年);
《解構的蹤跡:話語、歷史與主體》(1994年);
《剩餘的想像一一九十年代的文學敘事與文化危機》(1997年);
《無望的超越:從現代主義到後結構主義》(1998年)。
主編叢書多種,發表論文200多篇,200多萬字。
在Boundary2,CriticalStudies等歐美雜誌上發表
英文論文多篇。入選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纂的
《世界名人錄》(1992年)。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品目錄
目錄
多種途徑和選擇的可能性
――《九十年代文學觀察叢書》總序
第一章 從虛構到仿真:審美能動性的歷史轉換
一、從現實到虛構:現實潛本文的位移
二、仿真的年代:現實的復活與審美能動性
三、仿真的實質:現實的審美化及超越的可能性
第二章 分裂的幻想:符號化的女性敘事
一、陳染:無限的女性心理學
二、林白:無邊的女性傾訴
三、徐小斌:女性幻覺與不可知的語言極地
四、海男與虹影:幻想的石榴樹
第三章 文化拼貼的時代:歷史之手寫作的後當代傳奇
一、文化拼貼:歷史之手製作的超級現實
二、懷舊的歷史布景:某個年份的精神症候學
三、“後東方”視點:穿越表象與錯覺
第四章 創新與寄生:前衛電影的“後政治學”
一、改寫與變形:政治的抽象化
二、錯位的想像:政治與文化身分
三、顛覆與挪用:美學的辯證法
四、不可逾越的障礙與新的敘事法則
第五章 直接現實主義:一次跨越仿真的衝刺
一、鬼子:藏在陰鬱生活背後的冷麵殺手
二、東西:在絕望處歡樂的笑面刺客
三、李馮:現代競技場上的擊劍者
四、直接性:回到事實本身
第六章 中國的後現代:想像的文化撒旦
一、中國產生後現代的歷史語境
二、中國先鋒派的後現代傾向
三、大眾文化的後現代性
四、後殖民主義文化與後現代主義立場
五、中國後現代研究者的態度和立場
多種途徑和選擇的可能性
――《九十年代文學觀察叢書》總序
第一章 從虛構到仿真:審美能動性的歷史轉換
一、從現實到虛構:現實潛本文的位移
二、仿真的年代:現實的復活與審美能動性
三、仿真的實質:現實的審美化及超越的可能性
第二章 分裂的幻想:符號化的女性敘事
一、陳染:無限的女性心理學
二、林白:無邊的女性傾訴
三、徐小斌:女性幻覺與不可知的語言極地
四、海男與虹影:幻想的石榴樹
第三章 文化拼貼的時代:歷史之手寫作的後當代傳奇
一、文化拼貼:歷史之手製作的超級現實
二、懷舊的歷史布景:某個年份的精神症候學
三、“後東方”視點:穿越表象與錯覺
第四章 創新與寄生:前衛電影的“後政治學”
一、改寫與變形:政治的抽象化
二、錯位的想像:政治與文化身分
三、顛覆與挪用:美學的辯證法
四、不可逾越的障礙與新的敘事法則
第五章 直接現實主義:一次跨越仿真的衝刺
一、鬼子:藏在陰鬱生活背後的冷麵殺手
二、東西:在絕望處歡樂的笑面刺客
三、李馮:現代競技場上的擊劍者
四、直接性:回到事實本身
第六章 中國的後現代:想像的文化撒旦
一、中國產生後現代的歷史語境
二、中國先鋒派的後現代傾向
三、大眾文化的後現代性
四、後殖民主義文化與後現代主義立場
五、中國後現代研究者的態度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