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湖黃冊庫
- 修建時間:明朝初年
- 作用:中央檔案庫
- 價值: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檔案庫
歷史沿革,庫房管理,戶籍制度,
歷史沿革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推行黃冊制度,規定各地每10年編造一次賦役冊籍,共4套,其中3套用青色封面(稱青冊),由布政司、府(州)、縣各存1套;1套用黃色封面(稱黃冊)上交中央戶部。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每屆全國新冊匯送後湖之後,要委戶科給事中一員,監察御史二員,戶部主事二員,督同監生以舊冊對比清查, 厘校訛舛, 並由管冊官匯總戶口、田土、稅糧總數,進呈御覽。後湖黃冊庫平時設辦事吏30名,庫匠、抬冊夫、水夫、膳夫等百餘名,另由國子監調撥監生50名專司曬晾。每屆新冊入庫,新舊對比的“大查”之年,人員還要大量增加。送貯黃冊均按朝(年)先後和所屬區域分庫保存。 庫房均東西向, 前後有窗,以便通風日曬,冊架一律木製,不準用竹,以防蟲蛀。每年4~10月曬冊,其他月份不準曬晾。庫內禁絕燈火,湖內外防衛森嚴,每旬一、六開船過湖,平時與外界完全隔絕。對吏民查閱黃冊限制尤為嚴格,明令敢有私受財物、偷抄洗改後湖黃冊者,不分首從皆斬。後湖黃冊庫匠役、監生工作勞苦。
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年)南京戶科給事中趙維賢為記述後湖黃冊庫事跡,輯有《後湖志》。
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年),後湖冊庫達667間,收貯黃冊153萬餘冊。
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滅亡,後湖黃冊庫隨之消失,庫存黃冊也損毀殆盡。
庫房管理
黃冊庫有專門的管理人員,明朝初年,黃冊庫由戶部侍郎代管;明宣宗時,由於京師已北遷,增設戶制給事中一員和戶部廣西清吏司主事一員專營戶籍。正德十五年(1520年)頒用“管理後湖黃冊關防”。後來又在南京設立了戶科管湖公署和戶部管湖公署,這就使後湖黃冊庫更具有了獨立的性質。戶部侍郎,戶科給事中和清吏司主事,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奏報黃冊庫工作。每屆黃冊匯送後湖之後.由他們主持統計核算,然後類編全國戶口、田畝、稅糧的總冊,呈遞皇帝御覽,作為施政的參考和依據。明代各朝的戶口、田畝、稅糧等數字,就是依據後湖黃冊匯總而來的。
戶籍制度
戶籍制度在封建社會是重要的朝政建設內容,每朝每代,人口、賦役的統計和管理都是大事件;而到了朱元璋開創明代後,興建了後湖(今玄武湖)黃冊庫。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全國範圍內普查人口、丈量土地、並規定全國人口以戶為主,分“里”(110戶為里)編造戶口檔案,詳列丁口、事產、鄉貫、名姓等具體情況,作為徵收賦稅的根據,並由中央戶部統一管理,這就是朱元璋的“黃冊制度”。由於各地送往戶部的戶籍管理冊封面為黃色,故稱為黃冊。黃冊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朱元璋特意在南京選定了幾乎與世隔絕的玄武湖為存放點。從1391年到1642年的兩百多年間,全部土地、戶籍檔案均藏於此,到明末,玄武湖黃冊庫房約建有960間,藏黃冊170萬本以上,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檔案史上,都算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