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正中線,沿身體後面正中即椎骨棘突所作的垂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正中線
- 外文名:posterior median line
後正中線,沿身體後面正中即椎骨棘突所作的垂線。
後正中線,沿身體後面正中即椎骨棘突所作的垂線。維基百科:The posterior median line is a sagittal line on the posterior torso at the midline...
胸部的垂直線標誌是我們進行胸部的檢查時需要了解的基本的知識,常用到的垂直線標誌包括: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後線、肩胛線、後正中線,另外還包括胸骨線,胸骨旁線。術語介紹 1.前正中線 也稱之為胸骨中線,是...
頂椎,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別名項椎。在頸後部正中線,第7頸椎棘突之高點,大椎穴微上方取之。淺層布有第6、7、8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深層有第6、7、8頸神經後支的分支。主治糖尿病,前列腺炎,小便頻數,發燒...
【部位】:相當於頂葉的角回部。從頂骨結節後下方2厘米處引一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的直線,向下取3厘米長直線。【主治】:命名性失語。【刺法】:由此區的上點進針,沿皮向下刺1寸(3厘米),行快速捻針手法。6.言語三區 【部位】...
脊三,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經外奇穴治療訣》。位於後正中線,當啞門下1寸處一穴(一說位於後髮際正中直下1寸處一穴,即啞門穴下1.5寸處),第1胸椎棘突下方(陶道)及第5腰椎棘突下方凹陷處各一穴,共3穴。最上一穴分布...
十七椎穴,中醫腧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腰椎棘突下,俯臥取之。類屬 中醫腧穴。類別 經外奇穴。出處 穴位首見於唐代《千金翼方》,明代《類經圖翼》始用此穴名。異名 腰孔,十七椎下。定位取法 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屬膀胱經。擊中後,衝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
肩胛間區位於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在肩胛下角水平以上)的區域。兩肩胛骨內緣之間的區域,後正中線將此區分為左、右兩部。位置 肩胛間區位於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在肩胛下角水平以上)的區域。兩肩胛骨內緣之間的區域,後正中線將此區分...
胃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脊柱區,第1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肋下動、靜脈後支;布有第12胸神經和第1腰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12胸神經和第1腰神經後支外側支...
九連環,經外奇穴名。出自《中醫雜誌》。別名九穴。位於背部正中線,即第1、3、5、7、9、11、胸椎棘突與第1、3、5腰椎棘突之下方凹陷中,共9穴,從上往下,分別為九連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淺層主要布有...
垂直線標誌包括: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後線、肩胛線、後正中線,另外還包括胸骨線,胸骨旁線。1.前正中線:也稱之為胸骨中線,是通過胸骨正中的垂直線。2.鎖骨中線:通過鎖骨的肩峰端和胸骨端兩者連線的中點的垂直...
筋縮,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九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九肋間動脈後支。主治胃痛,脊強,瘈瘲,腰背痛,癲癇,及肝炎,膽囊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
背後長 背後長(waist back length):在軀幹後正中線上,從頸椎點(c)至最小腰圍部位的曲線長。
背監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壽世保元》。在背部正中線;即第7頸椎棘突之高點稍下方;大椎穴稍上方取穴。淺層主要布有第8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棘突間皮下靜脈叢;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後)靜脈叢和第8頸神經後支的分支。主治...
肘椎出自《肘後備急方》。在腰部,取穴時,患者俯臥,垂肘貼身,以兩肘尖連線與後正中線交點旁開左右各1寸處。近代《腧穴學概論》謂中間一點亦是穴,共3穴。[釋名]肘,指兩上肢之肘尖部。穴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兩旁,正與患者...
厥陰穴 “厥”,表示血脈循環不良;“陰”,代表中醫的陰證,厥陰,表示器官功能衰退導致循環發生障礙。俞,輸注。厥陰俞表示此穴為心包氣血之氣輸注部位。厥陰穴位於背部脊柱區,第4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厥陰穴 經...
承間,經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位於小腿後側正中線,膕橫紋中點下6寸處。淺層布有小隱靜脈,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後動、靜脈,腓動、靜脈和脛神經。主治小兒麻痹後遺症。直刺2~3寸,針感酸麻。灸3~7壯,...
夾脊在背腰部,從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個穴位,乃華佗所創。臨床運用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針叩刺。現代常用於治療相應內臟的病變;研究認為夾脊穴能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故用夾脊穴治療...
脊中,經穴名。出《素問·玉機真藏論》。別名神宗、脊俞。屬督脈。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十一肋間動脈後支。主治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痔瘡,脫肛,癲癇等。向上斜刺...
頸後長 頸後長(posterior neck length):在頭部後正中線上,從枕外隆突點(i)至頸椎點(c)的曲線長。在頭部後正中線上,從枕外隆突點(i)至頸椎點(c)的曲線長。
陶道,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督脈、足太陽之會。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一肋間動脈後支。主治發熱,瘧疾,頭痛,項背強痛,及癲癇,精神分裂症等。向上斜刺0...
督脈穴,1名1穴,計28穴,分布於頭、面、項、背、腰、骶部之後正中線上。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病症,以及熱性病症和本經所過部位之病症。功能機理 醫學套用 椎動脈型頸椎病常表現為頭暈、頭痛、...
下極俞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別名十五椎、下極之俞。位於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3腰椎棘突下。淺層有第3 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後)靜脈叢,第3腰神經的後支的分支和...
斜差穴,經外奇穴名,出自《中國針灸學》。位於背部正中線,向左旁開1.5寸,平第9、10胸椎棘突之間點1穴;正中線向右旁開1.5寸,平第11、12胸椎棘突之間點1穴,左右共2穴。主治淺表性胃炎,急、慢性胃炎,胃痙攣,腸炎,消化...
胸部體表標誌線:前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後線、肩胛線,後正中線。腋後線小切口皮下治療腋臭 本術式特點 腋臭治療方法有切除術、脂肪抽吸法、注射法、電離子法。微創法等各有利弊。腋臭剝離術是將腋部皮膚真皮與皮下...
下腰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別名三宗骨、三宋骨、三宗穴、八髎心。位於骶部,於第2、3骶椎棘突中間後正中線上,計1穴。布有第1、2、3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臀中皮神經。主治泄痢及下膿血久不愈,腸炎等;還...
落地,經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又名緊跟。位於小腿後面正中線,膕窩橫紋中點直下9.5寸,或膕窩橫紋至內踝上緣之間的小腿下1/3與小腿屈側正中線之交點,即委中穴下9.5寸處,左右計2穴。分布有腓神經,深部有脛...
八椎下穴,經外奇穴名,出《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別名排氣穴、瘧疾穴。位於背部正中線,在第8、9胸椎棘突間凹陷中,即至陽穴與筋縮穴之間,計1穴。布有胸神經後支,肋間動脈後支。主治瘧疾,胃痛,肝區痛,消化不良,呃逆,...
環岡,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集成》。別名團岡、環崗。位於骶部,小腸俞下2寸,後正中線旁開1.5寸,平第2、3骶後孔之間,或雲第3、4骶後孔之間,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臀中皮神經,深層有臀下神經的分支。主治大小便難,...
頭針足運感區是焦氏頭針刺激區之一,屬於針灸學術語。相當於頂葉在頭皮上的投影,在感覺區上點後1cm處旁開前後正中線1cm,向前引長3cm的平行線。治療對側腰腿痛、麻木、癱瘓。針刺雙側治療小兒夜尿、皮層性尿頻、皮層性排尿困難、皮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