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推力模型

野外地質調查已證明了大規模地質體被遠距離運移的事實,因此,當人們]考慮到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地質體發生這樣的位移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在這些地質體的側有施加給它的推力作用,這就是有關逆沖推覆構造形成機制的後推力模式。逆沖推覆構造經常出現在由於板塊俯衝或者碰撞所形成的造山帶的外側,例如北美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古生代造山帶西側前陸褶皺逆沖帶、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中生代造山帶東部前陸褶皺逆沖帶等,它們為後推力模式提供了逆沖推覆構造形成背景的地質依據。

Smoluchowski( 1909) 最早定量分析了形成逆沖推覆構造的力學機制問題。他將逆沖塊體假定為長方體,滑動面是乾燥的水平面,塊體與下伏岩系之間的摩擦係數採用鐵與鐵之間的摩擦係數。通過計算使上覆塊體運動所需的摩擦阻力與岩石強度資料進行對比,發現要使塊體發生整體運動並保持基本完整,可以運移的地質體規模遠小於野外地質觀察所確認的逆沖推覆體規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