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詳細資訊
中文名稱( chinese)→ 後彎齒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拉丁文學名( name)→ aublysodon
發音( pronounced)→ ah-bleece-oh-don
含義( meaning)→ 相反的 退步的牙齒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科( family)→ tyrannosauridae
暴龍科亞科( subfamily)→ tyrannosaurinae 暴龍亞科
族( tribe)→ tyrannosaurini 暴龍族
屬( genus)→ aublysodon 後彎齒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a. mirandis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a. amplus
a. cristatus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a. grandis=阿爾伯脫龍a. grandis
a. horridus=
恐齒龍d. horridus
a. lancinator=
特暴龍t. bataar
a. lateralis=a. mirandis
a. molnar=暴龍
a. novojilovi=特暴龍t. bataar
a. explanatus=馳龍d. explanatus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late campanian
分布( found in)→ 加拿大艾伯塔省 美國新墨西哥州 蒙大納州 科羅拉多州 懷俄明州
發現地層( stratum)→ ..
食性( diet)→ 肉食
典型體長( length)→ 長4-5米
推測體重( mass)→ 80公斤
發現者( discoverer)→ leidy, 1868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leidy, 1868
命名
在1868年,
萊迪將這些無鋸齒邊緣的
前上頜骨牙齒,命名為後彎齒龍,屬名來源已不可考,可能意為“後側平滑的牙齒”。後彎齒龍的牙齒髮現於
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組附近。這種根據牙齒命名的趨勢,持續了一段時間,但使許多其他部分的骨頭,無法與牙齒歸類於同一分類。
化石
在後彎齒龍的
牙齒之後,於1980年代在
美國蒙大拿州發現了一個部份
頭顱骨,被分類於後彎齒龍。這個長而狹窄的頭顱骨名為“Jordan theropod”,有著同樣的尖銳牙齒,長度與
人類手臂差不多長。這個頭骨最初被認為是種大型
馳龍科,在2004年,湯瑪斯·卡爾(Thomas Carr)、湯瑪斯·威廉森(Thomas Williamson)認為該頭骨是種
暴龍科的幼年個體。
新墨西哥州發現的一個部份骨骼,被歸類於後彎齒龍。同樣在2004年,卡爾等人認為該化石可能屬於
懼龍。
在2006年,蒙大拿州東部的茱蒂斯河組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暴龍科骨骼,身長5到6米。由於前上頜骨牙齒缺乏鋸齒邊緣,以及類似“Jordan theropod”的長而低矮的頭骨,這個標本也被歸類於後彎齒龍。這個標本類似“Jordan theropod”與
亞洲的未成熟暴龍亞科,顯示該標本是個懼龍或其近親的幼年體。
後彎齒龍的
模式標本已經遺失,加上牙齒與幼年暴龍亞科的相似處,後彎齒龍被視為是個無效屬。
目前狀態
隨著其他
獸腳亞目的出現,很多古生物學家都不認為後彎齒龍是一個有效的屬,它被普遍認為只是暴龍亞科的幼龍。後彎齒龍的長而低矮口鼻部、無鋸齒邊緣牙齒、以及往上彎的
齒骨尖端,都是幼年暴龍亞科的特徵。
物種
其他種:
A. amplus及冠後彎齒龍(
A. cristatus):曾一度包含在模式種內,但現已被認為是屬於
暗脈龍(
暴龍的
異名)。
大後彎齒龍(A. grandis):疑名,等同於大恐齒龍。
恐怖後彎齒龍(A. horridus):疑名,等同於恐怖恐齒龍。
側後彎齒龍(A. lateralis):疑名,等同於側恐齒龍。
火焰山後彎齒龍(
A. huoyanshanensis):從
鄯善龍而來,現相信是幼年的勇士特暴龍。
蘭斯後彎齒龍(
A. lancensis):包含在
矮暴龍中。
A. lancinator:即勇士特暴龍。
A. molnari:即為“Jordan theropod”,發現於
蒙大拿州。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於
1992年將其改為暗脈龍的模式種,但似乎是幼年的
雷克斯暴龍。
A. novojilovi:被認為是幼年的勇士特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