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岡一期文化是仰韶文化周邊分布區的文化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岡一期文化
- 所屬地區:仰韶文化周邊分布區
後岡一期文化是仰韶文化周邊分布區的文化之一。
後岡一期文化是仰韶文化周邊分布區的文化之一。仰韶文化周邊分布區的文化之一。在河南省安陽市後岡下層遺存為代表的“後岡類型”基礎上命名。主要分布於豫北、冀南及附近地區,也有觀點認為其“並非居停於豫北冀南的狹小地帶,而是以河套...
大司空文化中很少有鼎,與同一地區先在的後岡一期文化有著質的區別,幾可排除其直接來源於後岡一期文化的可能性。文化資料 3~8月中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配合安陽豫北棉紡織廠舊廠區改造進行考古發掘。實際發掘面積達數千平方米。發現並清理的遺蹟現象有夯土建築基址群、墓葬、車馬坑、窖穴、灰坑...
紅山文化早期以蜘蛛山遺址、溪水泉遺址等出土的遺存為代表。較典型的器物有:體矮、壁直、口與底徑之差小的桶形罐;斂口、厚唇、曲的折腹缽等。較典型的紋飾有:彩陶只用單一的紅色或黑色,繪鱗紋、平行豎線紋、平行線組成的三角紋等。此時期的泥制陶器與後岡一期文化四十里坡類型相似,在紅山文化早期出現具有...
得名於河北省易縣北福地第二期遺存。主要分布於太行山東麓至海河平原西部一線。陶器主要為褐陶圜底釜、支腳、缽和小口雙耳壺。器表基本不具紋飾,釜體常留有淺細刮抹痕,缽之口部多呈磚紅色而作紅頂缽。北福地二期文化是後岡一期文化的前身。文化年代為距今6 700~6 300年。
第六章西陰文化的起源165 第一節西陰文化與半坡文化的關係165 第二節半坡文化的東漸174 第三節後岡一期文化的形成177 第四節北橄一期遺存與西陰文化的關係180 第七章西陰文化與同期諸文化的關係188 第一節西陰文化向東北方向的擴張188 一、馬家小村遺存188 二、紅山文化189 三、小結191 第二節大司空文化的生成...
灰坑82個、溝2條)和5000餘件出土器物。從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蹟、遺物特徵判斷,其文化面貌屬於北福地二期文化,可能屬於向後岡一期文化過渡的階段。它的發現為冀中平原乃至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文化發展演變提供了新的材料,並有助於推進這一地區早期不同文化之間相互關係的研究。
根據文化堆積層和出土器物等的特徵,發掘者將仰韶村遺址分為八層、四期:一期文化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較少,陶器紋飾主要是線紋、弦紋和劃紋,種類有小口扁底釜、盆形灶、大口罐、深腹罐、折腹碗、平底敞口碗、斂口缽、器蓋等,屬於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二期文化遺存不多,多碎片,紅陶數量減少,灰陶增多,...
從整個文化面貌上看,磁山文化比裴李崗文化發展進步。從碳14測定的年代看,磁山遺址的年代晚於裴李崗遺址的年代,因此認為裴李崗文化與磁山文化是同一種文化中的兩個不同類型,建議暫時統稱為裴李崗文化,分別為裴李崗類型和磁山類型。陳旭提出這一觀點之後,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嚴文明則在1979年《考古》第一期上...
紅台坡遺址 [紅台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岱海以東的丘陵之間,1987年和1992年進行發掘。靠下坡的位置分布著後岡一期文化遺存,上坡悉歸海生不浪文化廟子溝類型,屬於後者的F3出一飾縝密之字形戳印紋的陶罐,G2出飾回字形刻劃紋的陶缽殘片,均可視作與東面燕山一帶的文化有過交往的寫照。
我們認為,後岡一期見於河南東北部、河北南部。分布範圍近與魯西居住相近,文化犬齒相交也是理所當然的,即便在陽穀一帶發現河南文化性質的器物也正常,主要還是看大多數器物的特點,大汶口早期的紅、黑頂缽也很多,陽穀、東阿四個遺址都有發現。就皇姑冢而言,還應是大汶口文化,不是河南的仰韶類型。城垣 城垣是一...
《淅川馬嶺遺址出土動物遺存》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馬嶺遺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盛灣鎮賈灣村馬嶺自然村,是目前漢水中游地區出土動物遺存最為豐富的遺址之一,後岡一期文化至明清時期的234個單位共出土動物骨骼7560件。《淅川馬嶺遺址出土動物遺存》一書在全面公布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出土動物的...
石北口遺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區具有明顯地方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之一,早期相當於以下潘汪第二類型為代表的遺存,中晚期則屬於後岡遺址一期階段的遺存,發掘出繪製有各種圖案的彩陶、磨光石器和各式遺存灰坑,是普通生活細節的樸素遺存,體現祖先的生產生活方式,石北口遺址豐富了後崗一期文化的內涵,而且為探討石北口...
《邯鄲考古研究——喬登雲考古文集》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內容簡介 本文集共收錄各類論文、田野考古及考察研究報告等26篇,地域範圍以邯鄲境內為主兼及冀中南豫北地區,年代界限縱跨新石器時代、夏商周至元明清各代,內容包括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後岡一期文化、東萬年文化和後岡...
第二期與中原地區後岡一期文化面貌一致,是該文化經永定河、洋河西進的見證。第三、四期遺存受河套地區考古學文化影響。尤其是第四期龍山時期石城遺址為河北省首次發現,堪稱河北第一城,意義重大,其性質應是區域性的中心聚落。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發現 名單。2023年6月,入選“2018-...
[官地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1991年進行發掘。主要揭出四個時段的遺存,第一期相當於半坡文化或後岡一期文化之時,文化面貌與這兩種文化均有相似之處。第二期與廟底溝文化年代相當。第三期屬阿善文化,兩座陶窯頗具時代特徵。第四期為朱開溝文化,發現有“呂”字形雙間房址。
劉白塔遺址 新石器時代和戰國時期遺址。位於河北省三河市劉白塔村洵河南岸的台地上,1984年發現。1991年進行發掘。揭出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主要部分當屬上宅文化,而Hl所出陶器有戳刺紋圜底缽、寬沿盆、釜和鼎足,頗具後岡一期文化陶器群的風格,故系略晚於上宅文化的另類遺存。
第一節 半坡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二節 廟底溝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三節 後岡一期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三章 仰韶時代晚期的彩陶遺存 第一節 秦王寨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二節 大司空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三節 廟子溝·海生不浪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四節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五節 宗日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六節 其他彩陶遺存 第四...
魯家坡遺址,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1993年進行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存分屬三個時段,第一階段的文化面貌與半坡文化和後岡一期文化多所相似,第二階段具有廟底溝文化的時代特徵,第三階段屬海生不浪文化,方形半地穴式房址內設四柱穴為一、二兩段共有的特點,也見證了這兩個時段文化譜系...
從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蹟、遺物特徵判斷,其文化面貌與後岡一期文化較接近,可能屬於向後岡一期文化過渡的階段.時代似當新石器時代中早期。它的發現為冀中平原乃至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文化發展演變提供了新的材料,並有助於推進這一地區早期不同文化之間相互關係的研究。精神文明 從文明古村發展到現在,北城村...
第一節 半坡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二節 廟底溝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三節 後岡一期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三章 仰韶時代晚期的彩陶遺存 第一節 秦王寨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二節 大司空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三節 廟子溝·海生不浪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四節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五節 宗日文化的彩陶遺存 第六節 其他彩陶遺存 第四...
第六講 仰韶、龍山文化與母、父系氏族社會/53 1.仰韶文化所見母系氏族社會/54 2.龍山文化時期的父系氏族社會/57 3.文化的多元起源與多區域不平衡發展/61 第七講 新石器居民邁人了新的歷史時期/65 1.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歸類/66 2.後岡一期文化與大汶口早期文化/68 3.大溪文化/70 4.馬家浜文化/70 ...
山東地區商文化研究述論--徐基 以關中、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 試論河南境內大漢口文化與屈家嶺文化一一紀念蘇秉琦師誕辰九十周年--楊育彬 試論後岡一期文化--陳光 漢江上游史前文化研究一一兼論與渭河流域史前文化的比較-魏京武 蘇秉琦先生與晉文化考古--楊富斗薛新民 回憶秉苟師對上馬墓地工作的指導--吳振祿 以環...
岔河口遺址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距今6500~6000年的後岡一期和半坡時期,生活在晉北的後岡人沿渾河西進與生活在陝中的半坡人沿黃河北上,在此交會成了新的酋邦。第二階段為距今6000~5000年的廟底溝人,沿黃河北上從陝西中部進人岔河口他們戰勝了後岡和半坡人,建立了更繁盛的芮邦在這裡生活了1000年之久,創造...
8.發現最早的老官台文化/038 9.河姆渡和羅家角與稻作農業/040 第六講仰韶、龍山文化與母、父系氏族社會 1.仰韶文化所見母系氏族社會/047 2.龍山文化時期的父系氏族社會/050 3.文化的多元起源與多區域不平衡發展/054 第七講新石器居民邁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1.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歸類/058 2.後岡一期文化與...
黑陶的工藝難度要遠遠大於紅陶、灰陶和彩陶,所以數量相對較少。黑陶也是龍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因黑陶文物和其他同時期文物的出土,而把第一期考古發現命名為龍山文化啞叭莊類型。文物價值 啞叭莊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彌補了滄州乃至冀中地區龍山文化發現和發掘的空白。也是河北省環渤海灣地區最大的龍山文化考古遺址。所獲...
2015年12月26日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一期工程勝利廣場在江蘇高郵竣工落成並對外開放,高郵市委書記韓方、高郵市委副書記張秋紅、高郵市政協主席倪文才、高郵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徐永寶、抗戰復員老戰士代表、參加過高郵戰役的老戰士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在新建成的勝利廣場共同紀念抗日戰爭最後一役勝利70周年。此外,抗戰勝利...
浮於表面、流於形式,把自己當成了外行人,對戲曲的了解很少,大概就是梅蘭芳、王愛愛,但在之後的一期節目中和白燕升老師共同主持時,聽了白老師的點評後,她開始明白了,戲曲之神聖容不得半點糊塗和湊合,更為一個個戲曲人的故事所打動,而戲曲的博大精深也一點點地滲透在她的血液里,讓她更包容更大氣更有文化...
⑵見修行證:這一段時期中,從印度請來的譯經大德,多系中觀見;因此,這一期西藏佛教的見解,主要是中觀正見,即“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的見解。一切法無“自性(孤立不變而實有的自體)”而“有(存在)”的原因,即是“緣起”(依賴條件而生滅,即一定的事物必依一定的條件才能生起,條件不具備就不能生起...
第一期文化與二、三、四期文化有較大的差別,但也存在一定的承襲關係;二、三、四期文化之間互相緊密聯繫。反映了蜀文化的發展進程。祭祀坑 發現兩個,在南城牆外側60多米處。1號坑長4.6米,寬3.5米,深1.6米;2號坑長5.3米,寬2.3米,深1.55米。兩坑共出土青銅、金、玉石、象牙各種祭祀用器 700餘...
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一期)中西區項目文物保護方案於2020年10月13日獲國家文物局批准,同年11月23日總體方案獲省文物局批覆,12月28日正式開工。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一期)工程總用地面積2118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698平方米,全部為地上建築,占地總面積7300平方米,容積率0.41,建築密度34.5%,綠地率23%。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