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反射
- 外文名:Reflex
- 別名:逆向反射
- 領域:光學
- 性質:能使光線沿原來的路徑反射回去
- 相關名詞:漫反射
後反射(又稱:再歸反射),光的“逆向反射”,它和我們熟知的鏡面反射、漫反射不同,能使光線沿原來的路徑反射回去,該現象在交通上有很廣泛的套用,在山區盤山公路的路面上一般都等間距地鑲嵌一些玻璃球,當夜間行駛的汽四的車燈照上後...
後向反射器設計用於將通過接頭輸入的光從光纖中向後反射。它們可以用於產生一個光纖干涉儀或用於構建一個低功率光纖雷射器。這些後向反射器極其適合用於準確測量發射機、放大器和其它器件的後向反射規格。光纖後向反射器具有單模(SM)、保偏(PM)或多模(MM)光纖這幾種版本。光纖插芯的一端有一層保護層的銀膜,可以...
實現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每個反射都有各自的反射弧。反射活動一般過程如下:刺激物作用於感受器引起興奮,興奮以神經衝動形式沿傳入神經傳至中樞,中樞對傳入信息加以整合處理,而後發出信號沿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從而引起相應的活動。反射被分成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生理性反射和病理性反射。非條件反射 也稱“...
反射學(reflexology),20世紀開始至30年代流行於蘇聯心理學中的一種帶機械唯物論傾向的理論。它由Β.Μ.別赫捷列夫所創立。別赫捷列夫從實驗心理學開始,又提出客觀心理學,直至1912年提出反射學。主要套用聯合反射(Ivan.巴甫洛夫的術語,即條件反射)方法。巴甫洛夫主要以唾液分泌,別赫捷列夫則以條件運動縮回反應...
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水平性前庭眼反射(HOVR):頭向左右移動時雙眼球呈反方向水平移動。意義:此反射消失提示腦橋下部平面受累。眼心反射(OCR):壓迫眼球引起心率減慢。意義:此反射消失是延髓平面受損的表現。掌頦反射(VMR):輕劃手掌大魚際區引起同側頦肌收縮。意義:此反射的出現提示皮質-皮質下平面受累。角膜下頜反射(CMR):...
第二章 頭部反射區9 頭頂正中10 脊柱10 頸椎10 胸椎12 腰椎12 大腦14 垂體14 額竇16 鼻腔16 舌、口腔18 清醒區18 頭後正中20 骶尾椎20 坐骨20 枕區22 延髓22 啞區24 膀胱24 頭側部分26 肩關節26 肘關節26 腕關節28 手28 指關節30 髖關節30 膝關節32 踝關節32 足32 趾34 上、下頜34 胃34 十二...
一般不把反射概念套用到神經系統高級部位(大腦)的活動中。謝切諾夫將反射概念套用於人腦的活動。以後巴甫洛夫在謝切諾夫思想影響下,進一步研究大腦皮層的功能。他通過利用狗所做的著名試驗把唾液腺的所謂心理性分泌理解為一種特殊的反射──條件反射,並客觀地研究了這種活動的發生與消退等規律,提出了條件反射學說,即...
Java的反射(reflection)機制是指在程式的運行狀態中,可以構造任意一個類的對象,可以了解任意一個對象所屬的類,可以了解任意一個類的成員變數和方法,可以調用任意一個對象的屬性和方法。這種動態獲取程式信息以及動態調用對象的功能稱為Java語言的反射機制。反射被視為動態語言的關鍵。功能 Java反射機制主要提供了...
脊髓反射是指脊髓固有的反射,其反射弧並不經過大腦。完成反射的結構為脊髓灰質、固有束和前後根。脊髓反射可分為軀體反射和內臟反射。軀體反射指骨骼肌的反射活動,如牽張反射、屈曲反射、淺反射等,內臟反射是指膀胱排尿反射、直腸排便反射等。定義 脊髓具有中樞的反射的總稱。是脊椎動物反射中最單純的典型形態。脊髓...
後表面反射鏡,其具有基層和施加在所述基層背面上的銀層,所述基層對於待反射的光來說是透明的。在所述基層和所述銀層之間至少部分地設定有第一中間層。後表面反射鏡,其具有基層(2)和施加在所述基層背面上的銀層(3),所述基層對於待反射的光來說是透明的。在所述基層和所述銀層之間至少部分地設定有第...
無條件反射亦稱非條件反射,是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與生俱來的固定神經聯繫。或在出生後發揮作用,或隨著有機體的生長發育而出現。反射弧完整,在相應的刺激下,不需要後天的訓練就能引起反射性反應,這類反射叫作非條件反射。本詞條與詞條“反射(受刺激物對刺激物的逆反應)”含義相同。概念及其他 定義 無條件...
菲涅爾反射是由菲涅耳公式推導出的光的反射規律。菲涅耳公式(或菲涅耳方程),由奧古斯丁·讓·菲涅耳導出。用來描述光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質之間的行為。菲涅爾公式是光學中的重要公式,用它能解釋反射光的強度、折射光的強度、相位與入射光的角度的關係。定義 這就是反射/折射與視點角度之間的關係。如果你站在湖邊,低頭...
光行進到兩種媒質的分界面時,有一部分返回原媒質的現象。如果入射點處分界面的不平整程度小得多,就可看作平滑分界面。射,又有漫反射,則稱為混合反射。漫反射時各不同方向的光的亮度如果都相同,則稱為均勻漫反射。同一次反射過程中,有些波長的光反射得多些,則稱為選擇反射。可以利用塗膜技術,改變媒質分...
反射學說,笛卡爾提出的概念。學說的提出 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生理學的最後一段時間裡,觀察到動物看到和嗅到食物即流涎、產生唾液和胃液的“心理性”分泌。這一現象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饞得流口水”。為什麼會發生“饞得流口水”這一現象?有人唯心地斷定,那是因為狗與人一樣有思想,它想吃,它希望吃,所以流...
聯想-反射理論最初由巴甫洛夫於1926年在總結其高級神經活動實驗研究對人類的套用時提出。基本簡介 蘇聯心理學中曾較為流行的一種學習理論。它把學習看作是聯想的形成,認為聯想的實質就是反射活動。其創導者為И.Π.巴甫洛夫,在教育心理學領域中的代表人物有Д.Н.博戈亞夫連斯基、Н.Α.梅欽斯卡婭與Ю.Α....
反射療法,是一種通過對全身各個反射點、反射區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反射區,從而調整臟腑虛實,疏通經絡氣血,以預防或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信息簡介 根據全息胚原理,人身體三大反射區 耳,手,足部,其中足部反射療法套用廣泛。足療中的足部按摩和針灸術是祖國傳統醫學中起源較早的醫療技術,在古代醫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
巴甫洛夫的狗用來形容一個人反應不經大腦思考,如對邏輯思辨的抗拒。實驗簡介 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實驗結果 巴甫洛夫的實驗表明:原來並不能引起某種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鈴聲、紅燈...
後放(after discharge)中樞興奮都由刺激引起,但當刺激的作用停止後,中樞興奮並不立即消失,反射常會延續一段時間,即為中樞興奮的後放(後作用)。在一定限度範圍內,刺激越強,或刺激作用時間越久,則後放就延續得越久。後放的發生機制之一在於反射中樞內的某些中間神經元存在著環形的興奮性突觸聯繫;此外,在...
光的折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的現象。屬於光的折射現象。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線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在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一般來講,在兩種介質的分界處,...
後發放,也稱後放電,英文名:after-discharge,生理學名詞,指由於突觸的環式聯繫方式,當傳入刺激停止後,傳出神經仍然繼續發放神經衝動,使得反射活動持續一段時間,這種現象稱之為後發放。基本概念 後發放是神經突觸傳遞的一大特點,多見於環式連線的突觸之間,由於其興奮衝動通過環式連線再次傳入該反射中樞,可反饋...
彩虹,又稱天弓(客家話)、天虹、絳等,簡稱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象,當太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譜,由外圈至內圈呈紅、橙、黃、綠、藍、靛、紫 七種顏色。事實上彩虹有無數種顏色,比如,在紅色和橙色之間還有許多種細微差別的顏色,但為了簡便起見,所以...
關於佛光成因,有“複雜散射”學說,也有“先反射,後衍射”學說,還有“先衍射,後反射”學說,不一而足。用光學的知識解釋,就是光源(通常為太陽光)從觀察者身後射來,在穿過無數組前後兩個薄層的雲霧滴時,其間的前一個雲霧滴層對入射陽光產生分光作用,後一個雲霧滴層則對被分離出的彩色光產生反射作用。反射...
巴甫洛夫定律,又叫條件反射定律。巴甫洛夫(Ivan·P· Pavlov,1849年~1936年)俄羅斯和蘇聯生理學家,正是經典條件反射學說的創立者。巴甫洛夫通過一系列在狗身上的實驗研究提出了無條件反應的概念。比如將食物放進狗嘴裡時出現的唾液反應,是一種大腦反應;是存在於脊柱或者下腦中樞里的感覺和運動神經之間的一種...
平面鏡成像是一種物理現象。指的是太陽或者燈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鏡面上平面鏡又將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裡,因此我們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鏡中的虛像。當你照鏡子時可以在鏡子裡看到另外一個“你”,鏡子裡的“人”就是你的“像”(image)。在鏡面成像中,你的左邊你看到的還是在左邊,你的右邊你看到的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