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投資(義利並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

影響力投資(義利並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影響力投資在全球已經不是新鮮辭彙,但是在中國,它是一個新的投資方式。“影響力投資”,義利並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的投資,在追求一定的財務回報外,在社會和環境影響力方面也有量化的回報指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影響力投資
  • 類型:義利並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
  • 又稱:“公益創投”或“社會投資
  • 在中國:新的投資方式
歷史,目標,區別,在中國,

歷史

“影響力投資”,也被稱為“公益創投”或“社會投資”,已經有二三十年乃至更久的歷史。福特基金會1971年推動創建基金會資產管理機構—“共同基金”(Common fund)、1976年資助尤努斯教授創建格萊珉銀行,均屬“公益創投”性質。
據《影響力投資在中國》介紹,2007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最先提出了影響力投資這一創新的投資概念,倡導資本通過有經濟效益的投資來做公益。2010年,摩根斯坦利與洛克菲勒基金會聯合發布了《影響力投資:新興的資產類別》,把影響力投資界定為資產類別的一種,由此奠定了影響力投資在投資界和公益界的地位。瑞士信貸認為,影響力投資是以創造可測量的社會影響為主要目的且具備財務增值潛力的投資。

目標

影響力投資主要目標是為了改善開發中國家社會底層的民生或者通過投資行為實現正面的社會和環境效應。 影響力投資的最終受益人群是“金字塔底端”(BoP:base of the pyramid)。
而投資的對象往往是能夠帶來正面社會或環境效應的盈利性企業,就行業而言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和民生息息相關的環境、住房、基礎教育和健康產業。

區別

風險投資:影響力投資依然追求財務回報,但和主流的風險投資相比,對回報的方式和收益率的要求更為靈活,投資回收期也更長,所以也有“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一說。
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力投資通常也稱社會投資和可持續投資,但它又和社會責任投資並不完全相同。社會責任投資比較注重對負面事件的預防,而影響力投資指的是能夠積極地把資產投入基金來獲得社會上更好的影響。

在中國

發展相對緩慢
從投資的角度看,影響力投資在中國可能遇到的障礙其實與主流投資的差異不大,在中國政府的政策議題中,影響力投資還沒有引起重視。
對比在其它國家的影響力投資,尤其是從政策和公共關注的角度看,中國影響力投資的切入點多在於綠色經濟方面。這方面政府的政策和法規比較多且相對明確,市場機制也較完善。相比之下,對於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雖然並不缺少政策,但市場機制卻很不到位,社會和市場很難參與。
影響力投資時代來臨
中國的影響力投資已經初露端倪。
社會投資平台:2009年啟動的“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項目”,培訓了超過1000名現有或潛在的社會企業家,有60多家機構通過“優秀社會企業計畫評選”活動,獲得中方合作夥伴資助。2013年8月,英國文化協會攜手上海增愛基金會、新湖-育公益創投基金、社會企業研究中心等,啟動了“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的社會投資平台。
中國第一個影響力投資基金:2012年10月,中國本土第一個影響力投資基金——新湖-育公益創投基金成立。該基金集企業慈善捐贈、基金會社會投資和專業團隊管理於一體,正努力探索公益使命和商業模式跨界結合的創新之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