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刻花】影青瓷裝飾技法之一。即在影青瓷(青白瓷)上刻劃花紋。影青刻花始於宋代。以後各朝代都有燒制。建國後,景德鎮創造了“陽模滾壓印花”、“印花紙貼花...
【影青刻花蓮瓣紋蓋碗】宋代景德鎮燒造。敝口,深腹,圈足。上有飄沿壓蓋,蓋頂設環狀紐。高13厘米,蓋徑15.5厘米。蓋與碗相合略呈球狀,造型端莊。蓋與碗的...
宋湖田窯影青刻花斗笠碗編輯 鎖定 討論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高6.3厘米、直徑20.5厘米、足徑6厘米。宋代湖田窯的青白瓷,以質地精良,工藝精細,胎骨潔白,細膩緻密...
影青刻花高足杯的基本特徵為高足、平口、深弧腹,足中空外撇,足內有數道凹凸圈,足底削邊露胎。杯高11厘米,口徑8.7厘米,杯口細刻四道圈線,二組中間夾刻...
景德鎮窯影青刻花水波紋碗是官窯瓷器,通高5.9cm 、口徑17.7cm 、底徑5.4cm 。...... 景德鎮窯影青刻花水波紋碗是官窯瓷器,通高5.9cm 、口徑17.7cm 、底徑5....
影青釉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是對宋代景德鎮燒制的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的名稱。由於它的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加之瓷胎極薄,所刻劃的花紋迎...
元南豐窯影青釉刻花蓋罐,高12.5厘米,口徑6.1厘米,底徑5.6厘米。是元代的典型器。...... 元南豐窯影青釉刻花蓋罐,高12.5厘米,口徑6.1厘米,底徑5.6厘米。直...
景德鎮窯影青刻花牡丹紋筒式爐 所屬年代 南宋 特點 通體施釉 類型 筒式爐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通體施釉,圈足砂底見“鍋巴紅”。爐呈筒式,大圈足。...
【素麵刻花】又稱“水晶刻花”。是建國以後景德鎮在宋代影青刻花的基礎上,又有創新的品種。瓷質潔白如玉,釉色瑩潤,刻花紋樣流暢生動,工藝精巧細膩,在燈光映照下,...
南宋影青蓮瓣紋折沿碗,南宋時期的鈞窯瓷器,是滬上著名收藏家胡平先生的藏品。整器高8厘米,口徑7.3厘米,足徑5厘米。器表施青白釉,釉層較厚,釉層間氣泡較多...
明萬曆影青釉暗刻花卉人物紋罐文物介紹 斂口,圓肩,圓腹,圈足。白胎,胎面有少量細砂眼,腹中部有一道接胎痕跡。通體施白釉,釉質細膩,略泛青。釉下暗刻花纖細...
【影青獅紐注子注碗】北宋景德鎮燒造,,由注子、注碗組合成一套。注碗為直口,深腹微鼓,圈足。口徑16.8厘米,高12.4厘,外有刻花裝飾。碗內裝熱水,置一注...
影青蓮瓣注碗的溫碗作蓮瓣形,如同一朵盛開的蓮花,蓮瓣接合處刻劃纏技花卉;碗內注子作六瓣瓜棱形,前有彎曲細長的流,後連扁形執柄,蓋頂塑成昂首翹尾的蹲獅...
北宋湖田窯影青釉刻雙魚紋淺碗高5.7厘米,口徑18.9厘米,底徑5.7厘米。北宋湖田窯影青釉刻雙魚紋淺碗釉水晶瑩玉潤,白中泛青,色如湖藍,刻花雙魚紋飾生動,極...
宋代影青刻花長頸瓶,該瓶敞口,折沿,長頸,垂腹,高圈足。此類器在宋代影青器中常見,為宋影青瓷典型器物。...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梅瓶形大而完整,為景德鎮青白瓷中罕見的器物,頗能代表宋代湖田窯青白瓷的燒造水平。...
【青白釉刻花纏枝花卉紋梅瓶】宋代景德鎮燒造。小口出沿,短頸,溜肩,肩以下漸內收,圈足。口徑5厘米,足徑8.5厘米,高26.6厘米。通體施青白釉。釉下,腹部刻有...
此碗釉水瑩潤亮澤,釉色白中閃青,修胎勻薄,刻花紋飾刀法嫻熟,密而不亂,整體風格富有時代特徵,是一件有收藏價值的北宋湖田窯影青製品。...
宋代創燒了著名的青白瓷,俗稱“影青”。青白瓷釉層透明度高,光澤度強,釉中氣泡大而疏,多用刻花裝飾,線條流暢、靈活;刻線深處釉厚,呈青色,釉層薄處色淡泛白...
此碗釉水晶瑩玉潤,白中泛青,色如湖藍,刻花雙魚紋飾生動,極富情趣,刀法簡捷明快,嫻熟自然,結合造型、底足工藝特徵判斷,是開門的宋代江西湖田窯製品。頗具收藏...
姜堰市博物館藏有一件影青蓮瓣鏤空香薰。該香薰為北宋景德鎮窯製品,施青白色釉,薰盒蓋為鏤空纏枝花卉紋,盒身設子母口,上下兩體,下體印蓮瓣紋;通高9.4厘米,...
影青瓷造型美,裝飾技藝更是獨步青雲,特別是刻花、劃花技法。娃娃紋、蓮紋、水...南宋末至元代,仍有影青產品燒造。特別是元代中期,不少產品的胎釉造型等特徵,...
119 景德鎮窯青白釉觀音坐像120 甌窯褐彩蕨紋執壺121 潮州窯佛像122 青白釉印花把壺123 影青刻花注子注碗124 影青蓋碗125 影青釉刻劃蓮花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