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腔又稱燈凋、皮影戲、梅花腔,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來源於甘肅西和、禮縣一帶,最早出現於清朝康熙末年。它在原民間皮影戲、木偶戲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地民間小曲、鼓樂、說唱等形式,又借鑑秦腔、川劇的一些特點,逐步創定了風格獨特、適宜山區演出的“山戲”影子腔。解放後,影子腔作為正式搬上舞台的新劇種,進行了大量改革提高工作,創作了反映隴南農村新生活的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曾多次參加甘肅省匯演,受到專家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影子腔
- 誕生:兩千年前的西漢
- 又稱:羊皮戲、燈調、梅花腔
- 俗稱:人頭戲
簡介,藝術特色,起源,歷史,材質,製作過程,表演形式,分類,唐山影子戲,冀南影子戲,孝義影子戲,復州影子戲,海寧影子戲,江漢平原影子戲,華陰老腔,阿宮腔,藝術價值,現狀,
簡介
影子腔又稱“燈調”或“梅花腔”,民間流傳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後經挖掘、整理、改革,於五十年代末搬上舞台,並正式定名為“隴南影子腔”。影子腔來源於西和、禮縣一帶,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它在原民間皮影戲、木偶戲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地民間小曲、鼓樂、說唱等形式,又借鑑秦腔、川劇的一些特點,逐步闖定了風格獨特、適宜山區演出的“山戲”影子腔。
影子腔,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影子腔是在原民間緊影戲、木偶戲腔調的基礎上,吸收當地民間小曲、鼓子、說唱等各種藝術形成,借鑑秦腔、川劇的一些特點,逐步形成的。影子腔唱高亢粗獷,而又悠揚婉轉,有時直接採用當地流行的秧歌曲調,有時套用民間鼓樂曲牌,因此有人說隴南影子腔是隴南秧歌劇。但影子腔音樂在保持民間音樂風格的同時,又有創新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戲曲音樂,有一套較不固定的戲劇板式和唱腔,如“二六”、“慢板”、“冒腔”等。特別在“冒腔”,類似川劇的幫腔和隴劇的嘛簧,是影子腔音樂中最富表現力的曲調之一。在唱腔末句或高潮時,一人唱,眾人和,渲染氣氛、加強效果,成為影子腔特有的藝術風格。
影子腔是甘肅古老的地方綜合表演戲種,與木偶戲同為姊妹藝術,有同工異曲之妙。是一種“借燈顯影,配聲以演故事”的戲劇形式,甘肅的影子腔是國內較早成型的皮影戲之一,又稱“影子戲”,影子腔主要流行在甘肅隴東、隴西、隴南一帶。三地音樂唱腔不同,各具特色,其中隴東環縣的音樂唱腔屬於道情系列,源自道家的音樂,其特點是以唱為主,以說為輔,高亢激揚,隴南西的唱腔是一種接近道情風格的民間音樂,俗稱“燈調”,後來,通稱“影子腔”,隴西通渭的音樂唱腔是道情、秦腔,還有皮影小調“三下鍋”,此外,三地上演的劇目有同有異,現在存留的大概有五百多個。它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它用白色幕布和幕後燈光,由演員在幕後操縱各式各樣的皮製人,並配之以樂器,按所演劇目,伴之以唱腔,道白,把劇中人物有聲有色地表現在幕布上,給人以形神兼備的美感。影子腔的表演藝術講究,演員既演唱,又挑線,一台戲只需七、八人即可。
藝術特色
影子腔是中國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甘肅的隴東皮影主要分布於平涼、慶陽各縣,較為集中的為東臨陝西、寧夏的三角地帶。隴東皮影戲太約在明清時就巳經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輪廓挺拔概括;攜刻精細流暢,重視圖案的裝飾效果;著色對比強烈,活潑明快;影人肢體部分之間的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靈活,充分體現了粗中有細、豪放有致的藝術風格。圖中兩件件品左為玉皇大帝、石為太上老君的皮影頭茬,摟刻繁複精細,靈活傳神,著色以紅、黃、黑、綠為主,隨著紋樣的交錯而顯得格外豐富。玉皇大帝為陽刻,平長細眼、小嘴巴、直鼻樑,顯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為陰刻,圓眼睛、疙瘩鼻、額頭突出,冠飾大幅度後移,顯得精幹有神采。
隴東皮影的創柞擅用誇張變形,人物頭大身子小,身體上窄下寬,手臂過膝。面部形象除有個別丑角、鬼怪之類為四分之三的半側面,一般都是正側。臉譜的設計規律與陝西關中秦腔臉譜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紅烈、花勇、空(即陽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帥帳、案幾、牙床及各種動物、花卉等道具,結構被壓縮,而且稍有透視感,都比影人低。隴東皮影製作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牛皮刮乾淨、晾至淨亮透明時即可製作。先將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號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著色,顏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著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乾,裝訂組合即可上台表演。影子腔注重的還是表演效果,因為影戲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動,再加上高亢、抑揚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間鄉土氣息。隴東影子戲劇目繁多,圖中羅通掃北為隋唐演義故事,人物、道具鐫刻細緻工巧,想來表演時的動作、情節定引人入勝。
陝西皮影保留著民間說書的種種痕跡,它是近代陝西多種地方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造型質樸單純,富於裝飾性,同時又具有精緻工巧的藝術特色。陝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輪廓整體概括,線條優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個部位,常常飾有不同的圖案花紋,整體效果繁麗而不拖沓,簡練而不空洞。每一個形象不僅局部耐看,而且整體配合也美,既充實又生動,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圖中的出行圖,主體人物突出,無論在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較之儀仗人物醒目,線條的細密繁複、疏密層次以及工藝的細緻都可見一斑。
山西皮影嚴謹規範,藝術風格及工藝手段與陝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線除了虛線、實線之外,虛實線、繪線及暗線的運用更為別致。虛實線常用於皇宮貴族的建築、擺設、衣飾等,顯得富麗堂皇;繪線以墨線代刀,在難以雕鏤的微小裝飾物上描繪,細緻精彩。使用的顏料大多是藝人們自製的大紅、大綠、杏黃等,色彩鮮艷明快、清雅大萬,耐蝕而且長久不變形。 《拾玉鐲》為傳統戲曲,劇情描寫的是陝西世襲指揮傅朋游孫家莊偶遇少女玉嬌,兩人互生愛慕,傅朋贈玉嬌一隻玉鐲,玉嬌羞不敢受,傅朋乃遺玉鑄於地,被玉嬌拾去。此景為劉媒婆所見,故意向玉奴戲笑並應允為其撮合。圖中即描寫劇中最精彩的一幕。
在晉南影子腔里,各種傳統的圖案福祿壽、五子奪魁、魁星點斗、八仙慶壽、麒麟送子、連生貴子常常出現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飾上世常見各類建築、器具上的傳統紋樣。 《含嫣梳妝》表現了少女端坐於鏡前調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藝人巧妙地表現了少女梳妝時,鏡中人與鏡外人的照應,在上演時,二者動作的一致更顯出藝人的匠心獨運。富有晉南風格的皮影雕刻玲隴,彩繪精緻的桌、椅、箱、櫃及古樸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豐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裝、桌、凳圖案刻摟的精美細緻令人由衷讚嘆。
起源
歷史
影子腔,發源於中國西漢時期的陝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有人認為影子腔是現代“電影始祖”。
影子腔又稱“影子戲”,“燈影戲”、“土影戲”,有的地區叫“皮猴戲”、“紙影戲”等,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據說,中國皮影藝術從十三世紀元代起,隨著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從世界範圍看,18世紀的歌德到後來的卓別林等世界名人,對中國的影子腔藝術都曾給予高度的評價。可以說影子腔是中國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
從清人入關至清末民初,中國影子腔藝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很多皮影藝人子承父業,數代相傳。無論是從影人造型製作、影戲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講,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當時很多官第王府豪門旺族鄉紳大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為榮。在民間鄉村城鎮,大大小小皮影戲班比比皆是,一鄉一市有二三十個影班也不足為奇。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台唱影。連本戲(連續劇)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幾個影班搭台對擂唱影,熱鬧非凡,其盛狀可想而知。
然而,中國皮影藝術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它曾歷經風雨劫難起落興衰。清代後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影子腔的黑夜場所聚眾起事,便禁演影戲,甚至捕辦皮影藝人。皮影藝人還曾受清末白蓮教起義的牽連,被以“玄燈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軍入侵前後,又因社會動盪和連年戰亂,民不聊生,致使盛極一時的皮影行業萬戶凋零,一蹶(jué)不振。
1949年後,中國各地殘存的皮影戲班、藝人又開始重新活躍,從1955年起,先後組織了中國和省、市級的皮影戲匯演,並屢次派團出國訪問演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頗有成果。但到“文革”時,皮影藝術再次遭“破四舊”的噩運,從此元氣大傷。
材質
由於影子腔是民間藝術的緣故,各方面的情況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製作材料也根據當地的使用獸皮的情況而定。在中國,較多使用牛皮、羊皮、驢皮等等。
製作過程
皮影的製作是極為複雜的,從選皮到影人成形上戲,有許多工藝技巧。傳統的製作工序可分為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個基本步驟。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
表演形式
影子腔是中國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中國西北部甘肅的隴東皮影主要分布於平涼、慶陽各縣,較為集中的為東臨陝西、寧夏的三角地帶。隴東影子戲大約在明清(14世紀-19世紀)時就已經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輪廓挺拔概括;鐫刻精細流暢。隴東皮影製作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牛皮刮乾淨、晾至淨亮透明時即可製作。先將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號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著色,顏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著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乾,裝訂組合即可上台表演。
影子腔對表演的技藝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個影人的動作,還要密切配合場上的配樂,兼顧旁白,唱腔。要練就過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師傅言傳身教,更加需要勤學苦練,積累大量的實際表演經驗,由此可見,要培養表演人才,甚至最終能組成一個皮影劇團,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為這樣,全中國目前僅存的皮影劇團屈指可數,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較為貧乏的山區及農村。這樣的表演方式及傳播渠道顯然無法讓影子腔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數位化的皮影動畫卻能克服上述種種的局限性。它不僅真實地再現了影子腔的原理,製作也相當的方便,可以根據觀眾的需要隨意的進行修改。可以打破影子腔作為傳統藝術的沉重,而給它賦予大量現代的流行元素。在動畫中套用電影中各種長鏡、短鏡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戲的方法來演繹現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通過現代網路的技術,讓皮影戲(而不僅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傳,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一切都不需要製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藝,只需要有足夠的熱情,足夠的創意即可。這正是要把皮影戲製作成數字動畫的初衷,這樣的表現手法能夠賦予傳統皮影戲新的生命及活力。
演皮影戲的設備非常輕便,所以戲班流動演出的優勢很強。不論在劇場裡還是在大廳、廣場、庭院以至普通室內,架起影窗布幕和燈箱就能開戲。一個戲班六、七個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齣戲。演出完畢,全部行頭裝箱就走,輾轉十分便捷,所以影子腔自古就是隨軍的一種娛樂形式,也是廣泛流傳、普及於民間的原因之一。
演影子腔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戲班水平高低的關鍵。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經師父心傳口授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的。在演出時,藝人們都有操縱影人、樂器伴湊合道白配唱同時兼顧的本領。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時操耍七、八個影人。武打場面是緊鑼密鼓,影人槍來劍往、上下翻騰,熱鬧非常。而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音韻繚繞、優美動聽。或激昂或纏綿,有喜有悲、聲情並茂,動人心弦。
由於影子腔中的車船馬轎、奇妖怪獸都能上場,飛天入地、隱身變形、噴煙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現,還能配以各種皮影特技操作和聲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話劇的奇幻場面之絕,在百戲中非影子戲莫屬。
影子腔的演出,有歷史演義戲、民間傳說戲、武俠公案戲、愛情故事戲、神話寓言戲、時裝現代戲等等,無所不有。折子戲、單本戲和連本戲的劇目繁多,數不勝數。常見的傳統劇目有白蛇傳、拾玉鐲、西廂記、秦香蓮、牛郎織女、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從革命戰爭年代起到解放後,新發展出的時裝戲、現代戲和童話寓言劇,常見的劇目有兄妹開荒、白毛女、劉胡蘭、小二黑結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紅燈記、龜與鶴、兩朋友、東郭先生等等。
影子腔是民間戲班演唱皮影、木偶時所運用的戲曲腔調,流行於西和、禮縣一帶,淵源於用獸皮刻畫人形,借燈光在紗幕上顯影的民間皮影戲,其歷史悠久,流傳很廣,是當地藝人用隴南民間小調錶演皮影而形成的腔調,又名“燈調”,介於秦腔和眉戶、道情之間,屬於北方梆子劇種。音樂結構介於板式體與曲牌連綴體之間,其板路唱腔沒有秦腔嚴謹系統,需採用一些秧歌曲調,如《淚漣漣》、《賣雜貨》、《尼姑下山》等,其行腔咬字,採用當地方音,旋律較接近民間小調,悠揚婉轉,鄉土氣息非常濃郁。所用曲調分為“花音”、“苦音”兩種。“花音”明快、開朗、歡悅,“苦音”壓抑、抑鬱、低沉。最突出的是有形成其獨特風格的“冒腔”,即在唱詞告一段落處,一人唱,滿台和。在音樂伴奏上不是由鼓師指揮,而是以鑼開頭,文樂以三弦為主,四弦包音。傳統的影子腔表演手段比較原始,搬上舞台後增加了伴奏樂器,在特技性的表演中顯示了藝術感染力,表演效果獨特。
歷史上的西和影子腔有專門進行演唱的皮影戲班,如石堡包集村、稍峪白楊樹村、洛峪康河等村的戲班,劇目豐富,傳承悠久,特別是包集村王老五戲班,飲譽隴南數縣。近年在稍峪白楊樹村影子腔老藝人楊雙才家發現了自明萬曆年間道清道光年間的影子腔手抄本37部,引起國內外文化藝術界極大關注,充分證明了影子腔流行歷史的久遠。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禮劇團編排了多部影子腔現代及歷史劇《一場鬥爭》、《碧血西城》等,參加甘肅省建國十周年獻禮演出,受到專家和觀眾高度評價。接著西和劇團用影子腔移植演出的《胭脂》等劇,在省電台播出,影響波及全省。從此,影子腔成為甘肅戲劇舞台上的一個重要戲種,先後創作劇本30多個,以樸實清新的表演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受到觀眾的喜愛和保護。
分類
有唐山影子戲、冀南影子戲、孝義影子戲、復州影子戲、海寧影子戲、江漢平原影子戲、陸豐影子戲、華縣影子戲、華陰老腔、阿宮腔、弦板腔、環縣道情影子戲、凌源影子戲等等。
由於影子腔在中國流傳地域廣闊,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其音樂唱腔的風格與韻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戲曲、曲藝、民歌小調、音樂體系的精華,從而形成了溢彩紛呈的眾多流派。在秦、晉、豫一帶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宮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調、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種,曲牌甚多。演唱時,還常用和聲接腔、幫腔和鼻哼餘韻的唱法,拖腔婉轉悠揚,非常動聽。
而河北、北京、東北、山東一帶的各路皮影唱腔,雖同源於冀東灤州的樂亭影調,但各自的唱腔分別在京劇、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間歌調的滋潤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暢的平調、華麗的花調、淒哀的悲調不一而足。而其中唐灤地區的掐嗓唱法十分獨特。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影子戲音樂及唱腔也都帶有本地地方特色。
唐山影子戲
唐山皮影又稱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影子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通常認為灤州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行於清末民國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唐山影子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桿子有3根,分別叫“主桿”和“手桿”。唐山影子戲演出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有“七忙八閒”之說。
唐山影子戲的劇本又稱“影卷”,現存至少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本劇也很多。劇目有《五鋒會》、《二度梅》、 《青雲劍》等。皮影傳統劇本的文學結構為人物出場有上場“詩”,下場“對”。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硬散”、“大金邊”、“小金邊”等。這些唱詞結構都是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般都是由若干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唐山皮影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為板腔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淒涼調、悲調、游陰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冀南影子戲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於河北邯鄲多個縣區。冀南影子戲源遠流長,據傳是北京宮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於河北南部,並影響到冀中、冀北等地區。冀南影子戲是宋代中原影子戲重要的嫡脈,它與河南皮影有著重要聯繫。
冀南皮影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制簡練,體現著中國影子戲的早期風貌。冀南皮影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樂器。樂隊配有板胡、二胡、悶笛、三弦、嗩吶、笙等樂器,現在又配上了電子琴。武場配有板鼓、戰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鑔、小鑔、馬號、梆子等。冀南影子戲班社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習俗,基本上體現了原生態影子戲的表演形式。
冀南影子戲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時至今日卻陷入十分尷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數皮影藝人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中年藝人特別是年輕藝人很少,影戲箱也越來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藝人已經沒有了。據在冀南6個縣的統計,現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戲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個減少至10餘個,皮影藝人由過去的近千人減少到100餘人,演出劇目從過去的200多個減少到30多個,而且演出場次越來越少,演出範圍越來越小。傳統的皮影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其唱腔、口傳劇目、雕制方法等,幾乎面臨失傳。
孝義影子戲
孝義影子戲是中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因流行於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說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於戰國,是中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皮腔是影子戲的曲調,因皮腔音樂以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孝義吹腔”。孝義吹腔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吹腔之一。
孝義皮影以麻紙糊窗作螢幕,憑藉懸吊在紙窗後的麻油燈亮影,因此亦稱“燈影兒”、“紙窗子”。一般紙窗面積為1.75m×1.21m。紙窗糊制有嚴格的裁紙、毛邊、對口、貼上、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無皺雪白無瑕。孝義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為雕刻材料,體高58~60cm,俗稱“二尺影”。到清代,皮影體高縮至42~48cm,俗稱“五尺影”,三歲牛皮為雕刻上等材料。孝義皮影造型粗獷,簡練誇張,線條遒勁有力,極富韻味。
明清時為孝義皮影的鼎盛期,孝義境內皮影班社多達60多家,隨後逐漸衰落。1956年成立孝義市木偶皮影藝術團,“文革”時期撤消。1978年恢復皮影戲演出,曾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赴英國交流訪問演出。1995年,孝義皮影中的武將形象作為郵票圖案被中國人民認識。孝義皮影劇目豐富,現收藏有200餘本,這些劇本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極具學術價值。對孝義皮影戲形成和發展的研究,有助於探討中國戲曲發生和演變的內在規律,了解皮腔原生態的唱腔結構。
復州影子戲
復州影子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陝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復州皮影戲真正活躍和盛行的時間是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1),當時河北一帶“白蓮教”盛行,有皮影藝人也參加“白蓮教”,被清政府誣為“懸燈匪”,並下令禁演影子戲。河北灤州皮影藝人被迫大量流入東北並進入遼南。 復州影子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的,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從1932年開始,復州影子戲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戰勝利後,復州影子戲恢復。中國解放後,瓦房店地區的皮影非常活躍,最興盛時,復州縣有皮影戲班43個,在民眾中影響較大的皮影藝人有20多位。
復州皮影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傳播文化知識,保留、傳承民間有價值的歷史傳說、風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從復州皮影戲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它涵蓋了社會生活,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醜,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
海寧影子戲
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寧市境內,至今流傳著具有南宋風格的古典劇種——海寧影子戲。海寧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寧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幽雅,配以笛子、嗩吶、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寧方言,成為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寧盛產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海寧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為材料,通過繪圖、剪形、勾線、上色、縫製插簽等工序製成,主要特點是:“少雕鏤、重彩繪、單線平塗”,臉形圓活、單眼側面、少誇張、近實像、富“人情”味;整體以單手、並足(側身)為主,頗具民族民間特色。
海寧影子戲演繹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寧境內尚有戲班20多個,劇目達300餘個,演員120多人。隨著時代的變革,皮影藝術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門為組建劇團赴京演出,經調查惟海寧尚存技藝精湛的皮影老藝人。但時至今日,僅存的幾位老藝人年歲均逾七旬,後繼乏人,已屬重點搶救的傳統民間藝術項目之一。
江漢平原影子戲
江漢平原影子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潛江、天門、沔陽(今仙桃市)、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影子腔。江漢平原北依長江,南貫漢水,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皮影戲在這裡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平原影子戲的核心地區集中在天、潛、沔一帶,其顯著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雕鏤(造型)藝術、唱腔藝術和口頭文字藝術等方面。江漢平原皮影的雕鏤藝術,源於潛江的“湯格”和“郭格”,尤以圖案精細、圓潤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動和影大見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江漢平原影子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 ,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江漢平原皮影戲演唱的劇目多達300多個。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
江漢平原皮影製作精細、造型生動、唱腔優美,富有古樸的楚文化風格,深受歷代人民民眾喜愛。隨著現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藝人的相繼謝世,江漢平原皮影已經開始走向消亡,其藝術精華亟待後人傳承。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系明末清初,以當地民間說書藝術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一種皮影戲曲劇種。長期以來,久為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落音又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但又鑒於該劇種這一特殊情形(家族戲),目前依然處於行將消亡的瀕危狀態,迫切需要長期保護。
阿宮腔
阿宮腔系陝西關中中北部地區(禮泉、鹹陽、涇陽、高陵、臨潼、耀縣、富平等市縣)皮影戲中獨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為其特色。阿宮腔音樂長於刻畫、抒發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如《王魁負義》中焦桂英唱段的淒楚哀怨、熱耳酸心; 《白蛇傳》借傘中許仙與白素貞對唱婉轉情切、纏綿悱惻;《杜鵑山》中雷剛哭大江則高亢激越、盪氣迴腸。這些經典唱段不但為廣大觀眾所喜愛,也為戲劇界專家、同仁所肯定。建國後,阿宮腔從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發展和革新。1961年曾進京演出,受到中央首長和在京戲劇界人士的讚許。多年來創作演出的《四季歌》 、 《兩家親》 、《三姑娘》等劇目曾獲文化部和省級獎勵。但近十多年來卻發展緩慢,瀕臨滅亡,亟待予以搶救和保護。
藝術價值
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演員通過皮影人的跑場、翻轉、武打、提袍、甩袖、吹鬍子、搖翅等舞台動作和唱腔、道白,將各種人物故事表演得淋漓盡致、扣人心弦,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隴東派影人較大,高約0.4米,最大的可達0.7米。唱腔以道情、秦腔、眉戶、碗碗腔為主。隴南派影人較小,約0.3米左右,其影身細長,兩臂纖巧,操作靈活。唱腔以秦腔、影子腔為主。皮影,不僅具有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現狀
影子腔的現狀卻不容樂觀。當年的製作和表演藝人如今都已年逾百歲,這門精湛的技藝眼看著就要失傳。而當今,越來越多的娛樂方式使得影子腔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影子腔在中國的繼續發展?怎樣才能拯救這門璀璨的藝術,重新賦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無疑,傳統的影子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皮影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色彩造型傾倒了無數的藝術家,卻給它的製作帶來了極高的難度。一個影人的製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餘道工序,這些複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同時,成品的保存也是一個難題,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這對強調批量生產的工業化社會來說無疑都是致命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