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範圍
1 將美術圖形和照片掃描結合到檔案中;
2 將印刷好的文本掃描輸入到
文字處理軟體中,免去重新打字之麻煩;
3 將傳真檔案掃描輸入到資料庫軟體或文字處理軟體中存儲;
基本原理及組成部件
基本原理
利用光感器件,將檢測到的光信號轉換成
電信號,再將電信號通過模擬/數字(
A/D)
轉換器轉化為數位訊號,傳輸到計算機中。
光電轉換部件
完成
光電轉換的部件是感光器件,它是掃瞄器的核心,其光電轉換特性,如光譜相應、光的穩定性、靈敏度、噪聲等,對圖像
信息傳遞很重要。
①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的中文名稱是
電荷耦合器件,與一般的
半導體積體電路相似,它在一塊
矽單晶上集成了成千上萬個
光電三極體,這些光電三極體分成三列,分別被紅、綠、藍色的
濾色鏡罩住,從而實現彩色掃描。光電三極體在受到光線照射時可產生電流,經放大後輸出。採用CCD的掃瞄器技術經多年的發展已相當成熟,是市場上主流掃瞄器主要採用的
感光元件。
CCD的優勢在於,經它掃描的
圖像質量較高,具有一定的
景深,能掃描凹凸不平的物體;
溫度係數較低,對於一般的工作,周圍
環境溫度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CCD的缺點有:由於組成CCD的數千個光電三極體的距離很近(微米級),在各光電三極體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漏電現象,各感光單元的信號產生的干擾降低了掃瞄器的實際
清晰度;由於採用了
反射鏡、透鏡,會產生圖像色彩偏差和
像差,需要用軟體校正;由於CCD需要一套精密的
光學系統,故掃瞄器體積難以做得很小。
CIS的中文名稱是接觸式圖像感應裝置。它採用觸點式感光元件(
光敏感測器)進行感光,在掃描平台下1mm~2mm處,300~600個紅、綠、藍三色LED(
發光二極體)感測器緊緊排列在一起,產生白色光源,取代了
CCD掃瞄器中的CCD陣列、透鏡、
螢光管和冷陰極射線管等複雜機構,把CCD掃瞄器的光、機、電一體變成
CIS掃瞄器的機、電一體。用CIS技術製作的掃瞄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
生產成本低等優點,但CIS技術也有
不足之處,主要是用CIS不能做成高解析度的掃瞄器,
掃描速度也比較慢。
光源
對掃瞄器而言,光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感光器件上所感受到的光線,全部來自於掃瞄器自身的燈管。光源不純或者
偏色,會直接影響到掃描結果。例如再商場裡看好了一件衣服,可是等到拿回家卻發現衣服的顏色與在商場裡看到的顏色似乎不太一樣。這是因為光源變了,看到的結果自然有所不同。
A/D轉換器
掃瞄器主機板
掃瞄器主機板一塊
集成晶片為主,其作用是控制各部件協調一致地動作,如
步進電機地移動等。主要職能是完成圖像
數據轉換、向計算機傳送
數字信息等。控制掃瞄器地整個協調配合及對數據進行處理地整個工作。
機械轉動部分
機械轉動部分是指用來控制掃描頭前後移動地步進電機和托架,在主機板對電機發出指令時負責掃描頭按軌道移動已完成掃描。
發展歷程
1884年,德國工程師
尼普科夫(Paul Gottlieb Nipkow)利用
硒光電池發明了一種
機械掃描裝置,這種裝置在後來的早期電視系統中得到了套用,到1939年機械掃描系統被淘汰。雖然跟後來100多年後利用計算機來操作的掃瞄器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算是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的
掃描技術。
1984年世界上第一台掃瞄器問世。它由掃描頭、控制電路和機械部件組成。採取
逐行掃描,得到的
數位訊號以點陣的形式保存,再使用檔案編輯軟體將它編輯成標準格式的文本儲存在磁碟上。掃瞄器產品紛繁複雜,簡單地介紹一些掃瞄器發展歷史中常見的類型。
誕生於1987年,掃描幅面窄,難於操作和捕獲精確圖像,掃描效果也差。1996年後,各掃瞄器廠家相繼停產,從此手持式掃瞄器銷聲匿跡。
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
平板式掃瞄器價格的下降,這類產品也於1997年後退出了歷史舞台。
又稱平台式掃瞄器、台式掃瞄器,這種掃瞄器誕生於1984年,是辦公用掃瞄器的主流產品。掃描幅面一般為A4或者
A3。
又稱
工程圖紙掃瞄器,一般指掃描幅面為A1.A0幅面的掃瞄器,又稱工程圖紙掃瞄器。
7.其他掃瞄器
性能指標
解析度
解析度表示了掃瞄器對圖像細節的表現能力,通常用每英寸長度上掃描圖像所含的像素點的多少來表示,即Dot Per Inch。
灰度級
灰度級表示
灰度圖像的亮度層次範圍。級數越多說明掃瞄器圖像
亮度範圍越大、層次越豐富。
色彩數
色彩數表示
彩色掃瞄器所能產生顏色的範圍。通常用表示每個像素點顏色的數據閏數即
比特位(bit)表示。比如36bit,就是表示每個像素點上有2^36種顏色。
掃描速度
掃描速度通常用一定解析度和圖像尺寸下的
掃描時間表示。
掃描幅面
表示掃描
圖稿尺寸的大小,常見的有
A4幅面,其他有A3.A0幅面等。
接口類型
EPP接口(印表機並口)用電纜即可聯接掃瞄器、印表機和電腦,安裝簡便,能連線
筆記本電腦。但其數據傳輸速度略慢於SCSI接口掃瞄器。
USB(又稱萬能
接口方式)是一種支持即插即用的串列接口。掃瞄器速度快,與電腦的連線非常方便。
安裝
USB接口掃瞄器的安裝
將方形的USB接頭先插入到掃瞄器中,然後使用USB數據線把掃瞄器與計算機的
USB接口連線好;接著檢查一下掃瞄器是否將
CCD掃描元件用鎖固定住,如果固定的話大家應該將掃瞄器開鎖,並接通掃瞄器和計算機的電源,隨後計算機會
自動檢測到當前系統中的
USB掃瞄器,再根據螢幕的安裝提示來完成掃瞄器
驅動程式和配置軟體的安裝。安裝結束後,大家可以利用掃瞄器隨機附帶的編輯軟體,來調出掃描軟體的套用界面後,就能開始使用掃瞄器了。此外,安裝這種類型的掃瞄器時,大家還必須注意,在進行對掃瞄器進行
物理連線時,最好先打開與掃瞄器相連的
計算機系統,進入到
CMOS設定界面中,打開
BIOS系統,確保打開通用序列匯流排設定;同時在掃瞄器安裝結束後,最好讓計算機重新啟動一下,以確保掃瞄器的各項功能使用正常。
SCSI接口掃瞄器的安裝
SCSI掃瞄器也是很典型的一種掃瞄器,具體安裝步驟如下:關閉計算機,打開機箱蓋;選擇一個空槽,並卸去擋板;從防靜電口袋中取出
SCSI卡;將SCSI卡插入空槽,並擰緊
螺釘;將
SCSI電纜的一端連線到掃瞄器的SCSI插口,擰緊螺釘;將SCSI電纜的另一端連線到SCSI接口卡,擰緊螺釘;連線掃瞄器
電源線;打開掃瞄器鎖,很多廠商都設計了一個鎖定機構,用於鎖定掃瞄器的鏡頭組建。打開掃瞄器電源,等到狀態
指示燈停止閃爍並
保持常亮。打開
計算機電源,等到計算機啟動完畢。安裝掃瞄器
TWAIN驅動程式。
日常維護
噪聲污染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視。噪聲無論是對人體還是對設備,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
2.避免振動
新型掃瞄器的質量較輕,在掃描的過程中,外界的振動會使掃描效果模糊。
3、定期清潔
由於掃瞄器的靜電特性灰塵和污物十分容易吸附、堆積,使光學器件、傳動器件的功率受到極大的影響。長期這樣內部機械器件會受到磨損,掃瞄器會發生掃描響聲大、圖像錯位、圖像模糊等問題,因此清潔是掃瞄器保養至關重要的步驟。
掃描過程
為了獲取高質量掃描圖的基本過程:
從物理上準備將要使用的掃瞄器;
準備和定位掃瞄器中的原始圖像;
激活掃瞄器的插入軟體模組或軟體;
檢查掃瞄器的優先設定值;
選擇正確的原始圖像類型;
根據打算是在
監視器上瀏覽和編輯圖像還是直接輸出到印表機(或印刷)設備,選擇目的的設備;
預掃描原圖像;
剪輯或調整預覽圖像;
設定解析度和決定尺寸;
如果打算使用鼓形掃瞄器,應銳化預掃描圖像;
掃描圖像。
選購指南
解析度
掃瞄器最重要性能指標是
光學解析度,但存在一個誤區,解析度越高越好。從消費角度來看,不應盲目追求高配置,否則將造成
資源浪費。
綜合評價一台掃瞄器是優是劣,不能僅從解析度來看。選購時應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
輸出設備的精度進行選擇。
色彩深度
掃瞄器的
色彩深度高,就能真實反映原稿的色彩。掃瞄器所反映的色彩越豐富,掃描的圖像效果就越真實,但是,隨之形成的
圖像檔案體積也會增大。
掃描速度
對於商業及辦公用戶來說,掃描速度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作為家庭用戶就不一定將其定為首選。一般來說,家庭用戶不要過分看中掃瞄器的速度,因為在一定的生產成本下,提高速度必然會降低精度,同時會簡化掃瞄器的
色彩校正功能,如此看來就得不償失了。
接口方式
易用性
易用性體現在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對硬體來說,主要看其操作是否方便快捷;軟體方面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人性化的
設計思想,
人機互動方面是否科學合理,以及擴展性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