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松(北京舞蹈學院教授)

彭松(北京舞蹈學院教授)

彭松(1916年6月1日-2016年9月10日),中國山東濟南人,曾用名趙鄆哥。中國舞蹈教育家,理論家,編導家,中國現代民族舞蹈教育建設先驅,中國當代舞蹈史學重要奠基人,北京舞蹈學院建校元老,資深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松
  • 別名:趙鄆哥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濟南
  • 出生日期:1916年6月1日
  • 逝世日期:2016年9月10日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國立音樂學院
  • 主要成就:中國舞蹈藝術終身成就獎
    華鼎獎-人民最喜愛的老藝術家
  • 代表作品:《舞蹈學者彭松全集》等
舞蹈生涯,歷任職務,所受獎項,紀念宣傳,舞蹈伉儷,

舞蹈生涯

1940年至1944年先後就讀於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國立音樂院分院。先後師從吳曉邦戴愛蓮學習舞蹈。1944年在重慶育才學校工作,擔任舞蹈教員及舞蹈組主任,創作了《乞兒》《猴戲》《棄嬰》《火苗》《快樂的人們》《向民主小姐求愛》等一批優秀舞蹈作品。1945年與戴愛蓮先生分路去川康少數民族地區採集舞蹈,創作了舞蹈《嘉戎酒會》《端公驅鬼》,1946年在重慶參加“邊疆音樂舞蹈大會”演出。1947年在上海參加創立“中國樂舞學院”,向上海各大學普及邊疆舞蹈。1948年在北平各大學教授舞蹈,創編了《團結就是力量》《民主花兒別讓它遭災害》《我們是民主青年》等舞蹈,並在戴愛蓮主持的舞蹈訓練班任教。
1946年,彭松、戴愛蓮表演舞蹈《坎巴爾罕》。1946年,彭松、戴愛蓮表演舞蹈《坎巴爾罕》。
1948年8月,彭松進入華北大學一部學習,曾任華大文工一團舞蹈組長、華大三部藝術幹部訓練班教員及舞蹈隊副隊長。1949年9月26日和10月2日參加《人民勝利萬歲》歌舞導演及演出。曾任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藝術科長,在舞劇《和平鴿》中任導演和演員。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成立,任民間舞蹈教研組組長,主持編寫中國民間舞蹈教材。1956年參加“中國古代舞蹈史研究小組”,參與輯錄編輯《全唐詩中的樂舞資料》和編寫《中國舞蹈史長編》教材。1959年到甘肅蘭州藝術學院任教,擔任舞蹈教研室主任。專著有:《中國舞蹈史》(秦漢魏晉南北朝部分)《中國古代舞譜》等;主編《中國古代舞蹈史綱》;發表了大量專業理論與專業評論文章,代表論文有:《敦煌舞譜殘卷破譯》《甲古尋舞》《西涼樂尋索》《胡旋舞辨誤》等。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當代中國舞蹈》編委和撰稿人。2011年,出版《舞蹈學者彭松全集》。
1948年,華北大學文工一團在街頭演出腰鼓舞。中為彭松。1948年,華北大學文工一團在街頭演出腰鼓舞。中為彭松。

歷任職務

作為北京舞蹈學院第一批教授,曾擔任中國舞蹈家協會第一屆秘書長,中國舞蹈家協會顧問,兼任香港演藝學院客座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舞蹈理事會理事、國際舞蹈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曾應邀到台灣講學。
2000年新世紀賀歲,彭松在中央電視台表演秧歌。2000年新世紀賀歲,彭松在中央電視台表演秧歌。

所受獎項

2005年10月《舞蹈審美六題》一文榮獲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特別獎。
2009年榮獲中國文聯、中國舞蹈家協會首次頒發的中國舞蹈藝術“終身成就獎”。
2010年榮獲第三屆(人民最喜愛的老藝術家)“華鼎獎”。
2015年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

紀念宣傳

2016年7月2日中央電視台《舞蹈世界》欄目在CCTV-3綜藝頻道播出《光榮綻放-十大舞蹈家舞蹈晚會》,彭松為十大舞蹈家之一。
2016年9月8日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在CCTV-3綜藝頻道播出《彭松:為了生活而舞蹈》。
2016年9月30日《舞韻彭祖 桑田松心-彭松先生追思會在北京舉行》。
2016年12月23日,北京舞蹈學院舉行《紀念彭松先生學術研討會》。

舞蹈伉儷

彭松與葉寧都是著名舞蹈家,他們因舞蹈結緣,分別開創了中國民間舞和中國古典舞學科。自1946年結婚,白頭偕老,共同生活70年。雙雙獲得中國舞蹈界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
1946年,彭松、葉寧結婚。之後共同走過70年。1946年,彭松、葉寧結婚。之後共同走過7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