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之柱

彭之柱(1914~1999年),男,鎮隆鎮八坊村人,中國共產黨。1940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信宜縣地方組織秘密交通員,直至解放,多次按時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為信宜的解放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基本介紹

  • 本名:彭之柱
  • 出生地:鎮隆鎮八坊村
  • 出生時間:1914
  • 去世時間:1999
  • 主要成就:中共信宜縣地方組織秘密交通員
彭之柱(1914~1999年)
彭之柱,男,1914年出生,鎮隆鎮八坊村人。1940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信宜縣地方組織秘密交通員,直至解放,多次按時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為信宜的解放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1941年春,中共信宜地方黨組織負責人陳其輝交給彭之柱一張“醒獅”劇社全體成員的照片,要彭之柱了解照片中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醒獅”劇社是一個特務組織,曾多次刺探高州學生隊及中共信宜地方組織活動情況。他把照片中各個人所在單位、職務、公開或暗地裡幹些什麼,了解清楚後,按時報告陳其輝。
1944年冬至1945年春,中共信宜特派員陳志輝(伍學海)向彭之柱傳達上級指示,要求彭之柱組織游擊小組。彭之柱積極進行組織,經過一個多月,組織起有黃汝進、甘慎同、梁豫權、陳瑞榮等人參加的游擊小組,並與桄榔地區游擊隊負責人林驥取得聯繫,參加武裝起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上級指示彭之柱以涼茶擔和雞粥擔作掩護,繼續進行秘密革命活動。利用賣涼茶、賣雞粥廣泛接觸國民黨信宜縣政府的官員、軍人、普通民眾,從中了解國民黨反共的活動情況,及時向組織報告。1948年春,國民黨縣大隊準備掃蕩共產黨的秘密行動,事前通過地下共產黨員林植民了解到這次掃蕩的行動時間、出動人數、路線走向、武器裝備、領導人等情報,交給彭之柱送給共產黨組織,彭之柱迅速完成任務,共產黨及時做好應戰準備,使國民黨縣大隊撲了空。
1949年後,中共信宜縣地方組織致力發展武裝力量,國民黨的圍剿更加猖狂,軍事情報就更重要。如龍灣頭伏擊戰,林植民在下午2點鐘把情報交給彭之柱,彭之柱即裝扮成下農村買雞回縣城煮雞粥的模樣,機警地通過敵人的崗哨,按時於當天下午4點鐘送到交通站“天站”,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第五支隊第十五團按計畫作好伏擊準備,伏擊敵人。
彭之柱完成送情報任務後,還從“天站”帶回大批宣傳資料、傳單在縣城散發,動搖軍心,瓦解敵人。1949年7月,彭之柱從“天站”帶回一捆油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他利用晚上和林植民分別把《布告》張貼在信宜縣城內外最顯眼的地方和敵人最要害的機關,如縣政府門前牆壁、竇江亭、警察局門口、大路街、文明門、信宜中學門前、車站、東門、沙街、信宜縣參議會門前、國民黨縣黨部、冼夫人廟,鎮隆圩頭和圩尾等,甚至張貼在縣城內外國民黨修築的碉堡外。第二天一早,縣城譁然,敵人驚惶失措。
1949年9月,人民解放軍十五團開始部署解放信宜縣城,安排彭之柱弄清敵情及縣城的地形。他按要求,將縣自衛隊、縣警、稅警等兵力的分布、數量、武器裝備、最易攻破點、東西江水深淺情況等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並由林植民繪成一幅《信宜縣城軍事、地形圖》交給十五團領導人,為解放信宜縣城提供了重要資料依據。
彭之柱除完成傳遞情報外,還多次完成接送武器彈藥、醫藥用品和領導人員往來的任務。他利用西江坡附近的亂葬崗偏僻處,交接物資,連夜送到“天站”。如果是接送領導人員,則分別送到蔡逢海和莫偉光家裡。
解放後,彭之柱曾任八坊鄉鄉長,信宜縣第一區區長,信宜一區、四區、九區土改工作隊隊長,縣總工會副主席、主席,政協信宜縣副主席等職務,1984年離休。
1999年9月13日,因病逝世,享年85周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