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繒

彩繒

彩繒,漢語辭彙。

拼音:cǎi zēng

釋義:彩色絹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繒
  • 拼音:cǎi zēng
  • 釋義:彩色絹帛
  • 出處:《錄別詩
出處與詳解
彩色絹帛。
1、漢·李陵《錄別詩》之一:“欲寄一言去,托之牋彩繒。”
2、《後漢書·鮮卑傳》:“詔封烏倫為率眾王,其至鞬為率眾侯,賜彩繒各有差。”
3、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境異》:“﹝昆吾國﹞以近葬為至孝。集大氊,居中懸衣服彩繒,哭祀之。”
4、《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申後佯為診脈,遂於枕邊,取出書信,囑咐星夜送至申國,不可遲誤。當下賜彩繒二。”
5、《東周列國志》第六回:“祭足對曰:‘周王有二子,長曰沱,次曰克。周王寵愛次子,屬周公使輔翼之,將來必有奪嫡之謀。故周公今日先結好我國,以為外援。主公受其彩繒,正有用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