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烈舞

早年流傳於東北滿族聚居區,每逢春節時表演。進入宮廷後稱作“慶隆舞”。舞者2人或9人,1人(或8人)著戎裝扮八旗軍士,另一人扮民間傳說中的“媽狐子”,表現軍士騎馬持弓射殺怪獸的情節。清人《竹葉亭雜記》載:“慶隆舞,每歲除夕用之。以竹作馬頭,馬尾彩繒飾之,如戲中假馬者。一人屣高蹺騎假馬,一人塗面身著黑皮作野獸狀,奮力跳躍,蹺燒者彎弓射。旁有持紅油簸箕者一人,著刮箕而歌。高燒蹺逐此獸而射之,獸應弦斃,人謂之‘射媽狐子’。此象動之舞也。”清末宮廷表演此舞的形式與上述不同,按《欽定大清會典》載:“揚烈舞,戴面具,三十二人,衣黃畫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擲象異獸,騎禺馬者八人,介冑弓矢,分兩翼上,北面一叩興,周旋馳逐象八旗,一獸受矢,群獸懾伏象武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烈舞
  • 流行地區:東北滿族聚居區
  • 表演時間:春節時
  • 別稱:慶隆舞
揚烈舞是顯示八旗官兵騎射武功,歌頌先祖英武業績的舞蹈。突出先民漁獵、騎射文化的特徵,同時有漢文化的影響。揚烈舞要踏蹺是一種文化形象,此舞踏蹺持弓的形式帶有東夷漁獵古風之遺存。馬是草原文化型舞蹈的形象,但用竹蔑和絲織物“彩繒”製成的假馬又有農耕文化的因素。滿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特點,以騎射為主,融有諸多農耕文化、草原文化的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