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與八極拳》是2013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直模、陳揚。
基本介紹
- 書名:形意拳與八極拳
- 作者:周直模、陳揚
- 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頁數:333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00944607
- 類型:體育
- 語種:簡體中文
《形意拳與八極拳》是2013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直模、陳揚。
《形意拳與八極拳》是2013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直模、陳揚。內容簡介 鄭懷賢先生所留下的武術財富,是一朵絢麗的奇葩,一直為後人所推崇。幾十年來,經過眾多武術工作者不斷探索與總結,逐漸形成一種完善的武學體系...
八極拳法,為中國傳統武術代表拳法之一,已傳11世。該拳法以動作剛猛、暴烈為特點,是一種極具實戰性的拳種,因此,自古就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八極拳法以雄健暴猛的鮮明風格和挨、崩、擠、靠的貼身技擊特點...
這裡的四截八極拳沒有受其它拳種的影響。器械上有本門刀架,刀式各八趟,大刀,棋盤大刀(一0八不重式,現只留下三十多式)瘋魔棍,梅花槍等。其外鄧師更見長於形意拳,形意槍,通背拳(學於修劍痴),曾見鄧師演示過通背門...
《形意拳拳械精粹》選編拳械有:進步連環拳、六合拳、連環肘、八式拳、雜式捶、出洞入洞、八極拳、五行連環刀、五行連環棍等9個傳統套路。形意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最著名的拳種之一,它與太極、八卦統稱為三大內家拳。因其動作簡單、...
《八極心法:傳統八極拳,現代研修法》是2020年6月1日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紀。內容簡介 八極拳的同門同道,無論為了防身、健身還是修身,立雄心壯志,在不失規矩方圓的尺度下,追求自衛、自強與自娛的目標與成就,必定...
一九七八年以後,天津武術運動開始恢復,一九八一年,李公與其徒於治波等人成立了天津市河東區武術館(李良臣任館長),武館內設八極拳、形意拳、劈掛拳、 背拳、長拳、散打等拳種,為武術多門派營造了一個和諧發展的氛圍,使武術各...
李贊臣(1911-1995),男,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大姚莊(今屬孟村回族自治縣)人,市形意拳研究會顧問、八極拳協會會長。李贊臣自解放前起一直生活在濟南,終於濟南。入門弟子共有十八位。李贊臣八歲拜師李貴章、主要隨李樹森習練八極拳。
此為八卦太極拳第三代代表人物,以吳俊山、李元智、程海亭為主。【說明】此版(中央國術館版)的特色,在於吳俊山先生精於八卦掌,於是將直趟練法,調整為八卦方位練法,使得八卦味更濃;而李元智先生則精於擒拿,摔跤,八極拳與八卦掌...
孫亭立先生見郭雲深學拳已成,便讓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裡學形意拳。郭雲深到山西太谷以同鄉之關係拜見李老能先生,說明來意,並將八極拳中的剛猛猴拳和梨花大槍演示給李老能先生看。 李先生見郭雲深所練手法靈速、氣勢嚴整而神氣活妙,遂...
陰陽翻拳功乃是趙福江先生以元陀陀內家功法為養精培元之基本,大成形意之樁功為拳功基礎融少林長拳之姿勢優美、八極拳之發力剛猛暴烈之特點於一體而形成的具有武術理念先進、功理功法科學、內外功法兼備、養生靜性雙修、演練形式灑脫、...
現在練八極拳的人數已超過了練形意拳、八掛掌、少林拳的人數,直逼太極拳和南拳成為練習人數最多的拳種之一。為什麼八極拳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這要從八極拳的特點來說。八極拳的特點是勢險節短,猛起硬落,短促多變,爆烈突然。...
常謂:拳以修畫(書),書(畫)以養拳。何故?精、氣、神是也!人物介紹 四川省成都市人。自小習武,幼年習少林拳術,後投帖拜師於中國著名武術家,成都體育學院王樹田教授,為入室弟子。系統的學習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八極...
滄州武傑編寫的武術專著、相繼問世達三四十種其中《八極拳》、《劈掛拳》被國家體育總局審定為規定競賽套路推向全國,有的專著被譯成外文,在國外出版。滄籍武傑參加拍攝的影、視片和各類拳種的紀錄片達七八十部,有的武打設計者榮獲白花...
徐長龍,河北省滄州任丘市東關村人,1964年出生,自幼習武,形意拳郭派武字輩嫡傳人,任丘市傳統武術協會副會長 ,精通大洪拳、小紅拳、通臂拳、八極拳、太極拳、八卦掌、擒拿格鬥,跤術等,中華傳統武術聯盟副主席,滄州內家拳研究會...
徒手有彈腿,二、四、五、九路查拳,少林錘,八步轉,八仙拳,三路花拳,落花拳,六合拳,通背拳,燕青拳,小洪拳,大洪拳,關東紅拳,劈掛拳,翻子拳,八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陳式小架,大架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等;棍術有二、...
今次我們搜羅了北方有故事的武術為拍攝主題,例如 山西形意拳是3 大內家拳,除了太極,最出 名的就是形意與八卦。當年因為山西多有錢 人,山賊亦多,故需要更多保鏢,所以這功 夫得以傳揚。日本人對八極拳很有興趣,打 入普遍文化...
馬懷甫,安徽省蚌埠市人,中國武術協會會員。已取得國家武術六段,精通趙堡太極拳、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八極拳、八卦掌、彈腿、戳腳、披掛等多種拳法。現定居廈門,常在鷺島及安徽、江蘇等地授拳,傳趙堡太極拳之道。個人簡介 中師畢業...
形意拳、宋氏形意拳、尚氏形意拳、車氏形意拳、太極拳、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趙堡太極拳、和氏太極拳、八卦太極拳、弘武拳、意拳、劈掛拳、通背拳、五行通背拳、祁家通背拳、八極拳、忽雷...
清代統治者禁止練武﹐民間則以“社”﹑“館”的秘密結社形式傳授武藝﹐其中著名的拳種﹐如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極拳﹑劈掛拳等﹐多在清代形成。民國期間﹐社會上存在著各種形式的拳社﹐對傳播和發展武術起了積極作用。中華人民...
入國術館後,他在王子平的指教下,繼續精研查拳。並在馬英圖、黃柏年、姜容樵、朱國福等分別教授下,深得八極拳、形意拳的精髓。此外,他還研習散手、摔跤等科目。通過一個時期的學習,各項拳技大為精進。從第二學期開始直至畢業前的...
8月6日下午兩點,西安市體育場籃球館內,西安市首屆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比賽正在停止。“張襄五鑽研會,白樂文上場!”一身藍綢練功服,一雙白色回力膠底鞋,白樂文與其他選手並無區別,等到他向四面抱拳施禮時,現場數百名圍觀...
10歲那年,又被父親送到八極拳名家霍慶雲處學武。在師父霍慶雲及其子霍雲伯教練的嚴格督促下,打下了堅實的武術基礎。上世紀60年代初,拜原長春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形意拳名家姚植才系統地學習形意拳、八卦掌及太極拳。1968年到1974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