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彝族跳蘆笙舞是有傳統的,據康熙時期《定遠縣誌》載:“趙城南東嶽宮趕會,賣棕笠毛氈麻線,至晚,男女百餘人噓葫蘆笙,彈月琴,吹口弦,唱夷曲,環圍墮左腳,至更余方散。”葫蘆笙舞盛行於雲南彝族聚居區,彝族主要生活在大涼山、哀牢山、金山江畔、江河之岸,分布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還有小部分居住在貴州和廣西西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彝族居住雖然不多,但卻盛行葫蘆笙舞。各個地區彝族的葫蘆笙舞風格不同,因此稱謂上也不同,如打歌、跳歌、疊腳舞、左腳舞阿乖樂、跳鍋莊。彝族婚喪嫁娶都離不開跳葫蘆笙舞,逢年過節、趕廟會時更是要跳。“蘆笙一響,腳跟就癢”充分顯示了彝族人喜跳葫蘆笙舞的狀況。
清代記載有:“……每年秋後,宰性祀神,吹笙跳舞而歌,謂之祭莊稼。”“……送葬,女婿吹笙跳舞屍前。”
楚雄市收集整理有《開場調》、《霄夜調》、《吃白酒調》、《天亮調》、《關龍調》等103個曲目,每個曲目各有不同的舞蹈動作, 形式上較多保留了原始古樸的藝術特點。
由於生產生活的變化、外來文化衝擊以及村民保護意識淡薄,該舞蹈逐漸簡單化,一些傳統舞蹈動作已經面臨失傳的危險。2006年5月20日,“彝族跳蘆笙舞”經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申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在花倮人的重要節日時,全村男女老幼歡聚於場院,婦女身穿節日盛裝,在葫蘆笙的伴奏下,圍成圓圈翩翩起舞。葫蘆笙舞有牙虐(站著跳)、牙慶(起步跳)、牙拉(移步翻身)、牙降(走圓圈)、牙穩(穿花)、牙搞(對點頭)和牙敢(前跳又後跳)等七種不同的舞蹈套路,每一種套路都有不同的葫蘆笙曲調吹奏,音樂較為豐富。
表演道具
葫蘆笙是舞蹈的主要伴奏樂器。花倮人的葫蘆笙製作工藝特別,5根長短不一的竹管,在根部嵌竹製或銅製簧片,插入葫蘆製成的音斗,3支笙管側面開有音孔,最短的一支在音斗背後也開有音孔,最長的一支在頂端還套有一個小葫蘆以增加共鳴。彝族葫蘆笙舞有些地方除用葫蘆笙作為舞蹈伴奏樂器外,還用笛子、月琴等同時伴奏。
舞蹈動作
葫蘆笙舞,吹笙的為男性,跳舞的為女性。舞蹈時,吹葫蘆笙者為領舞,只要葫蘆笙一響,婦女們便兩人一對,並肩挽臂,緊靠站立,攜手隨葫蘆笙吹出的節拍,踏地頓足,扭肢擺裙,娑娑起舞。整個葫蘆笙舞分七路。每一路的名稱,既有隊形變化的含義,又有舞蹈的內容。如第四路為“撒棉籽”,第五路為“收棉花”,第六路為“紡棉花”,第七路為“織布”。每一路都有固定的舞曲,舞曲以56123五音構成,多徵調式和商調式,或者兩種調式相互交替。舞曲音樂節奏緩慢,韻律穩沉。舞姿的動態造型,以一拍一次的膝部屈伸來帶動腰肢、胸部和下頜部呈“S”形的前後扭動、動律向下。舞蹈時,不管隊形怎樣變化,舞圈都要不斷向右或向逆時針方向行進。
但由於地方差異,舞蹈的風格也有所區別,如楚雄一帶彝族跳蘆笙,氣勢較為粗獷,節奏沉穩有力,動作變化小;雙柏一帶的跳蘆笙激情與抒情交替進行;大理一帶的跳蘆笙則輕鬆活潑,變化多,還有單腿轉等技巧展示;文山一帶的打跳更接近與紅河一帶的跳掌。不管哪一個地區的跳蘆笙,其基本特點卻是一致的,即聯袂環舞、頓足踏跺、擊節歌舞。基本舞步有:一步一抬、跺腳、盪步、逗腳步、雙腳跳步、搓腳、蹬步、雙手前後左右甩動、拍腿旋轉等,全體舞者隨著曲調變換而變換一些動作。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花倮人的葫蘆笙舞是一種古老的彝族民間舞蹈,展現著古代滇人葫蘆笙舞的遺韻。說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蘆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傳承而來,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
由於花倮人長期居住於高山之巔,人口稀少而又幾乎處於與外界隔絕的環境之中,具備了保留原始舞蹈遺風的客觀條件。
傳承現狀
由於生產生活的變化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彝族葫蘆笙舞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正逐漸減弱,表現形式日趨單一,傳承上出現不容樂觀的現象。
傳承人物
楊應金,男,彝族,1953年生,雲南文山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彝族葫蘆笙舞代表性傳承人,由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申報。
鐘天珍,女,彝族,1946年生,雲南文山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彝族葫蘆笙舞代表性傳承人,由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申報。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0號,彝族葫蘆笙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5月7號,在彝族“蕎菜節”來臨之際,文山州文化館和廣南縣文化館,在廣南縣那灑鎮新挖聾村舉行了國家級項目“彝族葫蘆笙舞”傳承保護活動示範點掛牌儀式。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每逢蕎年節,全村的男女老少聚於村頭的龍樹下跳葫蘆笙舞。
2018年7月,在“全國舞蹈展演”活動中,彝族葫蘆笙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10月,在“民眾文化比賽活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活動中,彝族葫蘆笙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2002年,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將楊應金命名為“民間音樂藝人”。
2018年7月,在昆明舉辦的第12屆全國舞蹈展演,由彝族葫蘆笙舞改變《倮·印》舞蹈作品入選。
文化軼事
葫蘆笙舞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花倮人的祖先在奔波遷徙過程中,只剩下母親瑪索和女兒紅妹相依為命,紅妹長大後,被鄰近的一條蛇精捲去,瑪索鬥不過蛇精,哭得死去活來,躺在荒山上又累又餓,隨手採下身邊的蕎籽吃下,不久她生下一男孩,並很快長大成人。一天飛來一隻怪鳥,不停地叫:“姐姐紅妹,姐姐紅妹”。他去問母親,瑪索流著淚告訴他紅妺的故事。男孩一怒之下,跟著怪鳥來救紅妹,怪鳥停在田間一隻巨大的葫蘆上,不走了,不停地用嘴啄擊葫蘆,發出奇特的聲音。男孩採下葫蘆,製成葫蘆笙,和怪鳥來到蛇洞,他一吹響葫蘆笙,頓時天昏地暗,電閃雷鳴,蛇精在葫蘆笙聲中不斷地呈“S”形扭動,尾巴完全放開了卷著的紅妹,直到氣絕身亡。姐弟回到家並從此繁衍後代。此後,花倮婦女就以跳葫蘆笙舞來驅逐纏在身上的“蛇精”,並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