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彝族主要居住在雲貴高原、川西高原和橫斷山脈東麓的高原山地上。這裡高山聳立、峽谷縱橫、江河湍急,為彝族酒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特殊的地理環境。
彝族酒歌是
武定世居民族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傳統民歌,已有上千年的傳唱歷史。
明代景泰《雲南圖經志》記載,明漢族官員顧起綸偶遇武定女知府瞿氏擺出的壯觀酒筵,作《武定歌》。
清代《康熙鶴慶府志·風俗》記載,夷俗,飲必歡呼。
基本特徵
酒歌類型
彝族酒歌大體上可分為敘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兒歌等幾大類,有獨唱、對唱、重唱、一唱眾和等多樣的演唱形式。
酒歌以口語的形式展現,內容豐富,含有歷史、農耕、祭祀、宗教、飲食等諸多文化內涵,它包含了彝族人民禮尚往來、民族遷徙、風俗習性等文化信息。彝族酒歌演唱時一般不用任何器具伴奏,祭祀酒歌以樹葉、羊皮鼓、
法鈴伴奏,而在莊重的迎賓場合則會採用月琴、大三弦、大號、地筒等樂器伴奏,風格粗獷、熱情、奔放。
腔調唱法
彝族酒歌有“挪衣”“道嘎”“起除挪衣八”“命熬”“起除”“早除”“南嘎”“所穩切答除”之分,其中“挪衣”意為聽古代流傳的歌,其內容比較古老,多以歷史、傳說為題材。
“道嘎”意指用清楚易懂的語言唱小調,其內容多為格言、
警句。
“起除挪衣八”意為將“嫁調”與“挪衣”合在一起,即將宮調式和商調式二者有機統一。
“命熬”中的“命”為詩,“熬”為見,“命熬”意即唱起歌詞如同眼見一樣,其內容多為敘事詩。
“起除”即“嫁調”,其曲調有一百四十餘首,歌詞不固定。
“早除”是歌頌的調子,多表現祝賀、讚美、恭維等內容。
“南嘎”屬對唱形式,有時也有齊唱。
“所穩切答除”系貴賓敬酒調,它曲調很多,有特定的歌詞。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彝族酒歌是彝族各支系密切交流的重要手段,它承載著
彝族社會生活、歷史傳說、風俗民情、倫理觀念等多方面的內容。是彝族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含有民族諸多文化內涵和文化信息,具有歷史學、民俗學、人類學的重要價值,充分體現了彝族人民的民族智慧和藝術才能。它承載的倫理觀念和準則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文化價值,是彝族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對強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也是彝族人民各支系間交流來往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促進
民族團結、民族繁榮、民族進步,有著現實的社會功能。
傳承狀況
由於彝族的生活習俗不斷向漢族靠近,酒歌這一傳統的文化藝術形式正面臨消亡的危險,應該加以保護。
武定縣政府開辦有彝族彝語彝文古歌培訓班,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傳承人余學光每周都會去給學員們上課,教唱酒歌、民歌,講彝族酒歌的淵源。
余學光每年要培養三四名徒弟,2010年至2018年,20多期彝族酒歌培訓班參訓人數達680多人,收集整理的100多首酒歌,已製作成光碟和教材,為保護傳承彝族酒歌作出了積極貢獻。
傳承人物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武定縣文化館獲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彝族民歌(彝族酒歌)項目保護單位武定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表演
2019年9月,武定彝族酒歌登入浙江衛視《
中國夢想秀》和東方衛視《
中國達人秀》欄目舞台上,為更多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