彍,古漢字,意思是拉滿(弓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彍
  • 拼音:guō
  • 注音:ㄍㄨㄛˉ
  • 部首:弓
  • 五筆:XYAW
  • 統一碼:5F4D
  • 鄭碼:YZTG
  • GBK:8F9C
  • 筆畫:17
  • 筆順編號:51541312212512134
字義,古籍解釋,

字義

(1)〈動〉拉滿(弓弩);張滿弓 [draw a full bow]
勢如彍弩,節如發機。——《孫子·勢篇》
“十賊~弩,百吏不敢前。”
(2)〈動〉擴大 [enlarge]
“~又滂仁,耿照充天。”
(3)〈形〉快捷 [fast]
“駕塵~風,與電爭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部】 彍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5
玉篇同彉(guō)。
又彍騎,唐宿衞兵也。唐書·兵志》開元十一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曰長從宿衞。明年,更號曰彍騎。
又凡迅捷者曰彍。《韓愈·送窮文駕塵彍風,與電爭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