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回跳(elastic rebound)是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彈性回跳
- 外文名:elastic rebound
- 所屬學科:地球物理學
- 公布時間:1988年
彈性回跳(elastic rebound)是1988年公布的地球物理學名詞。
彈性回跳理論認為,地應力使斷層兩側的岩石發生彈性變形並儲存了能量,當儲存的能量超過斷層兩盤之間的摩擦力阻力時,儲存的能以地震的方式突然釋放,同時,發生彈性變形的岩石恢復到原來的形狀。致震斷層的研究 震源機制研究以彈性回跳理論...
《地震預測與預警》從彈性形變、裂隙擴容、縫隙貫通、臨震預滑、彈性回跳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地震的孕震機理。我們認為,地震成因可概括為:在外力作用下脆性岩石層發生彈性形變;脆性岩石層內部新裂隙形成,擴張後成為裂縫;新裂隙、裂縫與舊...
日本的中野廣最早提出了震源的單力偶力系,第一次把斷層的彈性回跳理論和P波初動的四象限分布聯繫起來。此後,本多弘吉又提出雙力偶力系,事實證明它比單力偶力系更接近實際。美國的拜爾利(P.Byerly)發展了最初的震源機制求解法,1938...
5.1 巨大岩石體彈性勢能的積累是地震和火山噴發能量的主要來源 5.2單獨用斷層破裂解釋地震發生機制的不足 5.3連續分布的固體難以在局部集中釋放能量 5.4產生地震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巨大裂縫與彈性回跳的組合 5.5關於地震和火山噴發...
注射壓力高,融料粘度差小,層間剪下應力小, 脫模後彈性回跳大,故收縮也可適量的減小,料溫高、收縮大,但方向性小。因此在成形時調整模溫、壓力、注射速度及冷卻時間等諸因素也可適當改變塑件收縮情況。模具設計時根據各種塑膠的收縮...
斷層面解通常以彈性回跳理論為基礎,從點源模型出發,利用作圖法或解析法即可得到斷層面解。作圖法是以平面作圖代替球面作圖。常用的有吳爾夫網作圖法和施密特網作圖法。兩種作圖法的投影面均為某個過球心的大圓面,前者的投影關係較...
在模型中,彈簧的拉伸比擬鄰近斷層的岩石的彈性應變,而滑動的發生比擬發生在斷層上的地震。這就是粘滑現象。而存貯在彈簧中的彈性應變釋放,相應於地震的彈性回跳現象。地震和彈簧滑塊模型 假定地震是由斷層的滑動造成的,而一條大斷層...
第二節 彈性回跳原理 第三節 震源機制解 第四節 板塊構造學說 第五節 全球地震活動概況 第六節 不同類型的地震 第六章 地震儀及地震基本參數的測定 第一節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 第二節 現代地震儀 第三節 地震台與地震觀測台網 ...
據此,里德(H.F.Reid)提出了著名的彈性回跳理論,建立了地震是斷層突然錯動形成的學說。 墨西拿地震(義大利,1908年12月28日) 這次地震發生在西西里島和卡拉布里亞之間的墨西拿海峽的海底。對歐洲來說它的損失僅次於1755年裡斯本大震。它使...
相繼提出比較有影響的假說有三:一是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內部不斷積累的應變能超過岩石強度時產生斷層,斷層形成後,岩石彈性回跳,恢復原來狀態,於是把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出來,引起地震,這是所謂“彈性回跳說”;二是1955年日本的松澤...
這次地震促使美國人H.F.里德提出彈性回跳假說來解釋地震成因。 同年在Lawson(1908)的報告中提到了一個關於地震震級的重要特點,地震的震級和地下地質情況有明顯的關聯。沉積物填滿的河谷遭受的地震級數比附近的河床岩石地的要大,並且,最...
這次地震促使美國人H.F.里德提出彈性回跳假說來解釋地震成因。據北美《世界日報》報導,芝加哥大學副教授Mae M. Ngai於18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一百年前的4月18日,一個大地震和地震引發的火災,造成舊金山20萬人無家可歸,在...
席理 是指岩石從深處上升到表層時,由於圍壓的遞減及上覆載荷的逐漸消除,使岩石中儲存的應變能得以釋放從而發生彈性回跳而擴張產生的裂隙。
16.地震機制——彈性回跳 17.現代地震學的發展 18.大陸漂移 19.海底擴張 20.板塊構造 21.地震與板塊大地構造學說 22.興利避害、造福人類的地球物理學 23.特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 24.海嘯:成因與特點 25.地震海嘯·...
注塑壓力高,熔融料粘度差小,層間剪下應力小,脫模後彈性回跳大,故收縮也可適量的減小,料溫高、收縮大,但方向性小。因此在成型時調整模溫、壓力、注塑速度及冷卻時間等諸因素也可適當改變塑件收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