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可變結構抗減震技術研究

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可變結構抗減震技術研究

《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可變結構抗減震技術研究》是依託西南交通大學,由申玉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可變結構抗減震技術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申玉生
  • 依託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結合汶川地震隧道震害調研,採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擬與振動台模型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可變結構的抗減震新技術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對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結構震害災變理論進行系統研究:總結汶川地震中不良地質段隧道結構的破壞形態,採用離散元軟體對隧道破壞模式和形態進行數值再現分析,重點研究隧道震害的成因及其震害災變理論,為強震區隧道結構修復加固提供技術支持;.⑵分析隧道減震層的力學機制,建立減震層的力學計算模型,並提出隧道減震層的最佳化設計參數,得出強震區山嶺隧道減震層的動力回響規律;.⑶提出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抗震型可變結構的抗減震新技術:基於強震區隧道震害災變理論和減震層力學機制,隧道結構抗震技術概括為減、讓、抗,通過改善圍岩地質條件,提出抗震型可變結構新思路,減小地震對隧道結構的破壞,確保隧道安全。

結題摘要

本項目結合汶川地震中隧道的震害特點,採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擬與振動台模型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強震區不良地質段隧道可變結構的抗減震新技術進行研究。在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項目的各項研究內容按計畫完成,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首先,總結汶川地震中不良地質段隧道結構的破壞形態,並分析了出汶川地震中山嶺隧道的震害機理,一是由土體位移差異(失穩)而引起地下結構強制變形導致的破壞,二是慣性力作用下的破壞;其次,採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和三維數值模擬計算方法,構建了強震區隧道結構安全性模糊綜合評判系統;對隧道穿越軟硬交界面時的動力回響規律進行研究,得出了隧道圍岩進行漸進型的注漿加固措施可以提高隧道結構的抗減震性能,該措施的抗減震效果優於設定減震縫和全環注漿;最後對強震區穿越斷層破碎帶的山嶺隧道,提出了更適應斷層錯動的柔性可變減震結構,並對其減震效果及減震機理進行了分析驗證;並通過開展振動台模型試驗研究了隧道結構在跨斷層部位分別採用套管式可變結構、減震層、減震縫和無措施情況下的地震回響特性與破壞機理。本基金所得結論可以為高烈度地震區隧道工程的抗減震施工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