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性人格

強迫型人格一般指本詞條

強迫性人格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是一種人格障礙的一種,是人格在發展的過程中畸形與偏離狀態,表現出固定持久的適應不良行為,一般是從童年、少年開始,保持終身的一種偏離常態的人格。以刻板固執,墨守成規,缺乏應變能力為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強迫性人格
  • 外文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概述,發病情況,治療及預後,發病原因分析,表現特徵,症狀,行為表現,形成原因,治療方法,聽其自然法,當頭棒喝法,

概述

強迫性人格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是一種人格障礙的一種,是人格在發展的過程中畸形與偏離狀態,表現出固定持久的適應不良行為,一般是從童年、少年開始,保持終身的一種偏離常態的人格。以刻板固執,墨守成規,缺乏應變能力為特點。同時由於個人內心深處存在的不安全感而導致的懷疑和過分謹慎。此外,因為要求十全十美,但又缺乏信心導致反覆核對,過分焦慮,有注意行為細節的表現。

發病情況

強迫性人格障礙患者從早年(兒童甚至幼兒期)就表現出過度追求完美、計畫性、過度整潔、過分注意細節、行為刻板、觀念固執、怕犯錯誤等性格特點。強迫性人格障礙患者的症狀有現實性,有時這些行為對患者的生活或者工作有一定的正面的幫助。 而強迫症的症狀往往是荒謬的、強迫觀念往往是某種內在焦慮的外在表現,強迫行為只能夠緩解內心的焦慮,對患者沒有幫助,常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往往為這些行為感到痛苦,極力消除卻不能。

治療及預後

強迫性人格障礙患者在壓力下會表現出類似強迫症的症狀,但在壓力緩解後這些症狀又會基本消失,少數會發展成強迫症。 一個強迫症患者可以在病前並沒有強迫性人格。 強迫性人格障礙和強迫症在治療上都不容易,後者可以採取藥物治療,前者藥物治療無效。

發病原因分析

就現有的資料全部指向親職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離異和父母拋棄是兒童產生人格障礙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兒童得不到父母的愛和關懷,情感的冷漠導致兒童對人際交往保持較遠的距離,而且表現出難以琢磨和不好接觸,因而不可能和他人保持熱情、溫暖、親密的關係,雖然他們也接觸社會,但卻不具備理解和分擔他人情緒的能力,也不能從思想感情上和別人交流。
其他一些情況指向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本身就是情緒無常,喜怒不定,或者冷漠無情,甚至兇狠殘暴,一味苛求,或者過分溺愛,對獎懲和教育沒有原則,對孩子教育問題缺乏一致性,導致兒童無所適從和沒有明確的自我認同感

表現特徵

強迫型人格障礙是一種較常見的人格障礙,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這類型人格的人數占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

症狀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一2一R)中將強迫型人格障礙的症狀表現描述為: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無缺、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因而有時反會影響工作的效率。
2.不合理地堅持別人也要嚴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則心裡很不痛快,對別人做事很不放心。
3.猶豫不決,常推遲或避免作出決定。
另外,自己也可以製造一些“捧喝”,當感到將要不能控制某些行為時,對自己大喝一聲“停”或“不”,都是有效的,這時人的思維、行為的習慣被打亂,自我意識就能起作用了。如自己對他人辦事不放心,遲疑著不肯把事情交給手下人去辦時,就可以對自己大喝一聲“當斷則斷”。在那一瞬間拋棄所有的考慮,把任務很快下達給下級。  有時發現自己叫停的力量不足,還可以請自己.的好朋友、同事甚至上司在必要時“棒喝”——下。例如,當——件工作即將收尾時,由於自己追求完美,遲遲不能完工,這時幫助者不妨用嚴厲的口吻大喝一聲“當斷則斷!”——定會有效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