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技術分類,環境影響,國內發展,因地制宜發展各種注氣 EOR技術,擴大氣源,開展室內實驗和現場先導試驗,微生物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
技術分類
強化採油技術有三種主要技術:注氣,熱注入和化學注入。 在美國,採用天然氣,氮氣或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天然氣注入量占EOR產量的近60%。 熱噴射涉及熱量的產生,在美國占EOR產量的40%,其中大部分發生在加利福尼亞州。 化學品注入可能涉及使用稱為聚合物的長鏈分子來提高注水的有效性,它占美國EOR產量的大約1%。 2013年,美國從俄羅斯引進了被稱為等離子脈衝(Plasma-Pulse)的技術。 這種技術可以使現有油井產量再提高50%。
- 化學驅(Chemical flooding)
- 氣驅(Gas flooding)
- 熱力採油(Thermal recovery)
- 微生物採油(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簡稱MEOR)
環境影響
提高的採油井通常將大量的采出水泵送到地表面。 這種水含有鹽,也可能含有有毒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 如果沒有適當的控制,這可能會對飲用水源和環境造成很大的損害。 處置井(Disposal wells)被用於通過將采出水注入地下而防止土壤和水的表面污染。
在美國,注入井活動由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和州政府根據《安全飲用水法》進行管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已經頒布了地下注射控制(UIC)規定,以保護飲用水源。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將提高採收率的油井作為“II類”井進行管理。 這些法規要求井操作人員將第二類處理井中用於地下深處回收的鹽水重新回注。
國內發展
我國油田水驅採收率較低, 東部油田綜合含水率已很高,普遍進入油田開發產量遞減階段,近年發現的又多為低滲透和高粘度油田的難采儲量 ,發展多元的 EOR技術已成為陸上石油工業持續發展的一項迫切戰略任務。1998 年, 在全國範圍開展了三次採油潛力二次評價, 適合注氣( )混相或非混相驅的石油地質儲量占參評的 10%以上, 粗估的平均採收率可達 16.4 %。評價結果還表明, 我國有近4億噸低滲透油田儲量難於注水開發 。
因地制宜發展各種注氣 EOR技術
根據氣源條件, 發展注烴和非烴氣體混相和非混相技術。天然氣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優先開展注烴混相、近混相和非混相驅。吐哈葡北注烴混相驅已經開展3a ,效果好 ;大慶 、勝利 、江蘇、吉林、江漢 、中原 、華北 、青海和長慶等油區進行過、正進行或將進行這項試驗,望取得成功 ,促進此項技術發展 。
擴大氣源
(1)重視天然 氣藏的勘探開發, 尤其是東部地區 。
(2)研究西氣東輸和國外引進天然氣注氣的經濟技術可行性。
(3)引進國外技術, 發展制、注和制、注技術。設備的壓力和排量還滿足不了驅替的要求 ,要加以提高。
(4)開展利用油田附近熱電廠 、石化企業的放空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
開展室內實驗和現場先導試驗
(1)引進國外技術或資金, 發展國內壓縮機裝備。
(2)選好先導試驗區 , 作好先導試驗, 爭取實施一個 ,成功一個 。
(3)從單井開始 , 先把單井吞吐、混氣(或)壓裂和混氣酸化 、注蒸汽 +開採稠油等工藝技術開展起來。吉林 、江蘇、遼河、勝利、中原等油區的單井吞吐 ,江漢油區的注吞吐 , 吐哈油區的混氣壓裂 、酸化 ,吉林、長慶油區的混壓裂,江蘇油區的混 CO 2 酸化等都在開展 ,應總結交流經驗 ,發展 、擴大這些工藝技術及相應裝備。
(4)要開展近混相驅 、注空氣開發輕油油藏 、注 /、 /烴類氣體等混合氣、泡沫和深度調剖、注氣過程中固溶物沉積、防腐和水氣交替過程中注入井注入能力下降等問題的研究, 用以指導生產 ,推動我國低滲透油田注氣 EOR 技術的發展。
微生物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
對 M EOR國內外研究現狀、方法、菌種和營養液配製、油藏篩選標準、作用機理及礦場套用等基本理論進行了論述 .在微生物驅、聚合物驅、鹼 \表面活性劑 \聚合物三元複合驅等三次採油技術對比的基礎上 ,闡明了 MEOR的良好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