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龍翔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
- 出生日期:1916年3月19日
- 逝世日期:1996年10月24日
- 職業:北京大學校長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化學系
摘要,個人簡介,個人履歷,主要論著,主要貢獻,工作經歷,擔任職務,與病魔抗爭,人物評價,
摘要
張龍翔,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學校長,是北京大學生物化學專業蛋白質工程國際重點實驗室的主要創建人。為中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培養了大量人才。為胰蛋白酶工程在我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個人簡介
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生物化學學會第一至三屆副理事長。專於生物化學,從事致癌芳香烴代謝作用、結核菌脂質、葡萄糖脂肪酸脂、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撰有《豬胰蛋白酶自溶後活性產物的親和層析分離和動力學性質》、《大熊貓及幾種哺乳動物乳酸脫氫酶同工酶M的一級結構比較研究》等論文,與他人主編《生化實驗方法和技術》。
個人履歷
1930年 考入上海滬江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學習。
1933年 高中畢業,升入滬江大學化學系學習。
1934年 插班轉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1937年畢業。
1938年 考入嶺南大學化學系讀研究生。
1939年 應聘到昆明(西南聯大)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任研究助理,同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費留學,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未能成行。
1944年 應聘到重慶桐油研究所任研究員。
1946年 受聘到北京大學化學系任教授。
1950年 任北京大學代秘書長等。
主要論著
1.張龍翔,程榕時。高級脂肪酸的葡萄糖酯11.軟脂酸-α-D-葡萄糖五酯的同質多晶現象.化學學報,1953,19(3):139~143
2.張龍翔,程榕時。高級脂肪酸的葡萄糖酯11.軟脂酸-α-D-葡萄糖五酯的同質多晶現象.化學學報,1953,19(3):139~143
10.張龍翔。蛋白質的分子進化。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學術講座彙編》(第一集),104~108
11.張龍翔,張庭芳,李令嬡。生化實驗方法和技術。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九次印刷),1997年第二版
12.倪逸聲,張龍翔。胰蛋白酶工程研究進展.生物工程進展,1992,12 (1)2~7
主要貢獻
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制定了第二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張龍翔選擇了分子生物學中的蛋白質結構與功能作為基礎性研究方向,並以從1954年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即開始的、製備具有套用價值和理論意義的結晶胰蛋白酶及其結構與活性功能間的關係為研究對象。對胰蛋白酶在自溶過程中化學結構的變化與酶活性的關係進行了系統研究,得到了結構不同但仍具有酶活性的δ、γ、σ三種胰蛋白酶自溶產物,以及它們與苯甲脒複合物的晶體,並對它們的化學結構、溶液構象和性質做了研究。還合成了δ胰蛋白酶與綠豆胰蛋白酶抑制劑的複合物單晶,進行了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在長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中,建立起一個具有先進水平、設備齊全的蛋白質結構與功能實驗室。
該實驗室的另一項科學研究工作是以特定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作為分類學特徵,研究我國珍稀動物大熊貓與相關動物的親緣關係。通過乳酸脫氫酶同工酶M4胺基酸序列分析來判斷大熊貓在動物分類學中及其在進化過程中的地位。大熊貓的分類學地位一直是學術界有爭議的問題。根據傳統方法按解剖學特徵和化石標本,有的學者認為大熊貓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熊,應歸入熊科(Ursidae);另有學者認為大熊貓更接近於小熊貓,應屬於浣熊科(Procyonidae);也有學者提出大熊貓應列為獨立的一科(Ailuropodidae)。張龍翔等認為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可以作為一個客觀信息來研究動物的親緣關係。他們首先用親和層析等方法從大熊貓骨骼肌中分離純化了乳酸脫氫酶同工酶M4,又完成了M亞基331個胺基酸殘基的序列測定,並與小熊貓、黑熊、狗、豬等相關動物同一酶的胺基酸序列作對比,發現大熊貓乳酸脫氫酶同工酶M4有其獨特性,從而提出了大熊貓應在食肉目中劃為獨立一科的見解。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後,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從而使學術界更多的同行認定: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的親緣關係應是一條可行的、更確切的途徑。隨著國際上分子生物學,尤其是基因工程的迅速發展,1985 年在對胰蛋白酶結構與功能研究的基礎上,又開始了胰蛋白酶的分子設計與蛋白質工程的研究。這項研究後來成了國家高技術發展“863”計畫中生物技術領域中的一項專題研究。為了探索加強胰蛋白酶穩定性和提高對底物作用的專一性,提出了對胰蛋白酶分子改造的設計方案。並用定位突變方法得到了幾個相應的突變體,對這些突變體在大腸桿菌中進行了表達和性能測定,而且得到了穩定性和活性較野生型胰蛋白酶有所提高的胰蛋白酶突變體。1989年,張龍翔寫成“幾種蛋白質的結構、功能和進化”一文,被鄒承魯院士編入由美國學術出版社出版的《當前中國的生物化學研究》一書。該文總結了張龍翔和他指導的研究者們多年來的研究工作。在對蛋白質結構、功能及其工程的長期、系統研究的基礎上,經國家科技管理與學術職能部門和同行專家組的審批,在北京大學建立了由張龍翔領導的“蛋白質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工作經歷
張龍翔對學會工作一貫非常重視,他認為學會是學科同行“以文會友”、交流學術、增進彼此了解與團結的民主形式和民眾組織,是幫助黨和政府聯繫廣大科技人員的紐帶和橋樑。他參與創建了中國生物化學會,長期擔任常務理事和副理事長,並多次參加國際生物化學聯合會舉辦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在第六次全國生物化學學術會議暨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國生物化學會第五屆理事長。1982年,又與楊福榆等創建了北京生物化學會,被連續推選擔任第一至第三屆理事長。並從1984年籌建開始就積極、熱心支持由中國生物化學會主辦的基礎性高科技學術期刊《生物化學雜誌》,始終擔任常務編委,認真細緻地審閱稿件,積極參與謀劃刊物的成長。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還根據理事會的討論和決議,申請將學會和學報的名稱,變更為與國際對口聯合會的名稱接軌的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以便於國際間的聯繫和交流。他對學會工作認真負責,始終堅持“五湖四海”原則,平易近人、謙遜、民主、尊重同事,使與他一起工作或與他有過交往的人都感到心情舒暢,因此獲得了大家的好評,享有很高的威望。他還被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世紀80年代初,他擔任北京大學校領導期間,極力推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增強北京大學與世界各國著名大學之間的聯繫。他認為科學是造福人類的事業,不應故步自封。他與周培源校長一道積極主張派出留學生學習先進國家和人民的科學技術,然後回來建設自己的祖國。同時邀請國外著名的學者來中國講學,突破狹隘的意識形態桎梏,率先在學術界改革開放。
擔任職務
1980年任國務院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1981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生物學科評議組副組長。1985年任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考選委員會委員及學務委員會委員。1986~1992年任中英友好獎學金資格審查委員會副主任,受國家教委的委託多次赴英國考察,與英方代表哈塞爾(C.Hassall)教授共同提出有關的規劃。1987~1990年任國家發展高技術“863”計畫生物技術領域蛋白質工程主題評審委員。1991~1993年任“863”計畫生物技術領域評估員。從1981年起,在他擔任中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考選項目(China U.S.Biochemistry and Mo1ecular Bio1og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CUSBEA)中方主席的九年間,一貫秉公考選,對來自全國各高校的考生一視同仁,北大學生每屆都有中選者,但從來沒有得到過“近水樓台”之便。先後通過此項目選拔赴美國在多所著名大學留學的四百多名年輕學人中,多數已獲得博士學位,在生命科學各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和教學中成為骨幹,培養了學科的一代新人。他還多次受國家教委之託,去美國各高校視察和慰問中國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鼓勵青年們潛心向學,為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為祖國的振興出力,受到這些留學人員發自內心的敬重。1993年直到1996年他去世前,他被推選擔任在北京召開的“海外及歸國中國生物學者生命科學暨生物技術討論會”的主席和名譽主席。
與病魔抗爭
1993年7月26日,我國著名醫學發明家劉同慶得知張龍翔患癌症後,便和中日友好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著名病生理專家周舒教授、北京大學生物化學系王鏡岩教授(前北大校長張龍翔教授的學生)一齊去北醫三院高幹病房,為前北大校長張龍翔教授會診。在病房主任辦公室里,劉同慶發現,張龍翔是前列腺癌伴全身廣泛骨轉移。目前最棘手的是,其整個頸椎、腰椎骨質破壞的程度,隨時會引起高位截癱累及生命。院領導為張校長的病情已多次組織討論,都認為目前沒有什麼特殊方法來治療。也邀請了腫瘤界專家來會診,他們一看到ECT片後,連患者都沒有去見一見就都走人了。
當劉同慶一行走進張龍翔病房中時,張龍翔欲仰身示意,突然又痛苦地縮回上身平臥在床上,劉同慶急忙趨前對他說:“張老,您千萬別動,今天您只管聽我們說話就行了。”坐在床邊的張老夫人起身,對劉同慶一行表示感謝。王鏡岩教授把劉同慶和周舒做了一番介紹後,就請劉同慶對張校長做常規檢查。只見張明顯消瘦,全身肌肉呈萎縮鬆弛狀,上身及頸部活動嚴重受限,唯面頰略顯紅暈,神志尚清。在劉同慶檢查時,張校長插話說:“我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胸、腰、肋骨和頸椎不時非常疼痛,幾乎不能動”。至此,一套治療方案已在劉同慶心中擬定形成。但是有些基本條件北醫三院能否接受,還需協商,也就是張校長仍住在醫院,僅套用劉同慶的藥物來治療,院方協助觀察即可。這樣安排,主要考慮萬一治療中發生危急狀況,能及時獲得救治。劉同慶提出這個問題後,張校長說:“劉大夫,您提出的問題不是問題,我會安排好的。”隨後,劉同慶將用藥方法,怎么配合治療、觀察和注意事項等逐一做了詳細交待。後得知院方完全同意劉同慶和張校長家屬意見,並表示將會積極配合協助觀察治療。
此後,也正是由於北醫三院積極提供了許多方便,使張校長的危重病症很快得以改善,為其身體漸趨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
服藥一個多月,張校長原所有疼痛部位已基本緩解。服藥至半年時,經逐步鍛鍊適應,不再臥床,一般生活可基本自理。服藥10個月時,全身骨掃描(ECT)複查顯示:全身廣泛骨轉移病灶已大部分消失。及至1年2個月再做ECT複查,其結果是骨轉移灶已基本消失,身體恢復良好。
1995年初,張校長完全恢復了指導研究生的工作,並經常主持有關學術方面的會議和活動(事實上,張校長在94年7月剛下床不久就出席學術報告會了)。
1996年3月,北京大學為慶祝張龍翔校長80壽辰及執教50周年,舉辦了學術報告會。國內教育界、生物化學界及其他學術界許多著名的學者和老前輩以及歷屆學生都親臨參會祝賀。還有海外的學子特從海外回國與會賀壽。由此可見,張校長一生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及在學術界的影響,實可謂是名揚四海,桃李滿天下。
1996年10月24日,因多種因素導致張校長不幸突然去世。
北大出版的《張龍翔教授紀念文集》,對劉同慶為張龍翔治療及張龍翔與病魔作抗爭的事跡,均有所記錄。
人物評價
張龍翔一生熱愛科學、熱愛教育事業,尊重同行、關心青年、獎掖後進、團結合作的精神和溫文儒雅的學者風采,受到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界和高等教育界廣泛的尊敬和愛戴。他五十年如一日,在祖國的教育和科技戰線上辛勤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很多學生在緬懷張龍翔先生時,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他對待學生不僅在學術上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而且在生活上也如同長輩般給予關心。更可貴的是,他能在文化大革命和其他政治運動中,在法治和道德淪喪、世態炎涼、利害重於情義、威勢重於是非的艱難環境中,關心和顧及青年學子的命運和前途,以大智大勇的善心仍給學生以科學知識的培育,並千方百計匡正青年學子的迷惘言行,給以善意的引導,避免了一些人更深地誤入歧途。與人為善,一以貫之。就是後來他身患癌症之後,一方面配合中日友好醫院劉同慶大夫的治療,另一方面仍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了無數難以忍受的病痛之苦,不懈於自己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四年中繼續堅持培養了他招收的最後一批博士研究生四名,在他(她)們陸續通過答辯獲得學位後,還親自寫信推薦出國到處於學科研究前沿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使學生們得到更好的培養和成長。充分顯現了一位十分敬業樂群的老教師、老科學家的高尚人格魅力和堪稱楷模的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