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霞(鎮江市京口區江濱新村第一社區黨委書記)

張鳳霞,女,漢族,1970年1月出生,江蘇鎮江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鳳霞
  • 出生地江蘇鎮江
  • 出生日期:1970年1月
  • 性別:女
任職履歷,先進事跡,

任職履歷

1987年5月--1994年5月 先後任江蘇省鎮江市毛紡廠工人、組長、會計;
1994年5月--2004年2月 先後任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四牌樓街道辦事處會計、新河街社區副主任、江二社區主任;
2004年3月--2007年8月 任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四牌樓街道江濱新村第一社區黨支部副書記、主任;
2007年9月--至今 任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四牌樓街道江濱新村第一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先進事跡

一、強素質,服務居民高效化
早在2004年,她帶著街道領導的信任,來到江一社區,做了一個擁有5000餘戶、2萬多人口的大型開放式的老小區擔任社區主任。面對這樣一個高起點、高要求的社區,如何開展工作?如何為社區民眾排憂解難?如何“保先進、創新業”?她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在理論中學、在實踐中學,經常深入到社區居民、老主任家中,了解和收集大量社區民眾最關心、最關注、最需要解決問題和困難等第一手情況。同時注重自身理論業務素質的提升,先後參加中央黨校本科函授、鎮江市社區居委會主任示範班、京口區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和勞動保障服務工作平台業務知識培訓、電腦培訓等學習。通過學習,增強了自身適應崗位需求的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率地服務社區居民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解民憂,服務居民人性化
貼近民眾,服務民眾,凝聚民眾是她擔任社區主任以來矢志不渝的工作目標!為此,她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先後與軍休一所、江濱中學、大地幼稚園、烈士陵園、博物館等單位結對共建,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把幫扶弱勢民眾作為一件樂事,在社區設立慈善超市、慈善助學站、愛心基金,長年開展結對幫困、捐資助學等活動。
2005年當她在得知失業職工陳國強的愛人在酒店打工不幸意外死亡,兒子劉濤正在讀國小六年級,張鳳霞坐不住了,專門為此組織募捐活動,一天共募捐4884元,這筆錢作為教育基金送到了劉濤手裡,握住劉濤的手,她一遍遍叮嚀:有事記得找社區,找阿姨!看著劉濤咬住嘴唇忍著眼淚懂事的樣子,她的心被震動了,這些困難家庭的孩子怎么辦?“她要幫助他們,讓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成長的路上有愛相伴!”她還多方求助,為劉濤找到了資助他的“社會媽媽”,孩子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把社區的關心和幫助作為自己學習的動力,以良好的心態輕鬆面對學習,還被評為“京口區三好學生”。截至目前,轄區18名困難學生陸續與他們的社會媽媽結上對子,他們中的優秀代表葛陳蓉還被評為江蘇省第五屆“十佳春蕾女童”。
社區的就業工作,是她每天的必修課。為失業人員服務,解決困難,是她應該做的,也是社區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在2005年“三小車”專項整治工作中,她結識了殘疾人李竹林,李竹林夫婦都是殘疾人,靠殘疾車載客維持生活,實行“三小車”整治後一時沒有了工作。 她主動聯繫並為他們報名參加市勞動保障部門舉辦地技能培訓班和創業培訓班,使他們不但獲得江蘇省勞動廳頒發的就業培訓結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還對個體經營步驟、程式、風險規避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礎上,她又進一步引導他們自謀出路再就業。如今,“竹林”花店一直正常營業,李竹林獲得“鎮江市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新人新事”提名獎,還在百戶“和諧家庭”活動中被評為自強型家庭。李竹林說:“張主任和社區幫助了她,她也要去幫助那些比自己困難的人,做些捐資助學等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感恩社會,回報社會”。他還要向社區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做一名黨員,為社會盡一份自己的力。
在2008年的拆遷工作中,她因工作用嗓過度,聲帶剛剛開刀手術,為了不耽誤工作,她就一邊揣著藥,一邊帶著小組同志加班加點在拆遷工作第一線。在和拆遷戶的談判中,她的嗓子幾度嘶啞得說不出話來,就喝口水潤潤嗓,繼續耐心細緻的做工作,終於圓滿完成了小組66戶的拆遷任務。
三、順民意,服務居民多元化
社區是個大家庭,如何滿足不同人群的業餘文化生活需求?如何凝聚大家的主體力量建設社區、服務社區?實踐中,她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不斷探索社區工作新內涵,用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引導居民走出家門,增進感情,豐富了和諧社區建設的內容。
她積極回響和落實街道黨工委的工作部署,積極配合街道全面深化社區格線化建設,健全和完善“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的社區管理功能,結合“兩網服務”總結和推廣以“三活、四清、五百家”為核心內容的格線化管理工作要求,受到省長李學勇等各級領導的好評。
在市、區宣傳部門的指導下,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她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積極探索並率先開展“網上居委會”建設。按照“虛擬網路、真情溝通”的工作要求,及時發布社區服務信息,及時回應答覆居民訪客的提問,切實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目前網上居委會互動帖子有3500多條,點擊量達到16萬餘次。形成了信息直通車、便民服務所、矛盾化解站、乾群連心橋四大服務特色。中央領導劉雲山同志,中宣部、省委宣傳部和市委領導多次視察指導,並給與高度評價。“網上居委會”和社區格線化管理線上線下共同服務,兩網互動,優勢互補,架構起新形勢下社區服務新模式。
作為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她提議社區應把服務“微觀民生”生作為社區服務民眾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從與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有關的“微觀民生”入手,著力做好“民心工程”。去年初,她主持召開“濱江議事堂”議事會,通過2次居民代表聽證會,廣泛徵求廣大居民民眾意見和建議,擬定了“濱江畫廊”新建和老一期小公園改造方案,並將其列入2011年社區黨委目標承諾書,先後在當年7月和11月中旬前分別將這兩項“民心工程”全部完工,切實兌現了社區為民辦實事的承諾,進一步提升了民眾對社區的信任度,增強了社區的公信力。
在她多年堅持和組織下社區先後成立了康盛劇社、“激情小屋”歌詠隊、濱江詩書畫印社、歡樂腰鼓隊、江蝶舞蹈隊、門球隊、桌球隊、羽毛球隊、象棋隊等十多支文體隊伍活躍在社區。在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中,社區居民和睦相處的氛圍不斷濃厚,建設和諧新社區的人文基礎不斷得到夯實。
四、求創新,主題活動特色化
在市、區、街道三級的大力指導下,她帶領社區黨委一班人,積極探索創建了“濱江黨建文化”,成為新時期她市黨建工作新舉措和新亮點,受到中組部、中宣部和各級領導的瞻仰和肯定。社區黨建工作先後榮獲“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先進基層黨校”的稱號,2011年又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10年她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但心裡放不下社區工作,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對社區工作的新想法和社區明天的新憧憬,沒有休息多長時間就有堅持上班,在平凡的社區崗位上,熱心服務居民,默默奉獻著,面對大量的社區事務,經常超負荷地工作。
在她和社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社區先後榮獲了“全國文明樓棟”、“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由於社區工作成績突出,她本人也被授予了“全國三八紅旗手”、江蘇省“十大女傑”、江蘇省創先爭優·社會管理先鋒行動“優秀共產黨員”和 “鎮江市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鎮江市跨越發展突出貢獻者” 、鎮江市“十佳社區黨組織書記”等稱號。
以上這些成績,只屬於過去。她認為:“人要向前看的,老是回頭望,就沒有發展和進步;只有永遠盯著下一個目標,才能更好地釋放個人潛能,才能把社區工作提升到一個新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