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昌

張霞昌

2007年4月28日中國駐芬蘭大使館日前舉行招待會,熱烈祝賀發明紙質電池的芬蘭華人科學家張霞昌博士榮獲“2006影響世界華人大獎”。馬克卿大使將一幅著名中國畫《五牛圖》贈送給張霞昌,並勉勵他繼續發揚拓荒牛的精神,發憤圖強,辛勤耕耘,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和駐在國的經濟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霞昌
  • 出生地:中國上海
  • 畢業院校: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
  • 主要成就:榮獲“2006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 人物身份:發明紙質電池的芬蘭華人科學家
  • 性別:男
成就榮譽,所獲獎項,媒體採訪,個人簡介,

成就榮譽

所獲獎項

2006年12月4日,芬蘭電池公司研製的超薄型紙質電池獲得世界經濟論壇頒發的“2007技術先鋒獎”。該公司首席技術官、華人科學家張霞昌博士就是這種紙質電池的主要研發者。此後不久,這一新發明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6年八大最佳創新技術之一。今年3月31日,由鳳凰衛視和《北京青年報》等10多家具有影響力的海內外華文媒體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2006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舉行。包括紙質電池發明者張霞昌博士在內的11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在不同領域影響著世界的傑出華人榮獲“2006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華人科學家張霞昌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間傳遍全球。 張霞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這種新型紙質電池可以作為化妝品、智慧卡、音樂賀卡、人體表皮藥物滲透膜、紙上LED、電子紙、感測器和射頻識別標籤等的工作電源。與普通的紐扣電池相比,紙質電池成本極低,材料環保,可作為日用垃圾處理,尺寸和形狀靈活,易於與套用進行集成。由於這種電池的放電時間不夠長,目前尚不能用於數位相機、手電筒或手錶中,但它可用於目前套用最廣的“射頻識別”(RFID),俗稱電子標籤。 張霞昌說:“構想一下,在超市里,顧客只需將挑選的幾十種不同的袋裝食品和其他物品放在手推車裡推到收款台旁,每種物品包裝上的電子標籤都會對閱讀器發出信號,顧客付款後即可走人,無需工作人員,且防竊率是百分之百。”隨著RFID技術的發展迅速,紙質電池會在這個領域得到廣泛套用,其潛在市場在未來可以達到幾十億美元。

媒體採訪

面對未來的美好前景,張霞昌表示:“我們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生產前的測試,並已同一些套用領域的大公司進行合作,共同開發產品。一旦需要,可以馬上投入生產。我們的短期目標是把大規模生產線建立起來,而長期目標則是讓產品走向市場。為此,我們已經開始在全世界尋找風險投資,包括國內。”他還計畫把業務重心轉向中國,因為那裡的機會太多了。張霞昌希望不遠的將來能在中國市場上看到他和他的公司的產品。

個人簡介

張霞昌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普通工人。1980年,他考入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留校工作。為了在事業上獲得更好的發展,他於1989年自費赴芬蘭留學,在赫爾辛基理工大學攻讀化工博士學位,並開始研究生物燃料電池。博士畢業後,他繼續留校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為了推廣生物燃料電池,張霞昌和他的芬蘭同事於2002年創辦了芬蘭電池公司。 生物燃料電池雖然是一種既先進又對環境有益的電池,但由於這種電池產生的電壓較小,造價較貴,很難打開市場。張霞昌和他的團隊果斷調整方向,開始研發更便宜、更有市場前景的紙質電池。為了解決研究經費問題,張霞昌一邊以學者和首席技術官的身份搞研究,一邊以芬蘭電池公司合伙人的身份想方設法吸納資金。張霞昌平時很勤奮,通常每天在辦公室工作10多個小時,回家後和周末還繼續工作。他就像拓荒牛那樣,腳踏實地,執著追求,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默默地工作和奉獻。 正如張霞昌自己所說:“對於我來講,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一種成就感,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成功。”2005年至2006年,張霞昌所在的芬蘭電池公司先後從芬蘭政府獲得幾十萬歐元的資助和風險基金,使紙質電池的研發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並獲得了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