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集鄉(安徽肥東縣張集鄉)

張集鄉(安徽肥東縣張集鄉)

張集鄉,隸屬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位於肥東東北部,距縣城30公里,北與八斗鎮交界,東與古城鎮接壤,西南與梁園鎮毗連,東南與包公鎮相鄰。全鄉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5.5萬畝,境內有一座中型水庫袁河西水庫,五座小二型水庫,梁古路穿境而過10公里,天然河滁河從鄉南部穿過,轄13個村(社區),人口17578人(2017年),24個黨(總支)支部,1149名黨員。

張集鄉自古以來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我鄉崔崗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全國第三高玉琮。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鄉上下緊緊圍繞“生態張集、幸福張集、平安張集”建設目標,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通過夯實發展基礎,最佳化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水平,促使全鄉經濟、社會、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集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
  • 下轄地區:民兵村、薛集村、劉崗村等
  • 電話區號:0551
  • 郵政區碼:231618
  • 地理位置:肥東縣中東部
  • 面積:72平方公里
  • 人口:17578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
  • 火車站:肥東站,合肥火車站,合肥南站
  • 車牌代碼:皖A
歷史沿革,經濟概況,社會環境,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安徽肥東縣張集鄉
張集因坐落在脊上,居民又多姓張,原名張興壠集,民國時期是張興壠鄉的治所。1949年以後簡稱張集,為張集鄉政府和張集人民公社駐地。1983年,政社分設,恢復張集鄉建制。1992年黃疃鄉併入張集鄉,鄉名源於張集地名。2010年轄13個村,全鄉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5.5萬畝,轄13個村委會,人口3.2萬人。

經濟概況

以油—稻生產為主。從2002年起,回響國家退耕還林政策,黨委、政府積極鼓勵、引導農民民眾在荒灘、荒地和缺水易旱的高崗地栽植楊樹等林木,從而使該鄉林業生產發展迅速,全鄉現有退耕還林地1.5萬畝,是肥東縣第一個楊樹種植萬畝鄉,豐富的林業資源也吸引了安徽泰島公司、安徽三農公司等紛紛來鄉投資。為張集鄉實現向“林業立鄉,畜牧富鄉”的轉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張集鄉現有年出欄肥豬1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10戶,全鄉年出欄肥豬約2萬頭左右。張集鄉現有一座輪窯廠,位於民兵村境內,主要生產紅磚,年產紅磚800萬塊,年產值150萬元,企業發展情況良好。
張集鄉於2006年引進公司來鄉投資興建養雞場,該養雞場已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採取租賃加承包的形式進行經營,年產成雞100萬隻,全部用於外銷。

社會環境

全鄉有衛生院2所;中國小、幼稚園10所;敬老院1所。
張集鄉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建設目標為主題,以“美麗張集、和諧張集、幸福張集”為目標,圍繞治髒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極力推進張集鄉政府駐地建成區環境整治建設,在創新特色、打造亮點上下功夫、做文章,助力實現張集鄉“生態環境優美、鄉風人文和美、民眾生活甜美”的願景。
張集鄉在鄉政府駐地張集社區實施鄉鎮美麗鄉村和中心村建設,重點開展駐地建成區“兩治理一加強”,治髒、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工作,改善人居環境。連日來,倒排工期,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度,各施工單位均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施工,力爭在年底前完成此項民生工程。
今年該鄉美麗鄉村建設2個項目,共涉及11個招投標項目,前期招投標工作已全部結束;涉及8家中標單位,所有項目均已在10月10日開工。路邊隨意堆放的沙堆和垃圾雜物正在逐步清理;自行建造的違章車棚,經多方協商,戶主已決定自行拆除;桿線、樹木徵收已簽訂協定,隨即將集中移除;污水、雨水管網設施正在按要求埋設,路燈建設和電網管線鋪設正在施工中。
據了解,張集鄉今年投入550萬元進行集貿市場、道路整治、改水改廁、治髒治亂、健身廣場項目、道排工程、綠化工程7項美麗鄉鎮駐地建設;投入300萬進行立面整治、標識系統建設、鎮區出入口整治、村郵村站改造、景觀塘建設5項張集社區中心村美麗鄉村建設。修建1500平米的休閒公園,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2座。項目完工後將大大改善民眾的生活環境,實現“道路硬化、衛生淨化、環境美化、村莊亮化”的美麗鄉村。

旅遊資源

張集鄉河灣村的劉氏宗祠,系清代廬州名儒劉福慶於1862年主持興建的,祠堂為庭院式,兩路兩廂,建築面積244平方米。木結構,雕樑畫棟,古樸典雅。院內植紅、白牡丹各1株,高約1米,花簇直徑1.5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