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錦程先生關心祖國建設,致力於泰中友好事業的發展,致力桑梓教育事業,受到了各界的稱讚。因貢獻卓著,張錦程先生多次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的
李鵬、朱鎔基和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
李瑞環等的親切接見。為表彰張錦程先生愛國愛鄉、興學育才的善舉,普寧市政府特授予其“鐵山蘭花獎”金質獎章和榮譽證書,揭陽市政府、汕頭市政府、汕尾市政府分別授予其“榮譽市民”稱號。
生平履歷
出身清貧 大米起家
張錦程先生祖籍
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村,1930年出生於泰國北柳府。少年時張錦程先生家境清貧,僅讀了兩年書便輟學,年方弱冠就步入商界,14歲便獨自到泰國曼谷謀生。在嘗試了很多種生意後,張錦程先生髮現,大米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大米生意比較穩定可靠。於是,16歲的張錦程先生作出決定--從事大米事業。
張錦程先生的大米生意是從少量的買賣做起的,就是向農民或者小米商買米,然後再賣到碾米廠。這樣的生意,令張錦程先生在農民和碾米廠中獲得了廣闊的
人脈。接著,張錦程先生自己建立了順和成米廠,並於1956年和陳嬋璧結為伉儷,在以後事業發展過程中,夫妻倆同甘共苦,齊心協力,戰勝了米廠遭受的兩次重大挫折,使米廠日益發展壯大起來。更重要的是,順和成米廠緊隨時代潮流,不斷改革提升,以至在挽巴功河區的很多碾米廠都破產消失的時候,順和成米廠仍然穩若泰山。
1971年,在張錦程先生不惑之年,他在事業上又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開始做大米出口生意。張先生運籌帷幄,勇於挑戰外國經紀,開創了泰國米商自己
開拓國際市場的新紀元。積累了雄厚資金和豐富經驗之後,張錦程先生於1972年創辦順和成出口米行,並建起了14層樓的順和成集團商業大廈。
大米出口的成功,堅定了張錦程先生拓展其他農產品出口業務的信心,並分別在1975年、1976年開始了玉米出口、木薯出口。至此,張錦程先生的農產品出口業務迅猛發展,打進了
新加坡、
馬來西亞和
香港等市場,其中大米每年出口100萬噸、木薯200萬噸,出口量皆居
泰國首位。張先生還自建2座可停泊2萬噸巨輪的碼頭,年吞吐量達500萬噸,倉庫可容貨物200萬噸。
儘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張錦程先生還是居安思危,不斷尋求事業新的突破。通過研究學習,他發現,世界上的紙漿價格很好。
西方國家缺少林木資源,人工林要三四十年一伐,周期太長。東方國家地理條件更好,而紙漿紙張卻要長期依賴西方,實在是不懂得利用天時地利。因此,他開始關心紙漿和紙漿原料林桉樹。
從青少年起,張錦程先生就在收集研究資料、高瞻遠慮、下定決心方面有著過人的天分。這些天分,令他的事業受益匪淺。當張錦程先生關心紙漿和桉樹後,他就開始詳細深入研究,並作出了戰略性的選擇--將事業從短期農產品轉變為多年生樹木。在他的苦心經營下,最終成就了林紙一體化項目,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這是他的第四個行業,也是張先生自己認為做得最成功、最令他幸福、最使他驕傲的一個行業。
經過多年不斷的開拓,張錦程先生的事業日益擴大,目前他旗下的公司包括:順和成(集團)公司、順和成貿易有限公司、順成發有限公司、順昌堆疊有限公司、順和成火礱有限公司、歐亞企業有限公司等,經營房地產業、遠洋船務公司、駁船隊、汽車隊、汽油隊、汽油順和成貿易有限公司、順成發有限公司、順昌堆疊有限公司、順和成火礱有限公司、歐亞企業有限公司等,經營房地站、塑膠袋廠、冷凍房、糠油廠、纖維枋廠、造紙廠、鋼篩廠、切木廠、代理
三菱各類汽車等,每年為泰國賺回外匯達300億銖,居泰國商人之首。
造林工程 利國利民
張錦程先生不僅精於商道,事業成功,而且關心農民,關心社會,關心國家。他認為,做事創業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顧及他人的利益,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美滿。這樣的理念讓他在創業過程中十分注重立足本地資源,扶持發展農業經濟,在壯大企業實力的同時,盡力提高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
做大米、玉米、木薯出口生意並沒有充分滿足張錦程先生回報社會的心,所以他從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在發展事業過程,張錦程先生髮現:大米、玉米、木薯的出口生意是一項風險很大,對自身經驗要求很高的事業。如果遇到經濟不境氣,大米、玉米、木薯價格暴跌之後,還要遭受到西方商人的殘酷挑戰,另外,西方政府還有農業補貼。如是種種,與西方競爭,吃虧很多,勝算不高。而且,短期農作物,豐年則價賤,災年則無收,農民永遠擺脫不了貧困。經過深思熟慮,張錦程先生認為泰國不能僅僅依靠短期農作物作為經濟支柱,必須做一次戰略調整。於是,張錦程先生把目光投向多年生樹木,關注起紙漿和紙漿原料林桉樹,並前往世界各地,幾乎參觀考察了所有的桉樹林地和紙槳廠。通過考察,張錦程先生堅信,以泰國的地利,種植多年生樹木速生桉樹,是一項
大有前途的事業,可以為國家和人民創造巨大的利益。因此張錦程先生暗下決心:不管這項工作如何困難,都要試試看。相信只要用心做,就一定能成功。
有道是:萬事開頭難。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張錦程先生的造林計畫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認同。但這並沒有動搖張錦程的心,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定,為了農民的致富,張錦程先生在全國七八個府購買了四五千片土地,開始了個人的嘗試。他相信這種嘗試是一所無形的學校,只要取得成功,農民就會跟著乾。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張錦程先生的苦心經營下,桉樹種植獲得了巨大的效益,以前很多持不同觀點的人,思想開始轉變了,農民也開始參與進來。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民,張錦程先生於1990年實行了與扶助農民種稻相似的造林計畫,還制訂了鼓勵措施:無償提供優質桉苗;實行契約會員制,承諾收購保護價。
一步步發展到現在,張錦程先生創辦的億王亞哥
大眾公司已經成功地吸引了幾百萬泰國各個行業的人一起投入到桉樹的種植中來,並且這些人都從中獲得利益。如今,走在泰國的
北柳府、
春武里府、巴真武里府和
呵叻府,你會發現不少人家的
房前屋後都種著桉樹,原來的荒山荒地,田間地頭也都種上桉樹,綠樹成蔭。張先生相信,桉樹種植不久將成為泰國經濟的一個亮點,成為其他國家學習的榜樣。
泰國
藍甘杏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泰皇御賜
泰國農業大學森林學名譽博士、泰國上議院議員、
泰國總理經濟顧問……由於對社會作出了卓著的貢獻,張錦程先生在泰國獲得了諸多的榮譽,擔任了諸多的要職。
興辦職校 造福桑梓
張錦程先生對祖國家園同樣拳拳眷眷,他期望祖國富強,家鄉繁榮,百業俱興。多年來,他積極致力發展泰中友誼,並熱心支持家鄉建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任
普寧職校校長的
江瑜彥說:“張先生對祖國家鄉的支持從來都不求回報,可以說他是一位
陳嘉庚式的愛國華僑。”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張錦程先生就經常回鄉尋根問祖,並且與海外鄉親協力興建泥溝華僑學校,又為家鄉建市場、修道路慷慨解囊。當時,
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已吹遍神州大地,很多女青年都入廠打工,不少男青年卻無所事事。張錦程先生追古思今,感慨萬千:前輩多為生活所逼背井離鄉千里迢迢下南洋謀生,既有事業有成而光宗耀祖者,也有孤苦一生而客死他鄉者。古語云:良田萬頃,不如一技在身。如今已是技工時代,人無一技之長,難於在社會立足。於是洞察世界教育獨具慧眼的張錦程先生便向當時的普寧縣政府提出由他捐資創辦一所專業技術學校的想法。經過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由張先生捐資1200多萬元興建的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於1990年元宵奠基,1992 年重陽節,學校正式落成。當時的國務院總理
李鵬為該校題詞“希望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為祖國四化培養更多的人才。”張先生捐建職校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經他提議,學校不以原擬的“張錦程職業學校”命名,而定為“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
張錦程先生曾經說過:“
陳嘉庚先生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在祖國大陸投資的所得,將全部用於支持普寧職校的發展,今生決不從祖國大陸帶走任何東西,哪怕是一棵草。”
張錦程先生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以後的18年間,不論遭遇到何種困難,張錦程先生對
普寧職校的支持從未中斷過。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1996年底,張錦程先生又再次捐資人民幣2230萬元,鼎力支持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按國家重點職中的標準進行擴建。至1998年,該校擴建工程全面竣工,新建的校區與原來的校區連成一體,布局更加合理,校容校貌更加美麗壯觀。1998年11月,由省政府派出的國家重點職業高中評估專家組,到該校進行全面考察評估,一致認為該校達到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的辦學標準。2000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學校被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
中等職業學校。2004年經評估,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再次認定為國家級重點
中等職業學校。
自從學校開辦以來,張先生每年重陽節都要蒞校看望師生,並為學校捐贈獎教金,近年來還為
外省籍教師設立專項獎教金。10多年來,張先生對
普寧職校的捐資累計達4000萬元人民幣左右。
在張錦程先生的重視支持下,普寧職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努力提高辦學的整體實力和效益,學校聲譽日隆。2000年5月,學校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中,2003年10月通過國家級重點職中的複評。學校主動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先後開設了財會、服裝、電子技術、
數控技術、藥劑、環保監測等40多個專業,學歷教育人數突破7000人。10多年來,普寧職校為社會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實用型專業人才,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職教春天到來之際,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這顆粵東職業教育的明珠,正在煥發更加迷人的光彩。
張錦程先生對祖國對家鄉的濃濃情愫不僅表現在捐建職校、修橋造路上,還體現在他對
下一代潛移默化的教化和影響上。張先生不但自己熟諳儒家文化,
行為舉止總是顯露出寬厚仁慈之風,他還十分重視培養子女愛國愛鄉之心,主動把他們送到祖國學習中文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張先生的教育和影響下,他的子女也將職校當成自己的事業傳承下去,在經濟尚有一定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多次主動捐資助教。不僅是對自己的子女,對泰國的華人青少年,張先生也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每年的重陽節,他都會帶領幾十位甚至上百位的
泰國華人青少年回鄉謁祖,培養他們對祖國、家鄉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