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昭(清朝官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運昭(生卒年月不詳),原名應昭,字卓雲,貴州省息烽縣青山打鐵沖人,前清舉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運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貴州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興安久雨,湘江水暴漲,衝垮靈渠南陡至飛來石一段石堤,損壞大、小天平與鏵嘴,河水改道,渠道乾涸,船舶停運,農田無水灌溉,城民飲水日艱。同年十月,張運昭接任知縣後,訪問鄉紳故老,詢問興安要政。得知須急辦的大事有“三修”,即修靈渠、 修縣誌、 修城牆。靈渠是廣西水運入湘之咽喉,國計民生之依靠,張將其列為“三修”之首,慷慨捐出薪俸,並請地方大戶和江西、湖廣客商捐資,以工代賑,十一月動工維修。第二年秋,工程全部竣工,恢復了航運、灌溉和縣城民眾供水,是靈渠歷史上唯一由知縣負責,不派民夫,不攤捐款,完成工期較快的一次大維修,縣民無不稱讚。張運昭聘請在家守孝的刑部主事蔣方正為主修,完成了18卷的《興安縣誌》;他還努力辦好灕江書院,開展文化教育;注重“養士愛民,詰奸除莠”,深得民心,被稱為“賢縣令”。道光十三年(1833年)末,調任西林縣知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