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笙

張逸笙

張逸笙,名廷壽,政協鹽城縣第一,二屆委員會副主席,清代廩生,廢科舉後,改習法政。1961年,病逝於鹽城

張逸笙既是鹽城縣頗有影響的愛國人士,又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著有《養新室論文》、《養新室筆記叢談》及《聯話》、《詩話》、《集聯》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逸笙 
  • 出生地:江蘇鹽城 
  • 出生日期:1875 
  • 逝世日期:1961
  • 代表作品:《養新室論文》
  • 性別:男
人物生平
民國初
宣統元年(1909年),被選為江蘇省咨議局議員和省臨時議會議員。辛亥革命後,駐上岡的緝私定字營以索“雙餉”為藉口,企圖洗劫鹽城。張聞訊後與季龍圖等人共商,先向裕寧官錢局借款墊支軍餉,後秘密與李守彝赴南京請願。回來路過揚州,得徐寶山同意,派兵捕捉其營長馱華堂,並繳其武器。次午,江蘇省議會正式成立,張任議事科長,後代兼秘書長。1921年,因厭惡官場生活,辭職返里。1923年,與季龍圖、趙乃秋、司鏡寰等人倡辦鹽城貧兒院,收貧兒100多人,實行半工半讀,頗有盛譽。其時,還兼任鹽城縣款產經理處總董、豐裕倉總董等職。1927年,因地方派系之爭,誣其貪污,他用石印公布歷年賬目。經查核無訛後,憤辭各職,在家吟詩、寫帖。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春,國民政府江蘇省主席陳果夫慕其名,復委他為鹽城糧食調節處處長。次年,日軍由東台北犯,有人懾於日本“三光”政策,欲以商會名義輸敦相迎,請他撥款支持。張拍案而起,嚴正地說:“過去軍閥混戰,擾亂地方,是內亂,可以維持求安;現在日軍侵華,敵國之仇,是外侮,不可屈辱投降。”
1940年10月,八路軍第五縱隊一支隊南下鹽城,他擁護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政策,團結愛國人士,為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奔走。新四軍重建軍部大會在鹽城遊藝園舉行,他發動各界代表向大會敬獻“義旗高舉”、“指揮若定”等多面錦旗,表示祝賀。劉少奇、陳毅等慕其名節,與他共商抗日大計。他被聘為鹽城縣參議會參議員,繼續增選為常務委員。
1942年,又被選為鹽阜地區參議會參議員。同年秋,偽蘇北行營主任臧卓派人持函及500元(偽幣)路費,請他到泰州任偽職。他駁逐來人說:“稍有良心的人,決不做漢奸。你是何人?膽敢在我面前搖唇鼓舌,請出去!
建國後
1951年2月,張當選為鹽城縣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副主席。後又當選為蘇北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繼任政協蘇北委員會委員、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政協江蘇省委員會委員和鹽城縣一至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江蘇省一至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鹽城縣委員會一至二後常務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在任職期間,他對恢復國民經濟和市政建設等方面,作出顯著貢獻。他積極回響抗美援朝號召,帶頭捐款購買飛機、大炮,組織各界人士訂立愛國公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