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輔高

張輔高(1893~1930年),原名紹良,出生於廣東平遠縣中行鄉快湖村一個農民家庭。他7歲就讀私塾,勤奮好學,思維敏捷。15歲時。已熟讀四書五經,能作文寫詩,書法秀麗,為同窗之冠,其師謂其將來有輔佐賢君之才華,為其取號“輔高”,從此以號代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輔高
  • 別名:原名紹良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平遠縣中行鄉快湖村 
  • 出生日期:1893年
  • 逝世日期:1930年
  • 畢業院校:廣東法政專門學校
  • 信仰共產主義
生平經歷,主要貢獻,

生平經歷

第一次國共兩黨合作時期,農民運動興起,中共汕頭地委派魏挺群、連雲鵲兩位共產黨員來平遠任農運特派員,與國民黨平遠縣黨部林漢倜一起領導農運工作。此時,同鄉張少枚亦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歸來,宣傳農運,少枚與輔高志同道合,認為“當今國民革命非依靠農民不可”。自此,他在國小執教期間,經常向鄉村農民宣傳反對封建剝削、打倒軍閥的道理。在閉塞的山村里,這位出過省城、見過世面的人,他的話使人聽來頭頭是道。民國15年(1926年)暑假,平遠縣河頭鄉太陽村成立農會,並成立中共黨支部。張輔高積極配合太陽支部開展宣傳工作,書寫標語,印發傳單,動員農民與土豪劣紳展開減租減息鬥爭。他在此時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農運的主要活動骨幹。

主要貢獻

民國17年(1928年)秋,張輔高按中共黨組織的意圖,通過姻親關係,到八尺樟田國小任教。他以教書為掩護,秘密建立與江西中共黨組織聯繫的地下交通站。同時發展一批黨員,建立上遠黨支部,他任支部書記。次年6月,中共蕉平縣委在鴨藪里建立一支工農革命武裝隊伍,稱蕉平紅軍獨立營。在武裝暴動失利後,平遠方面的武裝人員和中共平遠縣委已轉移到江西尋烏丹溪。國民黨實行清黨、清鄉,到處搜捕共產黨人,張輔高主動放棄教書職業,同縣委與赤衛隊一起轉移。
民國19年(1930年)3月,張輔高回到平遠,發動一部分青年參加赤衛隊,加緊充實訓練武裝隊伍,做好迎接中央紅四軍來平遠的準備工作。5月中旬,紅四軍一縱隊從江西挺進平遠,占領縣城,成立縣革命政權,開展以打土豪為內容的農民運動。此時,張輔高擔任河頭、八尺區委書記。5月31日,紅四軍撤離平遠,政權得而復失,縣革命委員會成員分赴東石、壩頭、河頭、八尺等地做好鞏固鄉村農會的工作。6月上旬,張輔高與縣革命委員會主席陳學生到八尺布置工作時,遭到當地地主武裝的包圍襲擊,陳學生當場遇難,張輔高受傷被捕,第二天被槍殺。張輔高就義時,昂首挺胸,慷慨高歌,視死如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遠縣人民政府對烈士家屬給予優待撫恤。1957年9月,縣人民政府在縣城建烈士陵園,張輔高烈士芳名勒入碑刻,永垂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