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訸(寧夏大學副教授)

張訸(寧夏大學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訸,男,博士,為寧夏大學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併兼任寧夏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中國文化史、民族史
  • 任職院校:寧夏大學
  • 職稱: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個人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學術成果,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1996年寧夏大學歷史系師範專業畢業留校任教,2013年獲得寧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史博士學位。現為寧夏大學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併兼任寧夏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主講課程

“中國古代史(上)”、“中國 文化史”等,研究生課程“中國史通論(下)”。

研究方向

中國文化史、民族史

學術成果

完成寧夏大學等課題五項,參與在研寧夏政府項目《多元一體格局中的回族社會歷史進程》。在《文史知識》、《文博》、《寧夏社會科學》、《寧夏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部分論文:
1、煥然在嚴控的氣象中—論明代新民族格局的形成,寧夏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2.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的分水嶺——再論明代新民族格局的形成,寧夏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3.文化的傾訴與信奉的再造——論中國民間文化傳統的形成,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4、賀蘭山名新考,文博,2008年第4期
5、說貧富——中國民間文化傳統一論,寧夏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6、孟母三遷與東漢禮俗,文史知識,2010年第3期
7、成熟的象徵與存在的延續——回族家譜與回族家族形成初探,回族研究,2011年第4期
8、鹽池歷史上的民族與鹽池文化的形成,昌吉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9、“天下”與“統一”:漢與西域關係的再認識,寧夏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10、碩士論文:明代民族關係述論(2002年)
11.《文化漣漪——中西文化相遇一窺》,《寧夏大學學報》,2017年第6期
著作:
1.《中國文化史論略》:獨著,張訸,寧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
教學及科研項目:
1、2000年參與霍維洮教授主持的寧夏社科項目《西北學》(參與)(已結題)
2、2002年寧夏大學科研項目: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的變遷(主持)(已結題)
3、2005年寧夏大學科研項目:退耕還林下北方農村家庭的嬗變(主持)(已結題)
4、2006年寧夏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關於《中國通史》課程“讀書——論辯”式教學方法的設計與研究(主持)(已結題)
5、2013年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計畫——寧夏大學歷史學項目:多媒體觀照下傳統教學模式的優與劣——以“中國古代史”為例(與王溯仁合作,已完成)
6、2014年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計畫——寧夏大學歷史學項目:歷史學專業課程論文的設定與寫作(與楊學躍、張淑紅合作,已完成)
7、2016年寧夏大學學科建設高水平論文培育項目(主持)(在研)
參加學術會議:
1、2005年寧夏銀川 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國際學術討論會
2、2008年12月天津 中國歷史學30年暨中國史學會單位會員負責人座談會
3、2009年4月中國石家莊 中國史學界第八次代表大會
4、2011年1月寧夏青銅峽 黃河文化名城建設研討會
5、2011年8月寧夏銀川 西北回族與西北區域史學術研討會
6、2012年12月廣州中山大學 因應與對話:中國史學與當代國際史學 第五屆全國青年史學工作者會議
7、2013年7月寧夏固原 寧夏歷史學會年會暨固原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8、2014年11月寧夏銀川 絲綢之路上的寧夏文化品牌傳播與翻譯研討會
9、2015年3月——4月赴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進行教學、學術交流活動
10、2015年8月寧夏吳忠 靈州會盟暨民族友好歷史傳統研討會
11、2015年9月寧夏銀川 中國回族學高峰論壇:絲綢之路與中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榮譽獎項

1、2005年寧夏大學教學優秀獎
2、2006年寧夏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優秀獎3、2006年寧夏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4、2007年寧夏大學教學質量獎
5、2007年寧夏大學教學優秀獎
6、2009——2010年度寧夏大學實習優秀指導教師
7、2009年寧夏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8、2009年寧夏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民族地區文史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研究:以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四環節”教學方法為例(合作項目,排名第5)
9、2014寧夏大學教學質量獎
10、2015年寧夏大學教學質量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