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
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臺海邊創立了張裕釀酒公司,開創了中國葡萄酒產業化的先河。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裕公司開始建設地下大酒窖。酒窖北距海岸不足百米,低于海平面一米有餘,歷時11年兩次被毀、三次改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被譽為“亞洲第一大酒窖”。
建築格局
張裕公司酒窖深約7米,共有8個拱洞,占地面積約2666平方米,使用面積約1976平方米,600餘只橡木桶。酒窖常年溫度保持在14℃左右,相對濕度75%,為葡萄酒的陳釀提供了有利的環境。酒窖選址距海岸不到百米,低于海平面1米多。酒窖拱頂採用國內傳統窯燒青磚,牆壁用單塊重達上噸的大青石鋪砌,用水泥扎牆縫、抹牆面,使窖體堅固平滑。酒窖內外還設計了隱蔽的排水系統,確保不滲不漏,至今保存完好。酒窖的外牆最厚的地方約1.6米,最薄的地方約1.3米,同時,利用厚厚的牆體設計了巧妙的多層防水處理系統,不僅牆體設計成夾層牆,而且在距離牆體約3米寬處的外圍,用粘土、礦石深入地下兩米七,做了嚴密的防水處理。穹頂上布滿斑駁的苔跡。天然的酒苔為酒窖營造了一種特殊的微生物環境,能夠通過氧氣與橡木桶內的酒液形成互動,從而使酒更加香醇。
張裕公司酒窖具體的結構形式為:拱頂厚55厘米,採用類似早期混凝土的結構形式,骨料為直徑約10~30厘米的較大石材,中間用砂漿灌縫。施工順序為:搭建腳手架、支頂模板、碼放骨料、澆築,待形成一定硬度後,碼放第二層骨料並澆築、重複碼放及澆築直至滿足結構設計要求。室內可見表面為加工石材細砌,塊石約10厘米高,截面為梯形,正反梯形依次碼放,逐層錯縫碼放。拱牆內壁為不規則石材糙砌。拱牆基礎在原有窖內地面以下約1.5米深,條石鋪砌2~3層,無放腳。
張裕公司酒窖主儲酒區的拱頂有7個方形孔,間距約6.3米,是酒窖內的排風口。在通風孔上部原有旋轉風筒以調節窖內溫濕度,但民國二十年(1931年)的一場大火將上部建築包括通風設施全部燒毀。在後期的使用中,酒窖上部為一層廠房,在廠房地面通風孔相應位置有金屬蓋板。當窖內溫濕度不滿足要求時,則人工打開蓋板,並用廠房內的風流機加速空氣流動,進行調節。現今博物館已經配備了最新的除濕機,且風機管道的抽風口仍沿用原有拱頂開孔,盡最大可能保持歷史原狀並發揮原有功效。同時,在部分外拱牆根部,有不等距的若干邊長約30厘米的開洞,為進風孔。
文物遺存
橡木桶
三隻體型碩大的橡木桶,被稱為“亞洲桶王”,每個高約2.6米、長約3.6米,是張裕公司酒窖“鎮窖之寶”。每個橡木桶容量高達15000公升(2萬瓶葡萄酒)。是張裕創立之初,由創始人
張弼士投巨資從歐洲運回材料建造。民國四年(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奪得金獎的白蘭地、瓊瑤漿、紅葡萄亦曾在三隻“桶王”中貯藏。三隻桶王與酒窖同齡,是百年地下大酒窖的見證,也是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的象徵。
歷史文化
張裕葡萄酒
民國四年(1915年),張裕葡萄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奪得四枚金獎。孫中山先生為張裕題詞“品重醴泉”,以鼓勵實業興邦之志。1952年、1963年、1979年,連續三屆全國評酒會評出的中國八大名酒,張裕金獎白蘭地,苦艾酒和紅葡萄酒均榮列其中。
保護開發
1992年9月,由張裕集團投資450萬元建設的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0年,在張裕公司老廠址的基礎上,仿照111年前建廠初期的建築風貌,按照清華大學的設計方案,改建、擴建了張裕酒文化博物館。
文物價值
張裕公司酒窖作為當時先進的結構設計及施工技術的代表遺存,承載了重要歷史意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保護措施
獲得榮譽
2017年,包括地下大酒窖在內的張裕葡萄酒文化旅遊區位列首批10個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之首。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張裕公司酒窖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地下。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張裕公司酒窖,路程約4.6千米,用時約1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