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袁氏(1867~1946),女、寧夏金積堡(今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人。16歲時嫁與湖南湘鄉人張青林為妻,以賣醪酒為生。其夫亡故後面對激烈的酒鋪競爭,她放棄醪酒,改作黃酒。經過3年反覆試驗,終於釀出一種配方別致、工藝獨特的上乘黃酒,當時人們都稱此酒為“張寡婦黃酒”。張袁氏於1946年去世,享年7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袁氏
- 出生日期:1867年
- 逝世日期:1946年
- 性別:女
生平,軼事,酒品,炮製,工藝,評價,
生平
此酒的炮製者是一位年輕的寡婦。她,名叫張袁氏,一八六七年生於寧夏金積堡,長得眉目清秀,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子。
其夫張春林,系湖南湘鄉人,清朝末年隨左宗棠的軍隊來到寧夏,其後退出清兵,與當時只有十六歲的袁氏成家。張春林在湖南老家做過醪酒,因此,夫妻二人便在金積堡開了個小小的酒鋪,以賣醪酒為生。沒過幾年,張春林暴疾而亡,時年二十三歲的張袁氏便獨守空房,開始了漫長的守寡生活。
軼事
次年,張袁氏在悲傷中生下遺腹子,取名張永吉。她帶著永吉,苦心經營著小酒鋪。當時,金積堡有七八家酒鋪,光是做黃酒的就有四家,競爭激烈,同行們都不把這個守寡的婦道人家放在眼裡。性格剛強、聰穎過人的張袁氏,為繼承亡夫遺業,決心在釀酒上勝過別人。她放棄醪酒,改作黃酒。
當時的黃酒,只能現做現賣,存放幾日,便要腐變,味道既酸又苦,十分難喝。為了能制出能存放、口味好的黃酒,張袁氏潛心摸索制酒訣竅,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花了整整三年的心血,她終於制出了一種配方別致,工藝獨特的上乘黃酒。因張年輕守寡,世人皆呼“張寡婦黃酒”。
馬鴻逵還把張寡婦黃酒作為寧夏特產帶到南京,送給達官貴人,後來,此酒傳入沿海,輸出到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當時在銀川天主教堂傳教的英國神甫,也將此酒作為禮品帶回英倫三島。剎時,買酒的商賈紛至沓來,白天門庭若市,夜晚燈火輝煌,金積堡成了寧夏最繁華的地方。
張寡婦的酒鋪也掛出了“德生和”的字號,結束了寒薄的光陰,財源滾滾而來。她擁有十二套院子,共一百五十多間作坊,占去了金積堡的半條街。此外,她還經營兩個果園,飼養著成群的騾馬和肥豬,家資達十萬銀元之巨,成了聞名遐邇的大富戶。
據金積堡的老人回憶,張寡婦當年創業時常常一個人背著口袋下鄉採購高粱、糯米背回家。後來發了財,她就騎著一匹黃騾子下鄉採購原料。直到垂暮之年,不管乘騎顛簸,她還拄著拐杖下鄉催糧。
酒品
張寡婦黃酒在同類酒中,如鶴立雞群,色、香、味俱佳。它鮮艷悅目,輝耀著金子一般的亮黃色,甘甜,醇郁,清香,綿軟,沁人肺腑,余香綿長。它能長時間存放,埋在地下,年代愈久,酒質愈佳。此酒還是一種難得的滋補佳釀,具有舒筋活血,養陽潤肺,祛寒補氣等作用。面黃飢瘦者和老年人經常飲用,兩頰見紅,體壯神旺,益壽延年。婦女帶下症患者喝了,經血活絡,效果顯著。尤其是肺疾患者,如果以此酒和胎盤一起配合飲用,更有特殊的療效。
由於張寡婦黃酒品質殊優,不僅蜚聲故里,而且名揚西北。人們用它送往迎來,饋贈親朋,綰連友情。此酒傳入蘭州,立即被當成最佳藥引,在甘肅,至今還流傳著“蘭州的二一旦藥,離不開張寡婦的黃酒”的口謠。
炮製
為了保證黃酒的質量,張寡婦從選料到操作都很注意。別人用土井的水釀酒,她嫌土井裡的水離地表面近,又未經過濾,釀出的黃酒不好,便披星戴月,在自己後院的堅硬土地上挖了一眼水井,用石頭、沙子把井壁砌好,使滲下的水得以過濾。說來奇怪,周圍的井水都是苦的,唯獨這口小井的水清冽、甘甜。
黃酒是由白酒與配入曲料搗成漿狀的糯米一起炮製而成。白酒的質量直接關係到黃酒的質量。為了釀製上等純高梁白酒,張寡婦親自走鄉串戶,選購顆粒飽滿的上乘高梁。
張寡婦制酒時,十分注意衛生,釀酒的用具、盛酒的容器,都擦洗得乾乾淨淨。她操作前要先洗淨手,然後用花椒水漱口。藏酒地窖的小門,永遠對剛吃過葷腥的人緊閉著。因而,地窖的門一打開,一股濃郁的香氣撲面而來,直沁啼腑,令人陶醉。
工藝
張寡婦黃酒的配方和製作工藝一向不為人知。作者雖與張寡婦的後人幾度長談,過從甚密,但僅知配方中有冰糖、藏紅花、梔子葉和人參,余者便不知其詳了。
張寡婦在世時,對其黃酒配方更是守口如瓶。家中雖然常有一二十個幫工,但配料等關鍵工藝,都是她親自動手。為了防止秘方外傳,他對自己的女兒都嚴守秘密。曲房,只有兒子可以走進。
後來,兒子娶了個賢淑的妻子,深得張寡婦的寵愛,她便把技術傳授給兒媳。張寡婦深得健身之道,更知自家黃酒的妙用,她每天早晨飲黃酒一碗,六十多歲時,仍步履穩健,精神矍鑠,面相紅潤白細。一九四六年,七十九歲的張寡婦辭世而去,酒坊便由兒子張永吉夫婦經營。張永吉嚴守老母遺訓,只將釀酒絕技傳給獨子張玉林。後來,夫婦倆相繼病故,知道張寡婦黃酒秘方的,就只有其嫡孫一人了。
評價
解放後,張寡婦的後代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1949年,給寧夏人民帶來解放喜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的官兵路過金積堡,還應主人的邀請品嘗了張家酒坊黃酒。
原寧夏省主席邢肇棠親臨張家酒坊請,張永吉到寧夏省的首府銀川辦酒廠。張永吉戀鄉難移,一直沒有離開金積。1955年,當時的金積縣政府把張永吉接收為國家職工,到縣商業局專門做黃酒。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災難,也禍及到小小的酒坊,黃酒停了產,張永吉也因母親張寡婦釀酒致富而受到批鬥。
為了不使老母獨創釀酒絕技失傳,張永吉忍辱負重,關上門,拉嚴窗簾,在家裡用小鍋、小缸、小盆做工具,手把手地教十五歲的兒子小玉林做黃酒,在父親悉心教誨下,張玉林很快掌握了黃酒的配方和操作全套技術。
1980年,張玉林應自治區有關部門之請,在家裡照著祖傳秘方炮製了一壇黃酒,並將它獻給同年10月召開的“寧夏土特產品嘗會”,自治區黨、政領導人和許多深諳酒道的人品嘗後,一致認定,此酒色澤艷亮,甘醇馥郁,入口綿軟,餘味悠長,與當年張寡婦親釀黃酒毫無二致。大家頻頻舉杯,連連稱道,祝賀百年名酒又獲新生。